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2-06-19 16:20曹衍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复杂性肱骨肩关节

曹衍玉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人民医院,东莞523721)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曹衍玉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人民医院,东莞52372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40例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T型钢板内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应用Cassbaum评分系统对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对骨骼骨膜血运破坏小等优点,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同时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锁定钢板;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T型钢板内固定;关节功能;并发症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4~6%,近10年来,此骨折类型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特别是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骨越来越受到重视,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常见骨折类型[1],根据骨折类型不同其手术方法也不同,传统的治疗方式是非手术治疗或内固定,但是固定时间长,患者术后不能进行早期了康复锻炼,多伴有关节功能障碍、骨不连、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本文介绍我院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T型钢板内固定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80例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60~81岁之间,平均66.5 ±5.4岁,骨折类型按照AO/ASIF分型,C1型11例,C2型22例,C3型7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在61~80岁之间,平均68.3±4.7岁,C1型11例,C2型23例,C3型6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均行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取仰卧位,臂丛麻醉,三角肌胸大肌间隙进入,清除骨折间隙及关节腔内血肿和软组织,必要时分离三角肌前部肌肉,保护关节囊血供,直视下复位骨折,克氏针固定,选择合适长度锁定钢板置于肱骨近端前外侧,钢板顶端距大结节定点>2mm,钢板前侧距离结节间沟后方5mm,以减轻肱二头肌肌腱的张力[2],锁定导向器钻孔,钩探是否进入关节腔及骨折断端情况,螺钉固定后适量植骨,小结节骨折给予桥缝合至钢板微孔上。对照组患者外侧放置钢板,肱骨头部松质骨螺钉固定,其余用皮质骨螺钉固定,检查肩关节活动范围及骨折端稳定性,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逐层包扎并加压。术后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术中固定的牢固程度指导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并根据患者复查情况逐渐增加被动内旋、内收及外展练习[3]。术后第1d开始肩关节外展架固定保护,进行肌肉收缩促进消肿,肩关节被动练习,术后1周进行肩关节练习,前屈上举、被动外旋功能练习,合并肩关节脱位、关节囊损伤者,在外展架保护下进行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2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评定标准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优良:伸肘在10°~30°,屈肘在121°~150°;可:伸肘在31°~40°,屈肘在90°~120°;差:伸肘>40°,屈肘<90°。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数和率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优良例数+可例数)/总人数×100%。

2 结果

2.1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因老年患者多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普通接骨板治疗后中远期出现螺钉松动,并最终导致内固定失败,应用角度稳定性锁定钢板后对骨折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升作用[4],在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螺钉穿出、接骨板与肩峰撞击后,内固定并发症提出内固定术后复位丢失,肱骨内翻塌陷也逐渐成为切开内复位研究的重点。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牢固的固定,帮助患者能早期进行康复锻炼,获得良好的功能。

近年来,锁定钢板在复杂性骨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肱骨近端骨折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在国内报道也较多,其具有明显优势,锁定钢板是一种内置的外固定架,对骨折部位进行桥形连接,在对骨折端形成稳定固定的同时,能创造的应变刺激骨痂的形成,提高二期骨愈合[5]。螺钉采用不同的交叉方向对肱骨头进行固定可对抗拔出力,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者;并锁定钢板为解剖型设计,成交稳定,带锁螺钉与钢板的稳定需要对骨折块整体固定,无需对钢板进行塑形;同时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少,在表1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锁定钢板能减少血供的破坏,减少软组织与骨块的剥离。

总之,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骨膜的剥离,手术需要在C型臂下进行,能从各个方向了解螺钉的固定情况,避免螺钉穿出关节软骨面[6];手术中防止锁定钢板时应先将其临时固定,避免电钻钻孔时因抖动造成钢板移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对骨骼骨膜血运破坏小等优点,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H

[1]熊进,施鸿飞,王守丰.应用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0):1585-1587.

[2]Chu SP,Kelsey JL,Keegan TH,et a1.Risk factorsfor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J].Am J Epidemiol.2009,160(4):360-367.

[3]姚兆鹏,许永武,罗爱英.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比较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10,50(5):72-76.

[4]Gardner MJ,Well Y,Barker JU,et a1.The importance of medial support in locked plating of proximalhumerus fractures[J].J Orthop Trauma,2007, 21(3):l85-191.

[5]袁本祥,刘祖德.国人肱骨近端三维解剖研究及其对假体设计与植入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08,27(2):120-124.

[6]胡晓川.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与肩关节功能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1):7-10.

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即将召开

[本刊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拟于2012年下半年召开。

1.征文内容:“三高”类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相关理论、临床及药物应用研究;中医药防治“三高”的理论、实验、临床研究;中医药防治“三高”的药物研究与开发;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经验研究等。2.征文要求:稿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编、电话、E-mail,所投稿件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至E-mail:fzsgzhengwen@126.com,截稿日期2012年6月30日。3.会议安排:为方便参会代表相互学习交流,组委会将编辑优秀论文集。未提交论文者也可参加会议,参会代表可获得国家继续教育I类学分。

更多详情请登录:www.zhongxi.org

(文娟)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098

1672-2779(2012)-08-0143-02

:王洪申

2012-03-02)

猜你喜欢
复杂性肱骨肩关节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