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骨钢丝悬吊-上颌窦填塞技术治疗双侧上颌骨粉碎性骨折15例

2012-06-19 16:20王道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上颌骨粉碎性下颌骨

王道欣

(山东省梁山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梁山272600)

额骨钢丝悬吊-上颌窦填塞技术治疗双侧上颌骨粉碎性骨折15例

王道欣

(山东省梁山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梁山272600)

目的额骨钢丝悬吊—上颌窦填塞技术治疗双侧上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自1994年2月至2012年2月间,随机选择15例上颌骨粉碎性骨折病人行额骨钢丝悬吊—上颌窦填塞技术治疗,随机抽样选择以前用传统法手术病例15例做对照。结果15例病人术后咬合正常,咀嚼无异常,软组织伤口无感染,复视得以纠正,面型较伤前无改变。和对照组相比,面中部塌陷治愈率提高26.67%,咬合紊乱治愈率提高33.33%,软组织感染治愈率提高46.66%,复视治愈率提高20%。随访半年至一年,无不良症状发生。结论该术式设计合理,效果可靠,方法简便,病人乐于接受,术后工作生活方便,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双侧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悬吊;填塞

颌面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暴露部分,无论何时都易遭受损伤。由于上颌骨解剖复杂,部位重要,双侧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后伤情严重,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我院自1994年2月至2012年2月间利用额骨悬吊—上颌窦填塞技术治疗双侧上颌骨粉碎性骨折3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1994年2月至2012年2月间,随机选择15例上颌骨粉碎性骨折病人行额骨钢丝悬吊—上颌窦填塞技术治疗,随机抽样选择以前用传统法手术病例15例做对照。术前X线及CT检查双侧上颌骨呈粉碎性骨折表现,均有明显骨折错位,临床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中部塌陷畸形及错牙合、复视、头面部软组织裂伤。且患者均为恒牙有牙牙合,最大年龄63岁,最小16岁,平均38岁。

1.2 治疗原则首先是及早发现并解除危及生命的症状,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复位固定上颌骨。复位标准是恢复上下颌骨正确的咬合关系及面部正常形态。

1.3 手术方法

1.3.1 麻醉局部麻醉。

1.3.2 手术器械骨科常规器械、去掉柄带芯的粗长针头。

1.3.3 手术步骤①有下颌骨骨折时,先复位下颌骨于解剖位置并行坚固内固定。②以下颌骨咬合为标准,复位上颌骨至正常咬合,牙弓夹板固定后上下颌弹性牵引。③再由口内犬齿窝处做切口,进入上颌窦清除窦内血块,检查其顶部、外侧壁及前壁,将进入上颌窦腔的软组织和骨折片复位,窦腔内填塞纱条,支撑重建上颌骨正常形态,使骨折得到初步固定,纱条的下端由下鼻道开口通入鼻腔。

在两侧眉弓外侧端相当于眶外侧缘至颧骨根处做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至眶缘断端,切开骨膜,暴露骨折断端,用器械撬动及手法复位使骨折复位。在额骨颧突或颧骨额突上钻一孔,用0.5MM直径的不锈钢丝作对端结扎固定。再自上端骨孔内穿一根不锈钢丝备用,自切口处贴骨壁向下至上颌第一磨牙的颊侧前庭沟处穿一改制的带芯针头,去掉针头芯,将备用钢丝两端由上方引入口内,从口内抽出引导针头,将钢丝结扎在上颌牙弓夹板上起悬吊作用。④手术后常规用青霉素800万单位、甲硝唑250ML静脉点滴一周,复方硼砂液漱口,以防感染。2周逐渐去除上颌窦内填塞纱条,一月去除牵引钢丝及上下颌牙弓夹板。

2 结果

15例病人术后咬合正常,咀嚼无异常,软组织伤口无感染,复视得以纠正,面型较伤前无改变。和对照组相比,面中部塌陷治愈率提高26.67%,咬合紊乱治愈率提高33.33%,软组织感染治愈率提高46.66%,复视治愈率提高20%。随访半年至一年,无不良症状发生。见表1。

表12 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上颌骨由于其上接颅底,下连口腔及鼻腔,并参与支持眶内容组织,因此,双侧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后,可出现颅面分离,面中部塌陷,咬合紊乱;眶下壁骨折可致眶内脂肪脱出引起复视,上颌骨软腭下移可引起呼吸困难,且伤后病人出血均较汹涌。额骨钢丝悬吊-上颌窦填塞技术可使上颌骨借填塞油纱条恢复正常解剖,起压迫止血作用,并使脱出的眶内组织复位,纠正复视;利用额骨借悬吊钢丝使下移的上颌骨恢复正常解剖,纠正颅面分离,缓解呼吸困难。由于双侧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常伴有颧骨及眶下缘骨折,因此,我们主张利用额骨悬吊上颌骨而不是利用颧骨或是眶下缘。该手术操作简便,无手术并发症,皮肤切口由于隐蔽在眉弓内,无皮肤疤痕,病人乐于接受,安全易行。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无异常症状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额骨钢丝悬吊适用于双侧上颌骨横断骨折或颅颌分离骨折,它使游离松动的上颌骨借颅骨得到固定,克服了由于沉重的石膏帽固定给伤员带来的不便,亦便于头面部软组织伤口的清洁换药。但抽出钢丝时,有时因钢丝嵌入骨孔内发生不易抽出的现象,此时,只好在局麻下切开面部原切口,暴露钢丝穿过的骨孔,松解后再抽出。为了避免上述现象,我们在穿入骨孔的悬吊钢丝上外加一根不锈钢丝绕过原钢丝,拧成一个小环,扭结的末端留在皮肤外,用消毒纱布包扎备用。到拆除钢丝时,在口内前庭沟黏膜表面,剪断钢丝的两端,自口外将备用的小环向外牵拉,即可抽出全部悬吊钢丝,不会发生抽出困难。

上颌窦填塞固定适用于粉碎的上颌骨块陷入上颌窦的骨折病人,它使粉碎塌陷的上颌骨借填塞油纱条恢复正常解剖,并恢复正常的上颌窦腔,维持面部中1/3的正常高度和形状。石膏帽和弹性绷带虽能解决颅面分离情况,能纠正部分咬合紊乱,但不能使粉碎塌陷的上颌骨恢复正常形态,亦不能恢复正常的上颌窦腔。钢丝或钢板内固定对菲薄的上颌窦壁要求条件高,且大大增加病人的负担。

颌骨骨折复位的主要标准是恢复上下颌正常的咬合关系,目的是行使正常的功能,恢复正常的外部形态。因此,在上颌骨固定以前,需借下颌骨的正常牙合来确定上颌骨的咬合,复位上颌骨至正常咬合并行颌间弹性牵引。因此,伴有下颌骨骨折的病人,须恢复下颌骨正常位置并行坚固内固定。

由于悬吊丝结扎在上颌牙弓夹板上对上颌骨起悬吊作用,因此,本手术适用于能结扎牙弓夹板的有健康恒牙的患者。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104

1672-2779(2012)-08-0150-02

:苏玲

2012-03-01)

猜你喜欢
上颌骨粉碎性下颌骨
量化控制法指导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下颌骨发育性缺损1例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瘢痕对唇腭裂上颌骨生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点评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
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