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丙沙星不同给药方案血药浓度与疗效

2012-06-19 16:20李慈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环丙沙星隐窝扁桃体

李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卫生院,徐州221137)

环丙沙星不同给药方案血药浓度与疗效

李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卫生院,徐州221137)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在不同给药方案下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观察分析临床疗效及血药浓度。结果0.5g/天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1.5g/d组的总有效率为100%,三组中1.5g/d组的总有效率最高,0.5g/d组的血药浓度最低,1.5g/d组的血药浓度最高。结论环丙沙星抗菌作用持久,治疗效果好,同时在适宜范围内提高环丙沙星的用药剂量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

不同给药方案;环丙沙星;血药浓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观察病例均为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扁桃体炎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4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仅为22岁,平均年龄为(27.4 ±6.2)岁。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咽痛,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发痒,刺激性咳嗽,头痛,低热,舌腭弓慢性充血、扁桃体肥大,扁桃体隐窝开口处可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分泌物,挤压时分泌物外溢。肝肾功能正常。

1.2 研究方法将60例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盐酸环丙沙星片0.5g/d,1g/d,1.5g/d,分两次口服。用药3d后,在口服药物1h后,抽取静脉血;12h后再次抽取静脉血,并用高速离心机分别离心取其上层的血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测定方法为快速测定人体血浆中的环丙沙星浓度。

1.3 疗效标准[1]根据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来确定疗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扁桃体肥大消失,扁桃体隐窝开口处无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分泌物,3d内未检测出菌,定为疗效显著;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扁桃体肥大消失或明显减小,扁桃体隐窝开口处无或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分泌物,4~6d内未检测出菌,定为有效;患者自觉症状无改善,扁桃体肥大无减轻或甚至加重,扁桃体隐窝开口处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分泌物未减少或反而增加,检测出菌,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频数及频率来表示病例数及所占的比例,血药浓度使用均值±标准差来表示,组间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值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定a=0.05,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的,若P> 0.05,则认为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2 结果

2.160 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体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三组患者12h血药浓度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后12h再次抽取静脉血测得血药浓度具体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12h血药浓度结果比较(±s)

3 讨论

环丙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除对革兰阴性杆菌有高度的抗菌活性以外,对于葡萄球菌属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肺炎球菌、链球菌属的作用略差于葡萄球菌属[2]。环丙沙星生物利用度约为70%,必要时静脉滴注可以提高血药浓度,半衰期为3~5h,口服与静脉滴注时原形药物由尿中的排出量分别为29%~44%与45%~60%,多数的厌氧菌对环丙沙星不敏感,但对于氨基糖甙类或是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的菌株对环丙沙星仍然敏感[3]。本研究中临床疗效观察发现,60例患者中0.5g/d组的总有效率为70%,1.0g/d组的总有效率为85%,而1.5g/d组的总有效率为100%,三组间中1.5g/d组的总有效率是最高的。观察血药浓度发现,0.5g/d组的血药浓度最低,1.5g/d组的血药浓度最高,1.0g/d组的血药浓度居中。这些说明,随着环丙沙星使用剂量的增加,其临床治疗效果、临床血药浓度也随之上升[4]。

在使用环丙沙星时,有的病人会出现用药后不良反应,首先是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胃肠胀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与便秘等)。同时也会出现肝功能、肾功能的损害,均不利于药物的代谢。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焦虑、嗜睡、手指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了抑制。观察的患者中无一例出现以上不良反应,环丙沙星为人体内接受性好,抗菌作用持久,治疗效果好,同时在适宜范围内提高环丙沙星的用药剂量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

[1]崔俊昌,刘又宁,王睿.氟喹诺酮药物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株选择的影响[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309-312.

[2]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7.

[3]李引乾,黄勇旗,吴秋侠.复方环丙沙星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87-90.

[4]殷春红,夏培元,王仙园.环丙沙星和司氟沙星体外诱导肺炎克雷伯菌产生耐药性的研究[J].中国药房,2005,(20):1533-153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110

1672-2779(2012)-08-0158-02

:苏玲

2012-03-03)

猜你喜欢
环丙沙星隐窝扁桃体
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肌动蛋白染色协助分析肠上皮增殖和分化的相对定量研究
新型Z型TiO2/Ag/Ag3PO4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降解环丙沙星性能研究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磁性CoFe2O4/g-C3N4复合纳米材料对环丙沙星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经关节突全内镜侧隐窝减压的临床应用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环丙沙星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