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蜡梅叶颗粒治疗手足口病

2012-06-19 17:45戴永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利巴韦口病口服

戴永红

(山东省烟台东方医院,烟台264000)

山蜡梅叶颗粒治疗手足口病

戴永红

(山东省烟台东方医院,烟台264000)

目的观察山蜡梅叶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和山蜡梅叶颗粒;对照组50例给予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均为3次/d,疗程3~4d,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颗粒联合山蜡梅叶颗粒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山蜡梅叶颗粒;手足口病;中药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较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其传染性较强,易在婴幼儿中发生流行[1],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多数预后良好。但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并发症,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上一些人的恐慌。我科将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利巴韦林颗粒联合山蜡梅叶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男54例,女46例;年龄6个月至12岁。患儿均有手足口病接触史,表现为手、足、臀、肘部皮疹,口腔疱疹,伴或不伴发热。诊断均依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100例中均为普通病例,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新博林,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50mg/袋),10mg/(kg•d),分3次口服,并给予山蜡梅叶颗粒(江西佑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周岁以下每次1/3袋,l~3岁每次1/2袋,3岁以上每次1袋,3次/日。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新博林,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50mg/袋),10mg/(kg•d),分3次口服。体温在38.5℃以上可给予泰诺林(强生公司)口服,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升高或(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或有其它证据明确为细菌者,给予头孢克洛颗粒口服,如头孢过敏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5d判断疗效。

1.3 观察指标每日测体温变化,观察退热效果及用药后手、足、臀、肘部皮疹消退情况及口腔疱疹的变化。按显效、有效、无效判断临床疗效。

1.4 疗效标准显效:2d内体温正常,一般状态好转,3d内不流涎,能进食,正常玩耍,手足掌部及臀部皮疹消退,无破溃,愈后不留瘢痕和色素沉着;有效:3d内体温正常,一般状态好转,5d内不流涎,能进食,正常玩耍,手足掌部及臀部皮疹可见消退,无破溃,愈后不留瘢痕和色素沉着;无效:治疗4d仍发热,流涎,进食受限,口腔黏膜充血,溃烂明显,合并细菌感染。

2 结果

2.12 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P<0.01)。结果见表1。

表12 组疗效比较[n(%)]

2.22 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比较,在发热、皮疹消退时间,痊愈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表2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d)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50例中有1例患儿出现轻度腹泻,给予蒙脱石散口服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EV71与CoxA16是主要病原体[2],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而柯萨基病毒5~10及埃可病毒也能导致该病[3],可引起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4]。多发生于婴幼儿,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物。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受抑。该药物味甜,口感好,易为小儿接受,简便易行。

中医学认为手足口病是因时行邪毒侵入脾肺,外发四肢,上熏于口所致,证候有发热轻微或身热持续,纳差恶心,约1~2d口腔内有疱疹形成,随病情进展,手掌及足心出现米粒至黄豆大小斑丘疹,分布不均。重症者高热不退、口腔溃疡明显、疼痛流涎,若失于调治,则邪毒内陷或邪毒犯心[5]。故治疗以辛凉解表、清热利湿、解毒为法。而山蜡梅叶颗粒是纯中药制剂,山蜡梅叶为蜡梅科蜡梅属植物,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生物碱、肌醇和挥发油,含丰富的生理活性因子,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醒脾化浊的功能。山蜡梅提取液还能对抗干酵母所致的体温升高,其解热效果和传统的解热药阿司匹林相似,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山蜡梅叶中所含的挥发油能直接抑制、杀灭流感A3或副流I病毒,并对感染病毒人群有保护作用[6]。且山蜡梅叶提取液具有免疫增强作用[6],此外,山蜡梅还可以增强同体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体液免疫、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非异性和异性功能。本治疗结果表明治疗手足口病在应用利巴韦林同时加用山蜡梅叶颗粒后,其显效率更高,能更好的改善症状,并缩短病程,且副作用小,故认为山蜡梅叶颗粒是治疗手足口病的良药。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常.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806-808.

[2]杨智宏.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09:14-18.

[3]Robert Berkow.The merik manual[M].16th Ed.menk Researih Labo rato ries,1992:2180.

[4]杨天籁.小儿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2-143.

[5]吴奕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 2009,8(3):38.

[6]刁军成,伍学洲,丁舸.山蜡梅叶消毒抑菌的实验研究[J].江西中医药, 2002,33(6):3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5.011

1672-2779(2012)-05-0017-02

:苏玲

2012-01-18)

猜你喜欢
利巴韦口病口服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利巴韦林 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