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康颗粒治疗再发性腹痛130例

2012-06-19 17:45谭晓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发性消化道腹痛

谭晓丽

(山东省烟台东方医院儿科,烟台264000)

小儿康颗粒治疗再发性腹痛130例

谭晓丽

(山东省烟台东方医院儿科,烟台264000)

目的小儿康颗粒治疗消化道功能性再发性腹痛13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再发性腹痛(消化道功能性)的22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患儿服用小儿康颗粒(江西佑美制药),温开水送服,1日3次,3~5岁儿童每次10g,6岁以上每次20g,1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患儿口服消食片,1日3次,3~5岁1次2片,6岁以上1次3片,1个月为1疗程。2组患儿同时忌食生冷,并予以心理疏导。结果治疗组患儿服小儿康颗粒1疗程后痊愈64例(49.23%),好转56例(43.08%),无效10例(7.69%),总有效率达92.31%。对照组患儿服用消食片1疗程后,痊愈30例(33.33%),好转47例(52.22%),无效13例(14.44%),总有效率85.55%。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康颗粒临床口服用药毒性小[2],颗粒口感好,易被小儿接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再发性腹痛;消化道功能性;小儿康颗粒;中药

再发性腹痛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症状,是一种症状诊断,一般指发作性腹痛,3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小儿正常活动,而在发作间隔期表现正常[1]。多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此年龄段人群发病率约为20%。诱发腹痛的原因很多,分消化道功能性、症状性、器质性。本文主要研究消化道功能性。小儿康颗粒是纯中药制剂,具扶正固本、健脾开胃、消食导滞、止痛、安神定惊等作用。我院采用小儿康颗粒治疗消化道功能性再发性腹痛130例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先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儿科门诊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再发性腹痛(消化道功能性)的22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男56例,女74例;年龄3~5岁38例,5~7岁42例,7~10岁50例;病程3月内36例,3~6月44例,6个月以上50例。对照组中男38例,52例;年龄3~5岁22例,5~7岁32例,7~10岁36例;病程3月内20例,3~6月34例,6个月以上36例。

1.2 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诊断依据是反复发作的腹痛,而在发作间期缺乏异常体征。过去发作史对诊断有帮助。而重要的是首先要除外器质性疾患,特别是容易和外科急腹症相混淆,外科常见病如胆道蛔虫病、蛔虫团肠梗阻、阑尾炎、肠套叠;少见病如肠扭转、肠穿孔、胰腺炎、嵌顿疝、先天性肠扭转不良、胆道痉挛、胆管炎等。有的多为症状性由内科疾病引起,如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急性心力衰竭导致肝脏迅速增大等。已行化验与检查除外上述疾病。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服用小儿康颗粒(江西佑美制药),温开水送服,1日3次,3~5岁儿童每次10g,6岁以上每次20g,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儿口服消食片,1日3次,3~5岁1次2片,6岁以上1次3片,1个月为1个疗程。2组患儿同时忌食生冷,并予以心理疏导。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1个疗程结束后3个月内未在发作腹痛;好转:疗程结束后3个月内腹痛发作<3次;无效:疗程结束后腹痛发作≥3次。

2.2 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服小儿康颗粒1疗程后大多数患儿腹痛症状明显改善,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其中痊愈64例(49.23%),好转56例(43.08%),无效10例(7.69%),总有效率达92.31%。对照组患儿服用消食片1疗程后,腹痛症状亦有所改善,其中痊愈30例(33.33%),好转47例(52.22%),无效13例(14.44%),总有效率85.55%。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表12 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再发性腹痛(消化道功能性)属于消化功能紊乱症。其主要病理机理为喂养不当、脾胃失和、先天不足、情志失调等因素引发起胃肠功能紊乱,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故本病的治疗以调理脾胃为基本法则。小儿康颗粒主要以太子参、山楂、葫芦茶、槟榔、乌梅、白芍、白术、麦芽、榧子、茯苓、蝉蜕、陈皮为主要用药。太子参、白术、茯苓具有补气、扶正祛邪及调节免疫力的作用,而且茯苓、白术具有温脾胃止痛、理气、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使患儿腹痛缓解或消失;陈皮有开胃消食,促进胃液分泌,排出肠内积气、增加消化力。本研究采用口服小儿康颗粒治疗再发性腹痛,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如果适当增加疗程,对疗效的提高与巩固会更有益。本组观察病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既往药理学实验、动物病理组织检查、实验期和恢复期均未见明显病变,提示小儿康颗粒临床口服用药毒性小[2],颗粒口感好,易被小儿接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094.

[2]符健,邝少轶.小儿康颗粒的急性及长期毒性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26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5.019

1672-2779(2012)-05-0027-01

:苏玲

2012-01-11)

猜你喜欢
发性消化道腹痛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