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例初诊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分析

2012-07-02 01:17白雪梅张雯
当代医学 2012年27期
关键词:餐后糖化空腹

白雪梅 张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危害身体健康,因此控制血糖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了解血糖控制水平的方法有测定即时血糖及反映患者在检测前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本研究测定了168例初诊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后在天津北辰医院就诊的初诊糖尿病患者168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97例,年龄35~78岁。

1.2 仪器与试剂 血糖测定采用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氧化酶法),HbAlc测定为挪威Nyco Card Reader Ⅱ型特种蛋白定量仪,试剂由配套的原装进口试剂,用全血检测。

1.3 标本采集 糖化血红蛋白:静脉抽血2mL,肝素抗凝,用全血检测。血糖:空腹及餐后2h静脉抽血2mL,分离血清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应用Pearson相关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68例研究对象中,FPG最大值为23.42mmol/L,最小值6.1mmol/L,均值为10.47mmol/L;2hPG最大值为39.5mmol/L,最小值6.8mmol/L,均值为10.42mmol/L;HbA1c最大值为16.1%,最小值5.7%,均值为8.56%(见表1)。

表1 168例初诊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与HbAlc

2.2 应用Pearson相关检验,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与糖化血红蛋白成正相关,P值分别为0.474、0.457,且相关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3 将糖化血红蛋白按照5%~8%、8%~11%、11%~16%分组,应用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在5%~8%组,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h血糖相关性更大。P值分别为0.342(空腹)、0.397(餐后2h),且相关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通过对168例初诊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呈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相对不很高时(5%~8%),受餐后2h血糖影响更大。糖化血红蛋白是由血红蛋白生成后与糖类经非酶促反应结合而成,其合成速度慢且不可逆,与红细胞环境中的糖浓度成正比,可反映前8~10周平均血糖水平[1]。HbA1c是血红蛋白氨基与葡萄糖生成的早期糖化产物,糖化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组分,它的形成速度主要取决于体内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的接触时间,且与两者呈正相关,反映了机体糖代谢的状况[2]。HbAlc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可作为人群中糖尿病普查和糖尿病患者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观察指标[3]。2010年1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通过对大型横断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最后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筛查和诊断指标,确定HbA1c≥6.5%为诊断切点,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及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方面的重要性[4]。本研究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在相对比较低的范围(<6.5%)而血糖(空腹、餐后)超过正常水平的分别占42%及79%,其中以餐后血糖高更明显。Monnier等[5]研究表明在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中空腹血糖值对HbA1c的贡献较大,而餐后血糖值对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HbA1c的贡献较大。国内的研究[6]也提示:HbA1c<7.5%时,餐后血糖对其影响较明显,随着HbA1c值的上升,餐后血糖所起的作用减弱,这说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好的患者并不表明每一点血糖控制也好,而是要着重看患者的餐后血糖,这样对患者的全面血糖控制及减少血糖波动更有意义。

总之,糖尿病是一个慢性高血糖状态的疾病,其特异性的并发症是血糖慢性增高的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有着良好的相关性,在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时,监测空腹及餐后等点血糖结合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血糖总体的控制水平,为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周翔海,纪立农.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的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O(3):25-26.

[2]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01.

[3]王笠,胡晓波.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的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2):119.

[4]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2010[J].Diabetes Care,2010,33(Suppl 1):11-61.

[5]Monnier L Lapinski H Colette C.Contributions of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increments to the overall diurnal hyperglycemia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variations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HbA1c[J].Diabetes Care,2003,26(3):881-885.

[6]周建,贾伟平,喻明,等.上海地区中国人餐后血糖状态的特征[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4):970-975.

猜你喜欢
餐后糖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