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韩国语音教材开发——以非专业学习者为对象

2012-07-06 04:27丁斓斓
科技视界 2012年11期
关键词:韩国语辅音韩语

丁斓斓

(嘉兴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01)

0 引言

随着中韩交流的发展,因对韩国及韩国文化感兴趣或工作需要而学习韩国语的人,即非韩国语专业学习者也在不断增多。而在外语学习中,语音作为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壳和表达手段,对于沟通交流及听、说、读、写、译有着密切联系,是外语学习的关键之一。但由于这些非专业学习者大多是成年人,发声器官已固定,在发音学习阶段,母语的干扰作用往往导致其外语发音缺乏柔韧度和自然性。同时这些学习者的语音学习经常受到时间的限制,所以短期内常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而当前,学习者对韩国语音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专业的韩国语教材进行的,但这些韩国语教材对语音的解读方式各有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习者的混淆或不便,因此本文欲对现行教材中的语音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中韩语音各自特点,寻求针对非专业的韩国语音教学的合理方式,以期能够提高语音学习质量和效率。

1 现行主要教材中的语音教学

现阶段随着韩国语教学的扩展,韩国语教材的开发也得到长足发展。本文将选择其中使用比例较高的几本主要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新标准韩国语(初级上)》(庆熙大学语学堂;以下简称《新标韩》),《韩国语1》(首尔大学;以下简称《韩1》),《标准韩国语》(北京大学等25所,以下简称《标韩》),《基础韩国语 1》(延边大学,以下简称《基韩》)。

1.1 《新标韩》(庆熙大)(表 1)

整体来说,《新标韩》多注重会话实用性,对语音部分偏重综合性介绍,有助于学习者对韩国语音的整体系统性把握。尤其是韩文的创制包含人文因素,教材中对韩文创制原理的介绍可有效提高学习者对韩文书写的理解和记忆,且对以后的语法学习形成铺垫。练习方面主要以读、写为主,其中专题词汇的练习有助于学习者联想记忆,促进对语音的熟悉。但教材中对元、辅音的综合性阐述,无具体发音方法解释,要求学习者需具备一定的语音基础,对自学或零基础者有一定理解难度。此外,语音内容中未涉及双韵尾和音变规则。

表1

1.2 《韩 1》(首尔大)(表 2)

表2

从内容上可以看出,相对于《新标韩》,《韩1》对韩文的概述相对简单,而对语音的分类相对细致,而且讲述时以单词形式出现,并配以插图,形式活泼生动,易于学习者接受和记忆。每课课后辅以练习,也以读、写为主。但与《新标韩》相同的是,《韩1》也缺少对具体发音方法的解释,需要教师直面教授,且语音排序缺乏相互关联性,对自学有难度。此外,内容上未也未涉及双韵尾和音变规则。

1.3 《标韩》(北大等25所)

表3

从图3中可看出,《标韩》对于语音的分类更加细致,使每课内容量适中,易于接受;且依据其发音部位(辅音)和演化过程(元音)进行分类讲述,有助于学习者联系理解记忆;此外,详细的发音说明也便于学生在课下温习或自学。在内容安排上,实行元辅音穿插学习,有助于学习者熟悉元辅音结合构造及单词的学习记忆。在练习方面也是以读写为主,并在每课后附有两句常用语,以增加语音学习的趣味和丰富性。但内容上也未涉及语音变化内容。

1.4 《基韩》(延大)

表4

从图4可看出,《基韩》与《标韩》类似,将韩国语音进行了相对细致的分类,使每课内容量较为平衡适中,但较之《标韩》中按照发音器官排列的辅音顺序,《基韩》是按照传统字母的排序来列举的,并且在字母学习完成后对韩国语音的名称及分类进行了详细的综合性介绍。在练习方面,除了读、写,《基韩》还增加了听写练习,增加了练习的丰富有效性。此外,相对于以上教材,《基韩》对韩语语音变化规则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有助于学习者对韩国语音的整体把握。但由于《基韩》是针对韩语专业的专业性教材,其中列举的单词数量相对较多,且说明语言相对专业化,对于初学者,尤其是非专业性的,有可能会增加理解难度,造成一定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各类教材对韩国语音的阐述各有不同,有的偏重综合性阐述,有的注重分类详细说明;在内容选定上也有差异,有的涉及创制原理,有的包含双韵尾,有的说明音变规则;在语音的排序上也各有差别,有的按照传统排序,有的按照发音方法,有的按照字典排序等等。那么这些差异中,哪种形式更加适合学习者,尤其是非专业的零基础学习者呢?这就要涉及韩国语音教材开发的原则了。

2 韩国语音教材开发原则

目前,针对韩国语音教材开发进行的探讨已颇为丰富,但就其开发原则的内容,王丹(2004)曾指出,针对中国学习者的韩国语音教材开发应该:

1)充分反映中国学习者的特点。即分析中韩语音特点,找寻中国学习者易犯错误,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2)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相结合。即以前的语音教学多注重准确性,但语言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在注重准确性的同时,更需要强调流畅性。因此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应适当对单词语句的声调强弱长短等进行综合性练习。

3)以学习者为中心。即采取多种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调动学习者积极性,达到语音实际运用的有效实践效果。

基于以上原则,结合以上教材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在语音教学过程中,针对非专业学习者:

1)在内容选定方面,由于非专业性学习时常受到实际时间限制,所以选择内容不易过多,过于学术化,可依据中韩语音特点,选取重点或易混淆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笔者认为主要内容应包含:介绍韩国语音创制原理,以帮助学习者了解元辅音书写构造,易于理解记忆;对元辅音发音方法的说明尽可能通俗易懂,或可配有插图;韵尾部分中,双韵尾虽不必如单韵尾重点掌握,但还应有所涉及,使学习者对其有概括了解;此外,语音变化在实际发音运用中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进行列举说明,不过可依据其使用频率进行选择性的重点讲解,如可详细介绍“连音、紧音化、送气音化、鼻音化”等现象,而其它语音变化可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涉及,以避免面面俱到,给学习者带来心理负担。

2)在语音排序方面,以上教材分别采取了不同方式,笔者认为,应遵循学习者特点原则,使学习者在初步学习时便能充分掌握学习的难点和易混淆点,提高学习的有效性。鉴于中国学习者常混淆相同发音部位的 “松音—紧音—送气音”的区别,因此按照发音部位顺序学习辅音,不仅有助于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区分其差异,而且由于韩语辅音本身就是按照人体发声器官创制的,这种排序也有助于学习者对字母本身的记忆和识别①。而韩语元音是根据“天、地、人”的理念创制的,因此由“基本元音-单元音-双元音”的顺序是便于学习者理解记忆的。也就是说,笔者认为《标韩》中元辅音的教学顺序是便于学习者,尤其是非专业学习者理解和接受的。不过,在学习区分“松、紧、送气音”前,可先学习元音“”音,以帮助学习者辨别其气流特性上的差别②。

3)在练习方面,可将形式多样化。除了以上教材中的“读、写、听”外,可针对学习者感兴趣的内容,增加歌曲、台词、图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手段,以增强学习者兴趣,调动积极性。例如,针对辅音“”,可通过单词“,”,语句“???”等进行练习。如此,可有效锻炼学习者对韩语语音语调的把握,有利于促进语音学习的流畅性。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几类教材中的韩国语音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结合韩国语音教材开发原则,针对非专业韩语学习者,探讨了韩国语音教学在内容选定、字母排序、练习方面的基本内容。期望能对非专业性韩语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4]新标准韩国语:初级上[M].庆熙大学语学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韩国语1[M].首尔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标准韩国语:1 册[M].北京大学等 25 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基础韩国语1[M].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10.

注释:

②参考同上.

猜你喜欢
韩国语辅音韩语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国语不完全词特征探析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以《综合韩语》课程为例
辅音连缀全接触
韩国语教学中“-는데”的话语功能分析
针对TOPIK评分标准的韩国语写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