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2012-07-09 19:30刘志明
商业经济研究 2012年9期
关键词:两难科学政府

刘志明

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GDP的增长目标为7.5%,这是8年来GDP增长目标首次低于8%。放弃“保八”,实际上是一种主动选择,意在释放发展理念转变的信号,用一种新的视角审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惟GDP至上,曾经使我们吃了很多亏。在换届年,将经济增长指标主动调低,这种理政行为,既充分显示了中央决策层的高度自信,又从本质上体现出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伟大理念。

科学发展,首先是要发现问题。对中国经济自身的结构性矛盾进行冷静的分析,即发现和处理好GDP与环境、贫富分化以及公平正义等社会冲突和矛盾,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风险。

一个是GDP,另一个是PM2.5。这种“两难”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困境,即所谓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在类似这样层出不穷的两难选择面前,考验的是政府的决断能力。将PM2.5观测适时推出,主动调低GDP指标,取舍之间是中国经济社会朝向绿色、健康发展的一个明证。

科学发展,更需要坚定信念。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政府成为焦点,政府自身改革步履艰难。一方面是“三公”消费、预算公开、官员财产申报等改革举措,虽已向前推进,但却遭遇阻力;另一方面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然没有真正理顺,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改革没有取得应有实效。

一个是市场,另一个是市长。这个“两难”不解决,改革开放就不能算是成功。市场的最大魅力,是它的价值规律。辩证法上早就说人不能创造规律,但市长却总说他能。人为?还是市场为?是部门的、机构的、集团的利益至上?还是人民的、国家的、民族的权益高于一切?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70次提到改革,特别是政府改革,正是囿于改革开放从中央政府着手的顶层设计。

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完善,一个是国企的“发展”,另一个是民营资本的“科学”。解决好这样的“两难”,强调的是—发展的科学。将两种所有制放到“改善民生”这一个篮子里,即报告中强调的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一头是政府有力高效的运行机制,另一头是改善民生状况的合理诉求。这种“两难”的解决,需要的是—科学的发展。一个是160亿元的学生营养计划,另一个是每年3000亿元的“三公”消费。这里公众最为纠结的是,当吃喝、游玩和豪车这三公在“公开”与否和“公开”程度上发生了“政府式暧昧”,所谓高效廉洁就成为一句空话。透过“三公”这样一种“政府暴力”,人们当然有理由对政府产生必然的“腐败猜想”。也就是说,在改革进入到关键期,如果仍不能解决了发展为什么(why)和为了谁(who)的问题,就不能完成好怎么(how)科学发展的出路设计。

科学的发展,就是要在诸多的“两难”问题上,找到破冰之策。抓住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将迎刃而解。只要将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于泰山,所有的“两难”都不在话下。

发展的科学,是要在客观上寻找到一把尺子,严格遵循客观规律,提高发展质量,谋求发展办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目标。这把尺子不是别的,就是“实事求是”。GDP不再“保八”,与其说是外部环境使然,不如说是我们主动“刹车”。这一脚踩下去,反而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解放思想”和“开拓进取”的号召,就更具有了实际意义。此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猜你喜欢
两难科学政府
两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两难的选择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科学拔牙
煤价上下两难四季度或维持窄幅震荡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