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打碗花综合防治技术

2012-07-09 19:05寇慧苹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13期
关键词:玉米田防治技术

寇慧苹

摘要介绍了打碗花的生物学特征,分析其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方法,以确保玉米健康生长。

关键词打碗花;玉米田;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163-01

玉米是唐山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栽培面积较大。近年来,随着种子调运、农机跨区作业等因素的影响,玉米田中打碗花、田旋花、篱打碗花危害越来越严重。打碗花是危害玉米的重要杂草,由于其具有地下横生茎,横生茎节能钻出地面发芽成苗,亦称串地驴凶。其种子粒大皮厚,土壤中多层分布,防治难度大;由于其分布广泛,危害面积大,损失严重;从4月底出苗至10月初都可以危害,危害时间长。打碗花、田旋花、篱打碗花种杂草都属旋花科,生物学特征、危害特点、防治方法基本一致,该文主要介绍打碗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1生物学特征

打碗花别名小旋花、兔耳草,为旋花科打碗花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光滑。茎蔓性,缠绕或匍匐分枝。叶互生,具长柄,基部的叶全缘,近椭圆形,长1.5~4.5 cm,宽2.0~3.0 cm,基部心形,茎上部的叶三角状戟形,侧裂片开展,通常二裂,中裂片披针形或卵状三角形,顶端钝尖,基部心形。花单生叶腋,花梗具棱角,长2.5~5.5 cm;苞片2片,宽卵形,长0.8~1.0 cm,包住花萼,宿存;萼片5片,长圆形,稍短于苞片,具小尖凸;花冠漏斗状,粉红色或淡紫色,直径长2.0~2.5 cm;雄蕊5枚,基部膨大,有细鳞毛;子房2室,柱头2裂。蒴果卵圆形,光滑;种子倒卵圆形,黑褐色[1-2]。幼苗粗壮,光滑无毛。子叶近方形,长约1.0 cm,先端微凹,基部近截形,有长柄。初生叶1片,阔卵形,先端钝圆,基部耳垂形,全缘,叶柄与叶片几等长。下胚轴发达。多年生蔓性草本,具有粗壮的地下茎。以地下茎茎芽和种子繁殖,田间以无性繁殖为主[3]。华北地区4—5月出苗,花期7—9月,果期8—10月,种子可由鸟类和哺乳动物取食进行远距离传播或人工机具携带传播。

2打碗花危害特点

2.1危害面积大,损失重

据相关资料统计,唐山市所有县、区市的玉米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打碗花危害,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危害严重,干旱瘠薄的地块危害轻,或不发生。由于其茎蔓生,缠绕玉米植株向上,使玉米叶片不能正常伸展,不仅影响玉米正常光合作用,还导致玉米遇大风时连片倒伏,引起大幅减产。因此,打碗花是造成玉米减产最严重的杂草之一。

2.2危害时间长

打碗花萌生苗与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 ℃,萌生苗出土时间稍早,唐山地区于4月中下旬陆续出苗,危害至9月底10月初玉米收获。因此,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

2.3防治难度大

打碗花有横生的地下茎,铲断的具节地下茎亦能发生新株;地下茎深达30~50 cm,彻底杀灭根茎困难,杀死地上茎叶,地下茎继续萌芽生长,形成新株继续危害;种子粒大皮厚,土层中多层分布,出苗期长;种子成熟期长,条件适合时即可发芽[4]。

3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

一是筛选种子,去掉种子里的草籽;适时早播,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打碗花,培育壮苗,增强抗病虫草害能力[5]。二是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秸秆根茬,清除田间田边杂草、深翻整地,将部分杂草种子、宿根等翻到地表或浅层,通过冬季低温、阳光曝晒、鸟雀啄食,人工捡拾宿根,消灭部分杂草草籽及宿根。三是合理轮作、连作,能降低玉米伴生杂草的发生,可采用玉米—大白菜、玉米—甘薯、土豆—玉米等轮作、连作方式[6-7]。

3.2化学防治

3.2.1播前。此时期用药如温度低,用药量可适当增加。禾本科杂草与打碗花混生地块,用20%百草枯水剂1 500 g/hm2对水225 kg/hm2全田喷雾(该措施见效快,但不能杀死地下茎);或用41%草甘膦水剂3 000 mL/hm2对水450 kg/hm2全田喷雾。打碗花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72% 2,4滴-丁酯乳油1 200 g/hm2对水225 kg/hm2全田喷雾;或56% 2钾4氯钠盐粉剂750 g/hm2对水225 kg/hm2全田喷雾;或25%氯氟比氧乙酸乳油1 005~1 500 g/hm2对水450 kg/hm2全田喷雾。

3.2.2播后。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打碗花出苗危害后,可结合防治其他杂草,用42%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2 250~3 000 g/hm2加41%草甘膦水剂3 000 mL/hm2对水450 kg/hm2全田喷雾;或60%异丙草胺、莠去津、2,4滴-丁酯悬乳剂3 000 g/hm2加41%草甘膦水剂3 000 mL/hm2对水450 kg/hm2全田喷雾;或41%异丙草胺、莠去津3 000 g/hm2加72%2,4滴-丁酯乳油1 200 g/hm2对水450 kg/hm2全田喷雾。

3.2.3玉米苗期、苗后。玉米4~6叶时,打碗花危害时,用72% 2,4滴-丁酯乳油750 mL/hm2对水225 kg/hm2全田喷雾;或25%氯氟比氧乙酸乳油1 005~1 500 g/hm2对水450 kg/hm2全田喷雾;或48%百草敌水剂375~450 mL/hm2对水450 kg/hm2全田喷雾。或56 % 2钾4氯钠盐粉剂750 g/hm2对水225 kg/hm2全田喷雾。

3.2.4玉米生长中后期。玉米拔节后,植株显著增高,打碗

花正处于开花结实初期,此时防治可有效降低玉米生长后期打碗花出苗危害。采用行间定向喷雾的可选用20%百草枯水剂1 500 g/hm2对水225 kg/hm2;或41%草甘膦水剂3 000~4 500 mL/hm2对水450 kg/hm2;或72% 2,4滴-丁酯乳油900 g/hm2对水225 kg/hm2;或56% 2钾4氯钠盐粉剂750 g/hm2对水225 kg/hm2。也可用25 %氯氟比氧乙酸乳油1 005~1 500 g/hm2对水450 kg/hm2行间喷雾。

以上化学防治方法,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结合农业防治措施,选用一种或几种方法相结合,综合防治打碗花的危害。

4参考文献

[1] 温学森,李爱国.国产打碗花属植物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J].植物研究,1995(3):363-367.

[2] 李美,高兴祥,高宗军,等.15种除草剂防除打碗花、葎草效果评价[J].农药,2009(9):686.

[3] 宋佳,倪士峰,巩江,等.打碗花属药用植物药学研究进展 [J].山东中医杂志,2009(11):822-823.

[4] 刘延,张朝贤,黄红娟,等.草甘膦对田旋花和打碗花体内莽草酸含量的影响 [J].杂草科学,2008(2);10-12.

[5] 杨德奎,崔文新,徐霞,等.山东打碗花属花粉形态的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2-73.

[6] 车晋滇,王永祥.好事达防除小麦田卷茎蓼打碗花药效报告[J].杂草科学,2000(3):22-23.

[7] 李秉华.Aceria malherbae防除打碗花的初步研究[J].杂草科学,2000(2):31,38.

猜你喜欢
玉米田防治技术
玉米田全程化学除草技术
12种除草剂对玉米田鸭跖草的防效
沧州地区玉米田病虫草害种类调查分析
500克/升氟噻草胺悬浮剂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试验研究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玉米田封闭除草剂撒施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