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乳糖乳制品市场前景分析

2012-07-11 00:39王贵芳赵少华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乳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乳糖酶乳糖乳制品

文 / 王贵芳 赵少华 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

牛奶是接近完美的食物,是基础食品。对于世界各地、各个年龄段的人而言,它都是健康营养食谱的一部分。在我国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07)》中也把增加牛奶饮用量作为指导原则;介绍了牛奶的营养价值,指出饮奶具有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预防骨质疏松等作用,并推荐6 岁以上儿童及普通成人每日饮用300 g牛奶。

1 中国的低乳糖奶市场

近10年来,我国的乳品工业借鉴欧美等乳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得到了快速发展,人均牛奶消费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要实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每人每天一斤奶”的梦想,把不喝奶的人变成喝奶的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乳糖不耐受。

乳糖酶缺乏是导致乳糖不耐受的主要原因。乳糖酶缺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生率因种族、地域不同而不同,欧洲白人的比例为5%~30%,亚洲人的比例为75%~100%,非洲人的比例为90%~100%。而且乳糖酶缺乏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加重。

低乳糖或无乳糖乳制品是解决乳糖不耐受症,增加乳品消费的最佳解决方案。对消费者来说,酸奶是替代品之一。酸奶在发酵过程中有大约有20%~30%的乳糖被乳酸菌发酵利用。但是酸奶毕竟不能完全替代牛奶,而且乳糖水解率偏低,所以开发无乳糖和低乳糖牛奶和酸奶,扩大市场份额,是乳品企业的市场契机,也是惠及国民的好事。

可喜的是,近几年市场上涌现的低乳糖牛奶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如伊利公司的营养舒化奶,蒙牛公司的新养道,三元公司的品质低乳糖牛奶,光明乳业的优舒无乳糖奶等。这些产品每年的销量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但是总体而言,低乳糖产品的结构相对单一,基本局限于超高温灭菌奶。而国外的低乳糖产品市场,产品涵盖了牛奶、酸奶、冰淇淋、干酪等几乎所有的乳制品以及膳食补充剂。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我国乳品企业而言,低乳糖产品仍然有广阔的市场亟待开发。

表1 全球零售市场额历史数据 单位:亿美元

表2 2005~2009年全球无乳糖乳制品市场份额前10 位情况 单位:%

表3 东欧无乳糖乳制品市场历史数据 单位:亿美元

2 国外的无乳糖乳制品市场趋势

表4 历年东欧无乳糖乳制品市场份额 单位:%

表5 西欧无乳糖乳制品市场历史数据 单位:亿美元

2.1 总体情况

2004~2009年,全球无乳糖乳制品市场从11.465 亿美元增加到了22.957 亿美元,增加了1 倍,远远超出了普通乳制品的增长(表1)。但是,无乳糖乳制品市场集中度较高(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排名前3 位的品牌分别是:美国的Lactaid,德国的MinusL和芬兰的Valio。在2009年,他们在全球低乳糖市场中的份额分别为28.5%,8%和6.8%。

表6 西欧无乳糖乳制品市场份额 单位:%

图1 德国Omira公司旗下的无乳糖产品族

图2 无乳糖奶生产工艺

2.2 美国市场

Hood公司以其Lactaid无乳糖牛奶排名第1。在美国,排名前3 位的无乳糖乳品生产商是HP Hood LLC,Mead Johnson Nutritionals(美赞臣)以及Abbott Laboratories(雅培)。美赞臣和雅培是领先的无乳糖婴儿粉生产商。Lactaid是美国HP Hood LLC公司的无乳糖品牌,也是全球最大的无乳糖产品生产商。2009年该公司无乳糖乳制品销售额达到了6.54 亿美元,占全球无乳糖乳制品份额的28.5%。Lactiad®是专门针对乳糖不耐受人群的一大无乳糖产品群,包括牛奶、干酪、冰淇淋,另外还包括乳糖酶膳食补充剂。其它乳制品“不含生长激素”、“天然”的宣称也有助于Hood公司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增加。

在美国,乳糖酶膳食补充剂也有非常大的市场。乳糖酶被制成片剂、胶囊、冲剂或滴剂等不同剂型,在食品药品店出售。乳糖酶补充剂的发展说明无乳糖乳制品已经发展成熟,民众对乳糖不耐受的概念有广泛的认知。

2.3 欧洲市场

表3~6显示了欧洲低乳糖乳制品的市场情况。

在欧洲,排名第1的无乳糖产品品牌是MinusL。MinusL是德国的Omira公司旗下的无乳糖产品族,专门针对乳糖不耐受人群,产品包括巴氏奶、超高温奶、酸奶、夸克、奶油、奶酪、黄油和乳饮料,甚至延伸到沙拉酱和巧克力(图1)。公司还有专门的网站对乳糖不耐受和相关产品进行宣传。

Valio是芬兰领先的营养和功能性乳制品公司。2007年,Valio成功开发了“膜分离+色谱分离+酶水解”的无乳糖生产工艺(图2),利用这种生产工艺生产的牛奶的味道和甜度与普通牛奶一样。Valio公司的产品如图3所示。

3 低乳糖和无乳糖牛奶的生产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低乳糖和无乳糖牛奶的生产技术有所发展,其中酶水解是最简单易行的工业化生产低乳糖产品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

3.1 酶水解技术

酶水解又分为分批次水解和无菌后添加2 种。乳糖酶产品也随着低乳糖产品的发展日益提高,领导品牌是帝斯曼公司的中性乳糖酶Maxilact®。采用色谱提纯技术使产品纯度不断提升,从Maxilact L,Maxilact LG到最新的Maxilact LGX,为乳品企业生产口味纯净的长保质期产品提供了保证。

图3 Valio 无乳糖产品

3.1.1 分批次水解技术

牛奶在巴氏菌后,冷却到合适的温度,添加中性乳糖酶,水解到设计的水解率后灭酶、包装。该技术的优点是无需添加专门的设备。

3.1.2 无菌后添加技术

牛奶在UHT处理后,用专门的无菌后添加设备添加无菌乳糖酶,然后包装。乳糖在出库前的一段时间进行水解。优点是水解时间充裕,加酶量小,水解率高,产品褐变低。目前市场上的“营养舒化奶”和“新养道”均采用了这种工艺。

3.2 其它技术

另外,也可以采用膜过滤+酶水解的方法,以Valio公司为代表。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生产出低热量、低甜度的无乳糖奶,但是生产成本大大高于单纯的酶水解法。

4 中国低乳糖奶的发展机会

经过近5 年的开发,中国的低乳糖奶市场有了飞速的发展,2010年产量达到了30 万t左右。但是与中国液体奶总产量3 600 万t相比,低乳糖奶仅占约1%,这与中国85%的人口乳糖不耐受极不相称,但同时也预示着中国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业界预计,到2018年,低乳糖奶及无乳糖奶可能占液态奶10%左右。

纵观中国的低乳糖奶产品,领导品牌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的产品主要为UHT砖型纯牛奶和礼盒装高端产品,主要针对高收入人群,另有少量的中老年奶粉,产品品种单一。参考国外的成熟经验,中国的市场还有广阔的前景。

从产品类别上看,除了低乳糖纯牛奶外,低乳糖酸奶、奶粉、花色乳饮料、冰淇淋都大有可为。低乳糖酸奶和花色奶则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市场亮点。

就低乳糖纯牛奶而言,开发中低端市场,把产品扩充到利乐枕,可以辐射到广大的中低收入者以及农村居民。开发巴氏产品则可以扩大城镇居民的牛奶消费,同时增加企业的利润率。如能形成无乳糖牛奶基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易消化且能促进营养素吸收的乳制品,则能够在满足费者需求的同时,达成企业目标。

猜你喜欢
乳糖酶乳糖乳制品
小儿乳糖不耐受咋回事
超高压处理引发乳糖酶活力变化与荧光强度变化的关系
婴儿乳糖酶缺乏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号称能告别“乳糖不耐受”的牛奶靠谱吗?
用食品安全级载体
——壳聚糖固定化乳糖酶条件的优化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我国乳制品产量持续上涨 2016年11月产量269.8 万吨
舒化奶“终结”不了乳糖不耐症
黑龙江大庆市乳制品合格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