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消费力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2012-07-12 05:59
关键词:消费力指标值城乡居民

郑 鑫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州 350007)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要素,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有市场保证因而是可靠的经济增长。”2005年以来中共中央一直强调消费的巨大作用,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等政策方针,福建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并于2008年研究出台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这一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增长。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 ~79%,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始终低于65%,居民消费率则低于50%,2009年福建省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仅分别为42.8%与31.4%,与世界平均水平和我国平均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福建省2008—2009年的GDP增长率为12.3%,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的不协调体现了居民消费力的不足。因此,“十二五”期间,若要实现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推动福建省经济增长模式向内需主导、消费驱动转变,必须不断提升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力。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学术界高度关注中国经济消费力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消费力的含义与范畴进行研究分析。追根溯源,首先使用消费力概念的是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恩格斯将消费力与生产力对应起来,认为生产力与消费力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即生产力的发展受消费力的约束,而消费力的力度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消费力“绝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因而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1]。马克思认为“消费的首要手段”是“发展消费能力”和“发展消费的资料”,而“一个人的才能的发展”与“一种生产力发展”代表消费能力。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消费力时,马克思又进一步将“消费力”分为“个人消费力”与“社会消费力”。其中“个人消费力是由其收入水平决定”,“社会消费力决定于社会的分配关系”,“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

据郑必清(2007)的《消费力的理论研究及其现实意义》指出,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起步研究消费经济理论时就提出了消费力,而消费力理论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均对消费力的概念与构成要素进行了探讨。极具代表性意义的是尹世杰(1992)在《消费力经济学》中提到的关于消费力的确切概念“消费力即消费能力,是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需要对消费资料(包括劳务)进行消费的能力”[5],并运用辩证法与矛盾法将消费力分为物质消费力与精神消费力、社会消费力与个人消费力。此外,熊汉富(1998)在《试论消费力的分解与合成》中表明,以消费者最终所获得满足程度为标志的现实消费力,随着消费过程的展开,适应消费的不同环节,客观上必然表现为由驱动力、购买力、选择力到内化力这样一个一次完成不同消费任务的力的系列[6]。方建中(2007)认为消费力是消费者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从事消费的能力,是一个社会经济范畴,本质上是社会消费力,是在一定的分配关系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力在消费领域的反映[7]。他强调消费力的本质是一种生产力,它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具有向导作用,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决定动力。特别是在2001年以来,专门的消费研究结构成立了,东北亚开发研究院青年学者撰写的《消费力资本论研究论纲》实现了经济学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变。2005年11月召开的“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消费力经济研究院成立暨首届中国消费力经济国际研讨会”再次强调了消费力的重要性。

二、消费力模型与评价指数体系的建立

当前对消费力的研究均是根据不同阶级和阶层、不同社会关系、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划分为相应消费力。从研究范畴看,对消费力的研究包含宏观消费力、微观消费力、自然消费力、绝对消费力、社会消费力等,本文对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力的研究主要从微观主体出发,进而统筹研究福建全省的宏观消费力状况,但其中的微观主体并非指消费者或生产资料,而是以市区为单位的个体。通常研究一个地区的消费力是要在承认该地区间个体的居民消费力是有差异,并且收入、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因素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据前人研究特点,拟选取福建省为宏观研究对象,福建省各市为微观个体,建立一个消费力评价指数体系,着重从GDP、人口、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教育支出、城乡比(城镇人口/乡村人口)、消费价格指数、城镇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医疗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等指标对福建省各市消费力进行综合评定,考察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力的总体情况。

(一)消费力模型的确定

考虑到要客观、准确的对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力进行评价,本文采用阈值法模型对福建省各市城乡居民消费力进行求解,进行简单的算术平均后排序,再利用加权求和公式将不同类型的指标数据转化为可处理的次序排位,得出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力综合评定表。

1.阈值法模型

本文采用阈值法排序的方法,即一级指标的形成是先对指标的原始值采用阈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实现简单算术平均后进行比较,决定出相对排序,得到相应的指标位次即指标值。具体公式为:

其中,Xij代表第i个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所得值,j是表示某市,简称i个指标的无量纲化值,将各市相应指标的无量钢化值算术平均后进行排位比较,则得出该一级指标的阈值指标值Xij。其中,Xij为该指标的原始值,Xmax和Xmin分别代表参加比较的同类指标中的最大原始值和最小原始值。阈值法只在一级指标进行无量纲化转化时使用。

2.加权求和公式

本文拟在一级指标采用阈值法进行无量纲化转化的基础上,对各市消费一级指标的阈值指标值进行加权合成得出各市综合评定结果。而这种加权合成就必须对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具体的加权求和公式为:

其中,Xi为第i个指标阈值指标值。其中阈值指标值是无量钢化值已完成排位比较的结果,接着形成Yj,Yj是指j市区的的综合评定排位结果。

(二)指数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为考虑数据的客观性与价值性,选取1999年以来福建省九个市的14个对消费力具有紧密关系的指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跟截面数据混合形成面板数据,做出福建省九个市间的消费指数评价体系。通过对专家填写的《区域消费力指标的权重体系的专家意见调查表》进行汇总整理,用简单平均法计算、调整,最终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形成了区域消费力指标的权重体系。(见表1,以福州市为例)

三、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对比的计量分析

(一)评价时段和地域的界定

1.评价时段的界定

为使福建省的数据更为全面、公正、客观、系统,具有可行性与可比性,本文拟选取1999—2009年共11年的指标数据,目的是通过较为完善的数据提高对比的可靠性形成时间序列数据,更好的分析福建省各市的指标排位情况。

2.评价地域的界定

考虑到研究福建省全省消费力情况的全面性与对比性,本文拟对福建省九个市的各指标的阈值进行简单加权求和,得出各市的指数综合评定情况,并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福建省消费力各指数的优劣判定

为实现福建省9个市城乡居民消费力指标值的排序分析,将福建省9个市根据GDP、人口、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教育支出、城乡比(城镇人口/乡村人口)、消费价格指数、城镇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医疗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共14个指标数据的指标在1999—2009年进行阈值法得出相应的指标值,并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后排序,再将9个市的各阈值指标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出福建省9大市的综合评价排序,形成比较分析。1-9的排列顺序,1代表在各该项指标值下该市的消费力情况最佳,2—9以此类推,而反向指标的指标值大小与排名与正向指标相反,即指标值越大排名越靠后。

(三)福建省城镇与乡村的综合指标值计量结果

福建省各市的阈值指标值由1999—2009年的各指标的无量钢化值排序后得出,如表2(以福州市为例)。

福建省9大市的消费综合评定通过对各项变量的指标值进行加权求和后得出综合排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四、结果评价

为全面反映1999—2009年来福建省各市的城乡居民消费了的排序状况及福建省全省的具体情况,本文拟利用这两方面的一、二级指标排序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一)从各项指标分析福建省消费力情况

1999—2009年来,各市的GDP与人均收入都出现了较高的增长,2009年的GDP值为1999年的3~4倍。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出现了较高的转移,福州、泉州的城乡比(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出现较大波动,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厦门市的人口转移幅度最大,截至2009年底的城乡人口比为4.43,人口大量往城镇转移,同时城乡收入增长,11年来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较为稳定,教育、医疗、住房、保险等人均全年消费支出在各市都有明显的增长。在三项主要保险覆盖范围中,沿海地区的覆盖率明显高于山区,同时,各市农村恩格尔系数始终维持在0.45左右,城镇恩格尔系数降至0.40左右,相较于1999年的0.5多,有较高的增长城乡农民生活满意程度的增加,从指标权重来看,这对于提升福建省的总体消费力具有较大的贡献。

表1 区域消费力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

(二)福建省各市综合消费力排序比较

依靠1999—2009年福建省9大市的无量纲化值(阈值指标值)排序结果可知(见表2),9大市的消费力综合排序结果为厦门、福州、莆田、三明、泉州、龙岩、南平、漳州、宁德。从整体来说,沿海地区例如厦门、福州、莆田、泉州等消费力的综合评定结果靠前符合现实结果。从各项指标的阈值指标值排序结果看,沿海地区综合指标排序靠前主要不是取决于GDP与教育支出,而城镇人均支出、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以及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的三项覆盖率处于前列。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三明与漳州属特殊例子,三明属非沿海地区,但其三项保险覆盖率高,同时GDP与人均收入多,综合排名第4;而漳州属沿海地区,GDP高但人口量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低,城乡人均消费性支出少,养老与失业的覆盖率低,排名第8,是沿海地区综合消费力排名靠后的特例。

表2 1999—2009年福州市各指标的阈值指标值表

表3 福建省9大市城乡消费力综合指标评定表

五、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福建省各市城乡居民消费力差异的原因分析

由福建省消费力的各项指标及排序情况可知,影响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力的主要原因来自于GDP、人均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人均消费性支出以及医疗、养老、失业三项保险覆盖率。首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力。这一收入分配差异现象在厦门、泉州、龙岩尤其突出,排序比较分别为2∶9,1∶8,9∶3。同时城镇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对消费力的影响权重为0.118与0.108,在14项指标值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城乡收入差距及这三市的阈值指标值可知高收入者多集中于城镇,中低收入者多集中农村,直接导致这三市的农村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远低于城镇,消费力综合评定落后。其次,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与GDP的增长不协调。以厦门市为例(表1),1999-2009年GDP的增长率高达297.07%,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176.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148.06%。GDP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差距大,居民消费无法跟上经济增长的需要,消费力增长劲头弱。再次,三项保险覆盖率差距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强化,弱化了居民消费能力。从福建省三项保险覆盖率的指标排序可知,三项保险覆盖率的市区差别大,尤其是医疗保险覆盖率,遵循预防性与谨慎性消费原则,城乡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加,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二)“十二五”期间扩大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力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扩大福建省城乡消费力的基本原则是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切实推动福建省经济增长模式向内需主导、消费驱动转变,在充分分析各市消费力具体情况的同时,要准确把握沿海、山区市区的消费差异,从整体出发协调拉动,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加大对城镇低收入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增加职工收入;引导山区农民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改革,促进特色产业、高增加值产业的发展,开发山区旅游业,同时降低个人所得税,切实提升居民消费购买力。(2)完善社会各项医疗、住房、教育、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提升沿海地区各项保障制度水平,扩大山区保障体系覆盖面,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增加居民预期消费。(3)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关注社会消费动态,拓宽住房、旅游、家电、汽车、网络等新的消费领域,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投机炒房,维护消费者信心。(4)引导消费观念转变,发展信贷消费,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与金融监管体系,提升消费能力。(5)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效应,优化、净化消费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使其更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完善法律监管体系,确保居民消费安全;调控经济发展形势,稳定物价,适当降低利率、提高利息税,全面提升福建省居民消费力。

[1]马克恩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73.

[2]邓春宁,蔡秀玲.中国城乡居民区域消费力的实证研究[J].综合竞争力,2010,(4):71-75.

[3]张 剑.关于消费力构成要素的再认识[J].企业家天地,2009,(12):2-4.

[4]李明生.试论消费力范畴[J].消费经济,1992,(5):9-13.

[5]尹世杰.解放消费力 发展消费力[J].消费经济,1992,(2):12-18.

[6]熊汉富.试论消费力的分解与合成[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20-24.

[7]方建中.消费力: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源[J].唯实,2007,(10):61-65.

[8]贺 麟,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5):44-47.

[9]赵春江,冯 毅,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失灵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6):36-40.

猜你喜欢
消费力指标值城乡居民
我国消费力不足的多维判断标准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力不足的主要症结及其矫治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全面发展与提高消费力
1995年—2013年地方预算内财力、中央返还及上解情况
一种新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指标变权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