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影响要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2012-07-13 02:29曹群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3期
关键词:影响要素创新绩效产业集群

摘要:借助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传导过程、知识整合的过程、知识整合对知识溢出的调节过程、创新机制对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过程、网络化程度对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过程,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影响要素的作用机理,明确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32-02

基于产业集群创新过程机理的分析,发现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要素主要有:知识溢出、知识整合能力、创新机制和网络化[1]。而要有效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还需要深入挖掘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

一、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1.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传导过程

文献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知识溢出的现象,但现有文献缺乏对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的传导过程的系统研究。因此,有必要分析知识溢出的来源、知识溢出的渠道和知识溢出的传导路径,增强知识溢出效应。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传过程表现为,知识从溢出源输入到产业集群内部,通过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使集群的知识存量增加。在知识溢出的传导中,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源包括企业、供应商、客户、中介机构等。企业溢出的知识通过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渠道,在雇员流动、企业衍生等过程中,形成集群的共享知识。共享知识再通过创新网络传递回企业,这个过程增加了企业的知识存量,并通过知识整合更新了知识体系。集群企业知识更新后,不仅会促进企业创新,还会通过创新网络传递给群内其他企业,增加产业集群的存量知识,从而进入下一轮的知识循环。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关键在于畅通的传导路径,根据Maskell的研究,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的途径分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2]。所以,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传导也分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种路径,在垂直方向上的传导表现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在水平方向上的传导表现为不同产业链企业间的知识溢出。

2. 显性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产业集群中的显性知识主要以行业新专利、新技术的形式存在,知识溢出通常表现为产业集群内的核心企业或科研院所不同程度地将科研成果溢出给其他企业。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创新只要6~12个月,工艺创新只要12~18个月,就会为对手所知,约60%的创新成果四年内就会被模仿[3]。集群内企业要想获得新技术、新专利,可以借助专业期刊以及专利出版物等途径,借助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将自有知识与溢出知识整合,形成创新思想、创新设计,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所以,企业获得的显性知识溢出越多,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大。

3. 隐性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产业集群中的隐性知识通常以技能、经验、技巧等无形的形式存在,因此,隐性知识具有模糊性、无序性等特性。隐性知识溢出与显性知识相比,过程更为复杂。获取隐性知识,需要“干中学”,需要面对面的交流,需要人员的流动,需要合作创新才能获取。隐性知识的溢出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隐性知识的存量及其知识整合成为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重要要素。

二、知识整合能力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1. 知识整合的过程

实现知识整合涉及几个关键问题[4]:整合主体、整合内容、整合方式。

(1)整合的主体。在产业集群知识整合过程中,执行整合的是核心企业,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积累水平与技术能力。

(2)整合的内容。集群内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知识包括个人与结构化的知识、隐性与显性的知识、自有与共享的知识,持续地发生非线性关系,通过放大效应与涌现效应,产生各种新知识。一是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整合是知识在形态上的整合,主要表现为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内部以及主体之间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个人与结构化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整合是知识在主体间的整合,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的个人知识首先形成企业知识以及跨企业的专业团队知识,然后经过优化再配置转化为结构化知识。三是自有与共享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整合是集群内新旧知识的整合,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自有知识与集群中的共享知识之间的重构与优化,从而导致集群知识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

(3)整合的方式。知识整合的内容决定了整合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的不同人之间以及企业之间,所以,跨越组织边界的学习与合作将是主要的整合方式。

2. 吸收能力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企业的自有知识结构,又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历史,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企业吸收能力强,就能有效辨别、获取、消化外界信息,增加企业知识总量,为知识的系统化奠定基础。因此,集群内企业消化、吸收的产业集群的溢出知识,能显著地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3. 系统化能力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还需要系统化能力发挥作用。企业吸收、积累的知识本身并不必然产生价值,知识中蕴涵的价值要得到实现,关键是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有机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通过系统化能力把相关的新知识融入现有知识结构中,经过有效整合形成新知识,并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三、知识整合能力与知识溢出

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的推动需要整合能力作为中间环节,企业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整合能力,才能使外部错综复杂的、相互交织的信息流为企业所吸收、系统化,并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产出。Rajesh分析的知识转移的影响要素有三个:知识溢出源与接受企业的动机、知识本身的特征、企业吸收能力。对这些要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最可能改变的是吸收能力[5]。

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可以调节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关系。企业知识溢出形成集群的共享知识,被群内其他企业吸收,在自有知识系统基础上形成结构化知识,并通过企业创新行为提升创新绩效。这些企业形成的新知识又会开始新一轮的创新,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创新。因此,由知识共享作为知识整合的关键环节,知识整合调节着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这种调节作用表现为:一是吸收能力在自有知识基础上吸收溢出知识,增加知识存量;二是系统化能力通过对存量知识系统化,促进知识流动,从而提升创新绩效。

四、创新机制对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

1. 创新机制与知识溢出

企业为应对动荡的外部环境,必须持续地搜索、吸收、积累知识,才可能适应技术发展的步伐。在产业集群内,各行为主体可以通过互动来吸取溢出知识,正是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互动学习,加速了集群内知识技能的流动。所以,创新机制通过推动人员的流动,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人员的流动性高为知识溢出提供了通畅的渠道,正是硅谷持续创新的关键。

2. 创新机制与知识整合能力

随着产品需求不断个性化,技术发展不断复杂化,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不再是简单的资源共享型,而是逐步转变为知识整合型。知识整合由于知识不易传递、专属等特性,只能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合作中才能进行。而创新机制以特有的互动程序,激励学习,促进知识的分享、重构与整合,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五、网络化程度对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

1. 网络化程度与知识溢出

网络的多样性连接带动了知识的多样性流动。网络中的结点一旦连接,知识便随之流动,思维交叉点随之产生。而产生的思维交叉点数量越多,带来的学习和创新的机会就越多。网络中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越紧密,知识流动的速度越快,知识溢出与共享实现的效果越好。网络中形成的社会文化可以加强主体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促进主体之间的合作。这种网络文化既能防止机会主义行为,规范网络行为,又能促进知识的通畅流动,尤其是根植的隐性知识,在信任基础上能够有效溢出。

2. 网络化程度与知识整合能力

网络连接的多样性增强了集群内行为主体的交叉思维能力,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使行为主体的知识存量增多,为知识整合奠定了基础。网络连接紧密可以使集群主体经常交流,增加知识拥有量,加速知识的分享与整合。网络文化使集群主体在互动中产生知识共享的意识,有利于知识整合的完成。例如,协作与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知识应用的效能。因此,网络连接的多样性、紧密性、网络文化及其稳定程度有利于各节点知识的吸收和系统化,从而激发创新。

六、结语

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的过程机理,进一步揭示了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产业集群中,一是企业所获得的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内的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正相关;二是吸收能力与系统化能力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正相关;三是知识整合的能力越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对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影响越大;四是创新机制与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正相关;五是网络连接强度与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正相关。

参考文献:

[1]曹群.基于价值链整合的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

[2]P. Maskell. 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Geographical Cluster.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GU Conference on Local Development:

Issues of Competition, Collaboration and Territoriality. Turin. 2001:10-14.

[3]E.Mansfield.Academic Research Underly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s: Sources,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ng.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5, (77):55-65

[4]魏江, 刘锦, 杜静. 自主性技术创新的知识整合过程机理研究[J]. 科研管理, 2005, 26(4):15-21.

[5]朱秀梅. 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20-66.

[责任编辑王莉]

猜你喜欢
影响要素创新绩效产业集群
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要素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快递发展研究
技术选择、二元学习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