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文化产业发展探微

2012-07-13 02:29刘俊芳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图书馆发展

刘俊芳

摘要:图书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全面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认清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把握其发展方向,并结合实际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47-02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而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文献典藏和信息服务的社会职能,强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动下,呈现出各级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各类企业和个人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和冲动集中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文化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截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其中,新闻出版业总产值达1.5万亿元,国内游戏业产值超过1 158亿元。据海关统计,2011年的前10个月,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额均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左右。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盛会的深圳文博会,在2011年吸引了1 896家企业和机构来参展,总成交额达1 245.49亿元,比上一届增加156.93亿元,掀开了文博会历史的崭新篇章。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的文化产业还不发达,文化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还比较小。在美、英、日等发达到国家,文化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而我国要力争在“十二五”时期末使其成为支柱产业。在目前的世界文化贸易市场份额上,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约占10%,韩国占5%,我国仅占不到4%。二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结构不合理,既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也缺乏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中小型文化企业,经营主体存在着散、小、弱的问题。三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比较弱。比如,我国动画作品的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台,而电视台在播出国产动画时又习惯于不付费或少付费,卖给电视台并未赚钱。四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有待提高。现有文化产品缺乏思想性、艺术性和大众性相融合的文化精品,市场上充斥着人云亦云的平庸之作,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前景

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增强了的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第一,文化产业能够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1年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二,文化产业能够带动文化事业发展。尽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很多方面的不同,但共同点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文化产业能够凭借广大的市场不断补充文化事业所达不到的“满足需求”的目标,从而引领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三,文化产业能够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随着准入领域的逐步放宽、准入门槛的逐渐降低,文化产业将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朝阳行业和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积极贡献。

二、图书馆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目前,我国共有地方图书馆2 884个,基本上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再加上2 138所普通高校的图书馆,我国图书馆资源可谓是相当丰富。图书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一)图书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文献源泉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无论以什么形态存在,图书馆都收藏有关于它们的文献。没有图书馆,人类的历史文明和文化信息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著名华裔图书馆学家李华伟说:“图书馆要把知识变成智慧,就是要让人家多使用图书馆,而不仅是一个人使用。他使用了,还要和别人发生一种脑力激荡,就变成智慧了。”《读者》是我国极其成功的文化杂志,在国内享有“中华第一刊”的盛名,在国际上成功进入美国和加拿大,为中国期刊在国际上争得了市场。《读者》所登载的文献,98%来自阅览者摘录其他刊物上的文章,其中,摘录期刊登载文章的占54.25%,摘录图书的占12.5%,报纸的占31.25%,个人撰写的只占2%。而阅览者摘录的文章,70%来自于在图书馆的报刊。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图书馆里沉睡了几个世纪,定价0.16元的《花木兰》连环画经过美国人的演绎,创造了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因此,图书馆作为报刊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文化产业发展取之不尽的文献源泉。

(二)图书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当前,文化产品的生产、载体、经营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日益成为文化产业竞争的重要制高点。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并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标志。2011年5月31日,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工作会议上表示,数字图书馆推广对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今后几年,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发展建设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将大大增强我国对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能力,大大提高我国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等环节的技术水平,也必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图书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展示平台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图书馆发展
图书馆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去图书馆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