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2012-07-13 02:29丁明翟向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3期
关键词:医疗保障高校大学生

丁明 翟向明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优秀人力资源,其医疗保障制度不仅涉及每位大学生切身利益,还关乎着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促进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

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85-02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各高校的招生规模正在有序扩大。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又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他们是建设国家的未来人才,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优秀人力资源。所以,大学生的健康与否不仅对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有着不可预期的影响。2008年10月,国家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规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范畴,覆盖所有大学生,以期减轻大学生的经济负担,使困扰高校多年的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将得到解决。虽然针对大学生医疗保障改革已有雏形,但具体的方案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对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进行研究并完善,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障若干问题分析

1.高校对基本医疗保险和风险意识教育的宣传不够。虽然大学生的参保率高,但通过我们调查,学生对社会医疗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对于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基本内容、相关规定及实施方法的了解也不多,很多学生仅限于知道自己通过学校组织参加了医疗保险,缴纳了保费,因而导致许多学生参加医疗保险意愿不高,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评价不高。

2.保险制度的原则问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的一部分,强制性原则是社会保险的重要原则之一。然而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大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采用自愿原则,这无疑是矛盾的。关于政策的落实方面,社会保障部要求“在校大学生必须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体系,同时这项工作又必须坚持自愿原则”。这些矛盾都不利于政策的真正落实。中国大部分大学生在经济上对家庭存在严重依赖。因此,在医保政策的推行上采用自愿的原则很难有较好的执行力。二是不重复购买保险的原则与重复购买保险行为之间的矛盾。基本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范围,为了避免道德风险,一般不得重复购买。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重复购买保险的行为。例如:来自农村的同学有一部分已经在家乡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而这一部分同学在同一保险年度内又被要求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些重复购买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保险不重复购买的基本原则,且重复投保并不能使学生同时享受双重保险,反而加重了学生和政府的经济负担。

3.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问题。不少新入学的学生已经在生源地购买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是新农合,进入新学校后可能又会被要求参加学校所在地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就面临着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大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寒暑假和专业实习等原因,常会在多地居住、停留,发生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地域不再局限于学校所在地。此外,大学生毕业后在及时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医疗保险的转接;如果未能及时找到工作,是否能继续在高校所在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是否回到生源地参加当地的基本医疗保险;怎样做好社会医疗保险保障的延续,这些都是尚待完善解决的问题。

4.筹资笼统化,缺乏灵活性。政府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大学生纳入医疗保障体系的政策,各大高校具体也以此为实施的准则。我们在实地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大学生对于这些细则存在不满。具体来说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缴费标准单一性,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灵活性较差;二是相当一部分家庭极度贫困的大学生并没有得到更好的保障,没有政策上的照顾,这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处于经济原因考虑,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但他们恰恰是最需要保障的人群,这样便会产生“逆选择”。由此可见这样的单一性缴费标准,并不能充分体现社会保险的福利性和公益性,缴费标准和细则的制定仍需要改进。

5.医疗保障范围有限。大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只有三到四年,并且大多数大学生身体健康,很少患病,大学生的就医类型一般以门诊为主。然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于这类比较普通的小病没有具体的保障措施或报销很少,就实际而言,门诊费用对于大学生这一没有固定收入的群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高校学生医疗保障应该扩大保障范围,充分考虑大学生就医类型的特殊性,做到大病与小病兼顾,减轻学生医疗就诊的经济负担。另外,现行城镇攻保对于重大疾病的保障能力有限。当大学生遭遇重大疾病时,个人一般要负担40%~50%的医疗费用[1],再考虑到很多检查项目和药品不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因此患重大疾病的大学生往往要担负更多的医疗费用。除此之外,目前大学中存在的15%~20%的贫困生[2],这部分大学生经济、健康状况都较差,遭遇重大疾病的风险更大。因此,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样统一的筹资水平和医疗费用偿付比例,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种种特殊情况,在贫困学生遇到重大疾患时,捐款仍旧会成为唯一途径。

二、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相关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医保的认识。基本医疗保险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对中国基本医保制度了解不全面、不深入是阻碍高校学生积极参加医保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高校学生保险工作而言,学校宣传依然是最主要的途径,因此要以学校为中心,积极开展参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宣传工作。应当注意的是学校以及社会对于基本医疗保险的宣传内容除了医疗保险制度本身,还应涉及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大学生的预防保健意识和防范疾病风险意识。

2.出台相关保险法律,强制大学生参保。由于大学生的医疗保险意识不强,加上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的特殊性,如果实行自愿参保的原则,必定有部分贫困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不愿参加。国家应积极制定社会保险法,强制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样能更好地明确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在医疗保险方面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医疗保险的范围,确定监督措施和法律责任。只有在完善的法律框架下,广大高校学生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才能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来,实现全民参保,分散风险。

3.实现医疗保险信息化、一体化管理。中国目前存在的三大医疗保险制度都分块管理、在资金上也是专款专用的。但是目前中国高校大学生存在频繁流动,就业不受地域限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显得格外的重要。当前,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高校学生的医疗保险档案也应该逐步实现信息化,另外,还应该建立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可以将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管理,统一主管部门、经办机构、筹资标准、偿付比例等等。实现三大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机结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学生的医疗保险制度衔接问题。

4.加强高校校医院的医疗保障作用。中国大部分大学都拥有自己的校医院或医务室,虽然校医院发展规模并不大,基础设施也不太齐全,但它们在高校中所发挥的其实就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为本校学生提供最基础、最廉价的医疗保健服务。因此校医院对于学生的健康保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校校医院的定位应从过去的普通诊疗机构向“首诊医疗机构”转变,即让这些校医院作为高校学生的首选定点医疗机构。并且还可以将校医院开放化,为更多城镇居民服务。将校医院作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既可以满足学生和居民就近就医的需求,又能促进校医院的发展。

5.国家加强财政投入,加大政府承担责任比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责任分担是其基本的原则之一,作为主体的大学生本应履行缴费的义务。但大学生是无经济收入者,无力承担全部的医疗保险费用;而学校是非营利性机构,学校的运营仍需要依靠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所以,社会医疗保险的费用筹集不能依靠学生和学校,还是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各级政府也应该加大履行政府的社会保障的职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医疗费用的承担比例,降低学生支付比例。减轻学校和个人的负担。此外,政府还应当明确其监督管理责任,对医疗保险服务机构进行积极的管理和过程监督,以促进医疗保险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6.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和大学生医疗救助制度。大学生医疗保险应当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受益,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和残疾学生。然而目前的医疗保障只能解决大学生的基本医疗费用问题,对于重大疾病的保障仍然是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让大学生小病依靠校医院的医疗诊治,大病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特大疾病则依靠社会救助或者商业保险。目前,对大学生特大疾病医疗保障较好的模式有宁波市的学平险和安徽的省级调剂金,这些值得各地借鉴。建立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还应当重视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此外,在鼓励大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还应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医疗救助基金,有效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医保费用,帮助贫困大学生缴纳医疗保险费,切实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医疗费用负担,真正做到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平。

参考文献:

[1]吕本友.大学生医疗保险筹资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1,(10):19-22.

[2]赵淑明.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机制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80-83.

[3]夏侯建兵.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三种模式[J].经营与管理,2008,(6):76-77.[责任编辑仲琪]

猜你喜欢
医疗保障高校大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一图读懂《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贵州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助力脱贫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