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与市场环境分析

2012-07-13 02:29王一静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3期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王一静

摘要: 中国人民币汇率徘徊在6.28左右。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美国时不时会对中国施加压力,指控中国政府操纵汇率。中国汇率升值预期过高的基本原因是货币性的,而实际上实体经济层面升值压力并不大,人民币将会在双向波动、小幅升值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并在适当时机适度扩大浮动区间。当前,汇率对世界贸易基本格局的影响已经弱化,不能依赖汇率自发调整贸易失衡。中国应强化内需主导战略,与亚洲国家一起在经济和货币上逐步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世界贸易格局,国际货币体系

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107-0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过去几年来,中国在通过增加市场因素来确定人民币汇率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尤其是自从2005年实行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有了实质性的升值。尽管如此,考虑到中国在贸易方面所占的优势,人民币币值仍被严重低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一年基本稳定,而近期外界敦促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仍不断加大。最近,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等在内的多国财金官员及国际组织纷纷表示中国应当放松汇率管制,让人民币升值。美国若加入战团,无疑会令中国汇率政策承受的压力突然加剧。

一、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走势分析

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是不是按照国际投机者的预期持续不断地上涨,如果不是,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如此之高,基本原因是什么?人民币确实存在小幅升值的压力,但并没有外界舆论和预期的那么大,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民币遭遇如此大的升值压力?我们的基本结论是: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有实体经济因素,但货币性因素远远大于实体经济性因素。

人民币汇率改革正朝着浮动迈出了关键的、可喜的一步,客观上相对稳定了市场的预期。此外,中美利差保持了一定的差距,美元短期内将较为稳定,中国利用外资的增幅在减缓,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汇率机制改革前后,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从目前看,这一系列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其效应尚未完全发挥,而且在外汇管制和外汇市场建设方面,中国还存在进一步改革的空间,各种长期被压抑的用汇需求还可进一步释放,因此,完全有可能在继续实行资本管制的整体框架下,进一步增加外汇资金需求,不断释放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中国目前对银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外汇政策的“胶着”,使货币市场利率一直走低,可以说是处于历史的低位水平。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实体经济的高速增长,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企业利润增长幅度减弱,物价上升速度减缓,出现了对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担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为了刺激经济也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此,中美利差趋于保持一定的差距。

在人民币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限度内,监管资本跨境流动还有相当的空间和较为成熟的政策经验。鉴于金融危机的教训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问题,相信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项下完全可兑换的进程,将会持有一个谨慎、渐进、连续的态度,绝对不像市场预期的那么快,更不可能按照国际游资预测的轨迹走。中国将会采取严格的资本流入管制,并视发展状况出台新的政策,尤其是对短期流动性资本的管制。随着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经验的逐步积累,必然会加大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增加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直接冲击的难度。

二、中国汇率的国际环境分析

中国政府目前的政策相对较为谨慎,但中国绝对不能单一来解决当今全球经济、贸易的失衡问题。全球经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的失衡,是美国多年经济政策的结果。由此评价美联储格林斯潘的政策和遗产,对世界而言,是福还是祸?须进一步认真研究。因为要解决目前世界经济失衡带来的全球汇率波动,首先需要美国以大国负责的姿态来对待全球经济失衡,主动对多年积累的已扭曲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同时,鉴于美国经济“硬着陆”会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风险,针对此结果,最后无奈的选择,只能是各国加强合作,分别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才能逐步改善国际货币体系。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贸易结构出现三大特点。一是跨国资本流动直接带动了东亚各国包括中国的国际贸易。二是当前世界的资本流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进行,跨国公司引导了国际贸易的流向。三是世界三大区域的贸易差额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对其他两个区域的贸易从“一顺一逆”(对欧盟顺差,对东亚逆差)变成“双逆差”。

由于全球资产泡沫此起彼伏,金融性交易经常脱离实体经济。汇率信息中存在噪音,不仅不能自发调节贸易差额,有时甚至背道而驰。即使汇率波动的方向与幅度较恰当,其效应的显现往往也还需相当时间。因此,平衡贸易差额已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汇率的市场化调节。

美元本位货币体系的脆弱性:特里芬难题与汇率风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的本位货币地位遭到削弱,但仍占各国外汇储备的60%以上,国际外汇交易的40%、国际贸易结算的50%以上。美元仍面临着“特里芬难题”,即作为国际货币要求的货币坚挺与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要求的国际收支逆差之间的矛盾。美元发行不受约束,导致世界资产泡沫与金融危机不断。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大国”,世界各国需求不足,靠出口美国维持。目前在全球经济又一次失衡的状态下,美国政府完全可能沿用过去的政策思维和政策手段来解决美国的困境。历史上,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美元已经历了三次大的贬值和升值,正是这种大起大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特里芬难题。强势美元往往与巨额贸易赤字相关联,同时引起货币的超额供给;弱势美元往往与贸易赤字改善相连,同时导致货币的超额紧缩。

三、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

尽管2001—2009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占美国总贸易逆差的比重逐渐在上升,但同期美国与日、韩、中国台湾的贸易逆差占美国总贸易逆差的比重下降了一定的比例。而且,虽然美国与东亚、东南亚的贸易逆差额上升,但比重却在下降。可见,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全局性的,而不是地区性的。

近期,中美应在加强磋商的基础上,分别出台一些措施缓解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从国际的视野进行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中美两国特别是美国应该而且有能力,主动创造有利的舆论氛围。美国应逐步实行紧缩政策,减少财政赤字,提高市场利率,以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美国目前有能力通过缓慢的结构调整解决美国经济的不平衡问题,关键是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和大国的责任。中方决策者应清醒认识到,汇率之争是国家利益之争。近期G20会议上美方对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要求,虽然有利于提高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效率,但这仍不是解决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本性措施。第一,进一步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继续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考虑中国结构调整尚需较长时间,在继续主动保持人民币略有升值压力的状态下,近期应该:进一步放开企业持有外汇比例的限制,推行企业意愿结汇制,逐步放宽银行结售汇头寸的限制,提高金融机构在外汇市场上资金运用的自主性;不失时机地推进外汇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主动引导、培育市场主体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调控机制。公开市场操作既可采取现货交易,也可采取远期、掉期等方式。第二,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无论是从金融危机教训看,还是从保证当前中国汇率机制改革成功的角度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中国仍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要进一步改善外汇统计、监测工作,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可采取跨境资本交易税和无息存款准备金要求,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同时,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既稳定增长又不至于产生资产泡沫,必须尽快出台有关加强海外房地产资金流入的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对于流动性资本跨境移动的管理。第三,坚持引进外资的质量,加大“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引入外资要有战略性安排,应重视技术与管理的引进,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因此,首先要加快改善国内融资体系和放开境内各种市场化融资工具的限制,让企业的资金需求尽可能在境内得到满足。其次要宣传和方便企业,充分利用国内资金,减少人民币资产与外币资产替换后的收益代价。重新审视中央与地方引进外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实现平等“国民待遇”,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调整原先控制企业“走出去”的外汇管制政策。最后是统筹制定企业“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进行资源战略储备,并以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市场策略与海外经济取得互利共赢的局面。第四,要确立放慢海外上市节奏,积极发展本土资本市场的战略安排。中国优秀大型企业大量海外上市,不是中国金融发展的长期战略。当前,中国要加快发展和健全中国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风险投资企业海外上市(当然仍不排除在境内改善其相应融资环境)。对于国有大银行上市筹资中,面对是否“贱卖”的争论,最好的办法是尽快发展境内私人股权基金作为第三方,与境外投资者竞争入股,包括筹集外汇资金入股。在支持、调控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对房地产信托基金,相关部门不能视而不见,要提高工作效率,尽快实现“与其放任不管,不如发展中国的信托基金”。第五,进一步运用好货币对冲操作手段。第六,增加双边贸易协定,提高亚洲区内货币的结算功能。第七,更重要的是应该积极落实并长期坚持内需主导战略。

参考文献:

[1]罗纳德·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C 弗雷德·伯格斯坦.美国与世界经济——未来十年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杰弗里·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责任编辑仲琪]

猜你喜欢
人民币汇率
论我国外贸出口如何应对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互动的实证研究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股市产生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