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2012-07-13 02:29袁凤冰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3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税务风险控制措施

袁凤冰

摘要:企业税务风险是因涉税行为而引发的风险。就此从企业财务管理的两个层次阐述了税务风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的5点建议。

关键词:税务风险;产生原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177-02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为避免其因未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声誉损害和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等风险而采取的风险识别、评估、防范、控制等行为的管理过程。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税务规划要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企业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应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符合税法规定;对企业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要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要符合税法规定;税务登记(变更、注销)、凭证账簿管理、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资料的准备和报备等要符合税法规定。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税务风险是因涉税行为而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的涉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责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二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用活有关税收政策,多缴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笔者认为,这两个方面涉及的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两个层次,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合规,即根据税收法规的要求,正确计算和按时缴纳税款,避免少缴和迟缴;而更高层次的税务风险管理,是要求企业在合规、税务风险可控和税务风险规避措施有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务法规和税收政策的明确的优惠规定和未明确规定部分的时间差,避免多缴纳税款,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提升。

由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对于法规和司法立意的理解程度的有限性以及我们国家税收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性等原因,致使企业难以做到完全规避税务风险。近年来,很多大公司因为对税务风险的防控不严而出现税收上的麻烦,税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甩不掉的影子”和“定时炸弹”。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税务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背景下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极为必要。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税务管理,防范税务风险,已是企业现代化创新管理、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建立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双方的目的是存在明显的差异的,看问题和对于法律法规理解角度都以其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这就构成了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观性的特点。因此,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外部税务风险因素和内部税务风险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和列举。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主要的税务风险包括:法律法规不完善给企业征管带来的风险;税收征管机构在执法环境造成企业不合规的风险;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而采取不合规税务行为带来的风险;非税收执法监管机构给企业带来的税收风险;管理层税收管理理念影响企业行为所带来的违规行为和失误风险;经营业务层面税法知识的欠缺、无知造成的风险和失误;内部管控制度缺失带来的失误和风险;中介咨询机构的不规范和不合法意见和建议。

从税务机关依法征税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法规完整性与适用性(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矛盾;财政体制与地方利益与严格依法征收之间的矛盾;有效的征管监控手段缺失(企业财务状况和税务监管机构不透明);征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责任激励机制缺失。

三、如何进行控制税务风险,提升企业综合价值

众所周知,通过纳税筹划,可以让企业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减轻纳税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增加企业效益。但中国目前税收种类较多,税收政策变化频繁,企业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理解和掌握新税法的重要政策规定,对企业自身纳税健康状况做个正确评价,有效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税务处罚和税务负担。

(一) 增强全员纳税管理意识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的领导层大多不重视税务风险,甚至根本就没有税务风险意识;企业的财会人员也缺乏对税务风险的应有认识和重视,甚至可能认为企业税务风险管控“与己无关”。因此,要进行税务风险管理,控制风险、提高效益,首先应提高企业所有者、管理者乃至全体员工对税务风险管理的认识,树立全员参与纳税管理的观念和意识。例如,一些生产处理流程,导致的潜在的税务风险。业务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涉及到一些混合销售或销售时点的问题,企业往往不能很好的区分,这些知识是业务处理人员的盲点,会计人员的处理已经存在滞后性,不能挽救已经造成的税务错误,必须从业务处理流程上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税务风险。

(二) 掌握税收政策法规,建立基础信息系统

要控制纳税管理风险,就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比较熟悉,有较深入的理解。需要加强对税法和税收政策的学习,做到熟悉政策,充分理解,合理使用与准确计算,在税务规划安排和实际操作工作中做到有依有据、科学合理,减少人为失误,尽可能地用好、用足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学习中要准确把握合法与非法的临界点,总体上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和有关行为的合法性。同时,合理运用税法赋予企业的权利,包括免征、减征、缓缴、延期缴纳、合法解决税收纠纷和争议等等。例如,由于税收规定较烦琐、政策变化更新速度快,企业财务人员往往无法很准确地把握其当期规定,造成信息滞后的风险。因此,负责税务的人员应及时整理最新下发的政策,深入研究,发现对企业的影响点,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综合上所述,企业应及时汇编本企业适用的税法法规指南并及时更新;建立并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更新系统,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设置、更改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步,保证会计信息的输出能够反映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企业应根据业务特点和成本效益原则,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三) 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基础,制定风险控制流程

为了有效实施税务风险管理,企业必须建立符合企业经营规模、企业发展规划和管理现状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团队或税务管理岗位;建立有效的税务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涉及税务风险管理岗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确保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企业应遵循风险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则,在整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合理设计税务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设置税务风险控制点,采取人工控制机制或自动化控制机制,建立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机制。针对重大税务风险所涉及的管理职责与业务流程,制定覆盖各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协同相关职能部门,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税务风险。

健全并不断完善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程序和方法。要根据企业整体目标和职能部门目标,从管理企业风险和创造企业价值出发,识别、整理、分析与公司战略发展和业务流程最相关的关键风险。并就风险本身的固有风险和基于现有内控有效性之下的剩余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把握和预测税务风险的性质、影响程度和发生几率。

企业需要建立并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做到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标准设计合理和奖惩明确。同时,根据税务风险管理考核情况及时反馈税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时调整税务风险应对方案和机构人员,促进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之间形成主动积极参与沟通的合理环境。

(四)规划税务风险应对策,建立预警应急机制

在企业纳税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并致力建立一种协调融洽、诚信互动的税企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对于内部纳税管理过程,凭借与税务部门建立的良好的沟通机制,一方面,可以从政策咨询的角度,从税务管理部门了解到最新的优惠政策或最佳的处理方式,并加以分析应用,在化解风险的同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于外部税务检查,发现税务问题,预警信号启动,企业应凭借与税务部门建立的良好的关系为依托,及时掌握检查情况,在某些模糊或新生问题的处理上,就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观点和意见,以事实和充足的依据来改变检查人员的看法,争取能够取得税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使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五)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整体税负水平

中国加人WTO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多企业都面临经营战略调整问题。在经营战略调整中,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以防范税务风险,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营效益。但对优惠政策的利用必须恰当,符合企业整体经营战略。如国家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被认定为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因此,企业不仅在选择投资方向时要注意投资项目,还要重视企业财务管理时要符合政策要求等问题。

另外,企业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与限额内,通过选择恰当的费用分摊方式来减少税基,实现各项成本费用和摊销额的最大化,以减少应税所得额,从而减轻税负。例如,国家规定有特殊情况的企业可选择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法,这主要指能促进科技进步、环保和国家鼓励投资的关键设备;长年处于振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状态的机器设备,可申请税务审批。

[责任编辑高惠琦]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税务风险控制措施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营改增”对电气安装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影响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增值税全面实施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