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环境友好

2012-07-13 02:29陈宏滨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3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

陈宏滨

摘要:“两型社会”型塑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发达技术社会形态。在“两型社会”型塑中,农业部门有其相应的内涵。“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环境友好,其具体要求是农业没有水资源污染、没有土地资源污染和没有空气资源污染。

关键词:“两型社会”型塑;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污染;空气资源污染

中图分类号:F0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23-03

依据社会学型塑理论,我们创立了“两型社会”型塑这一概念。“两型社会”型塑中,农业部门有其相应的内涵。“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部门要素有特定的要求,期待农业环境友好。

一、“两型社会”型塑的界定

型塑来源于英语中的Shaping一词。在型塑理论中,型塑更多当做动词使用,主要表达某项技术的孕育与形成过程。当然,型塑在型塑理论中也可当名词来理解。这时,型塑主要表达某项技术孕育与形成后的状态。

型塑一词看似不好把握,其实不然。事物发展有个过程,发展之后必然有个结果。型塑当动词使用时,是表达事物的运动过程;当名词使用时,是表达事物运动过程后的结果。

而在“两型社会”型塑概念中,型塑可以从名词的意义上使用。这时,它是探讨“两型社会”的成熟且发达的状态。当然,型塑也可以从动词的意义上使用。这时,它是指迈向“两型社会”的过程。正如刚才对型塑在使用上的解释一样,对“两型社会”型塑的不同理解其实不会造成太多的歧义与不便。但出于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我们这里限定只从名词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两型社会”型塑的概念。

因此,我们首先要确定“两型社会”型塑的内涵与外延。为了确定“两型社会”型塑的内涵与外延,我们首先要介绍“两型社会”的提出。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在《21世纪议程》中有200多处提及 “无害环境”的概念,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在经济全球体化背景下,“环境友好”理念得到强化。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由此,世界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2005年3月12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镜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007年以后,中央频繁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以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也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开展“两型”社会相关建设工作。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文,批准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此,“两型社会”成为一个使用频度极高的词。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两型社会”的内涵。简单地说,“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领域,通过经济、法律、行政与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去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的“节约”不是仅指消费领域的节俭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的节省,关键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另外,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魏复盛院士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意味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遵循自然规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最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这样,不仅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地发展,而且形成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清华大学陈吉宁教授则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等。

“两型社会”的外延很广,可从地域、产业、人群、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等许多角度和层次来把握。本文所关心的有“两型社会”农村、农民和农业,其中尤其是“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当然,本处我们不打算一一而足,只是为了研究的完整性在此提及一下。

从上面可看出,“两型社会”型塑中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并不能割裂且孤立存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作用中统一于一体,共同塑造一种技术社会形态。显然,这是一种成熟且发达的社会形态。

也就是说,“两型社会”型塑是指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发达技术社会形态。

二、“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没有水资源污染

“两型社会”型塑题中之义是环境友好,农业部门自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农业水资源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要素,“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对水资源没有污染。当然,实现这一要求的前提是农业使用的水资源质量必须得以保障。尽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农业有一定程度优化水质的特点。但农业不能承担净化水质的责任,更何况农业承担不起这种责任。目前,中国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统计,中国鱼虾绝迹的河流长达2 400千米。30年间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减少了543个,并且湖泊严重负营养化。由于水资源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淡水鱼损失每年达8万吨。[1] 2008年,水利部对全国约14万公里河流、248个省界断面、43个湖泊、327座水库的水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河流中Ⅰ类水河长占3.5%,Ⅱ类水河长占27.3%,Ⅲ类水河长占27.5%,Ⅳ类水河长占13.4%,Ⅴ类水河长占6.5%,劣Ⅴ类水河长占 21.8%。省界水体中水质符合和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断面数占总评价断面数的38.7%,水污染严重的劣V类占35.1%。总体来看,省界水体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其中,主要超标项目是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目前均采用GB7488-87[1]规定的方法,即把稀释后的水样置入密闭容器(溶解氧瓶)中,于20℃恒温放置5天,测定初始时的溶解氧量和5天后的溶解氧量,从而计算出5天期间的耗氧量并根据稀释倍数求得BOD5值)和挥发酚等。湖泊中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面积占49.7%,IV类和V类水的面积共占15.3%,劣V类水的面积占35.0%。对各湖泊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只有1个湖泊(云南的沪沽湖)为贫营养,17个湖泊处于中营养,25个处于富营养。对各水库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水质优良(优于和符合Ⅲ类水)的水库有260座,水质未达到Ⅲ类水的水库有67座,水质为劣V类水的水库有11座。其中,主要超标项目为磷、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全国三分之二的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三分之一的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1]。

更为严峻的是,在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污染的措施却非常缺乏。这直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水源污染严重,不适宜农业生产使用。例如,2000年中国工业污水排放总量共 620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而污水处理率只有20%。

尽管如此,我们这里重点关注的应该是“两型社会”型塑中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使用过程。只有按“两型社会”型塑的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才能对水资源没有污染。不过,目前农业也已成为一个主要的非点源污染源。灌溉尾水、杀虫剂、化肥、动物集中饲养排放的污水是农业水资源污染的源头[3]。

三、“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没有土地资源污染

农业土地资源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要素,“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对土地资源没有污染。当然,实现这一要求的前提是农业使用的土地资源质量必须得以保障。尽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农业有一定程度优化土地的特点。但农业不能承担净化土地的责任,更何况农业承担不起这种责任。目前,中国工业三废的排放对土地资源的污染相当严重。据国家环保局资料显示,每年工矿业废水约有600亿吨,其总量相当于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一年的流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600亿吨工矿业废水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便流入江河湖海。同时,城市生活及农村小造纸、小化工、小制革厂、小染料厂等“十五小”企业每年也产生大量废水。由于水资源严重污染,使用受污染的水资源或污水灌溉必然造成严重的耕地污染。据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 000万平方化公顷,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 000万平方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己达330多万平方公顷。

此外,我国酸雨区面积的日益扩大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地污染的加剧。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酸雨区面积为1.7×106平方千米,90年代扩大到2.7×106平方千米。经受酸雨危害的地区由西南局部地区发展到现在西南、华中、华南、华北的地区。横向比较一下,欧洲和北美是世界上受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我国仅次于它们。据环保专家估计,1995年我国酸雨和二氧化硫两种污染造成的损失达1 100亿元,占当年GDP的2%。1998年,仅西南地区就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而减少木材630万立方米,相当于损失30亿元。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据最新的监测统计显示,我国酸雨污染状况没有明显好转,部分地区还呈现加剧趋势。2004年,全国监测的527个市(县)降水年均pH值在3.05(湖南省吉首市)—8.20(甘肃省嘉峪关市)之间。监测的527个市(县)出现酸雨的有298个,占统计城市数的56.5%。降水年均pH值小于5.6的城市218个,占统计城市的41.4%,其中,湖南长沙、常德、吉首,广东韶关,江西高安降水年均pH值小于4.0(说明降水酸度较强)。酸雨频率大于40%的城市占统计城市的30.1%,其中湖南常德,江西德兴,浙江丽水、安吉、开化酸雨频率为100%。种种数据表明,我国的酸雨污染仍在不断加重。

尽管如此,我们这里重点关注的应该是“两型社会”型塑中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的使用过程。只有按“两型社会”型塑的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才能对土地资源没有污染。我们刚才介绍目前中国工业对土地资源的污染,其实目前农业对土地资源的污染也难辞其咎。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壤有机物质降低,导致土地板结变硬、肥力下降。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超过世界平均用量的3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也高出美国1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还在无节制地增加。据统计,我国遭受化肥和农药污染的耕地有2亿多亩。

我国是一个农业土地资源极其匾乏的国家,由于农业土地资源的污染严重,加剧了农业土地资源短缺的局面。虽然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这里应当着力分析的对象,但它是农业土地资源的污染所造成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我们更加认识到按“两型社会”型塑的要求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四、“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没有空气资源污染

我们知道,植物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是植物的叶绿素和水在阳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CO2)、释放氧气(O2),产生营养。这样看来,植物农业有一定的净化空气的功能。尽管如此,农业不能承担净化空气的责任,更何况农业承担不起这种责任。

“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对空气没有污染,是基于“两型社会”型塑对空气的要求。当然,实现这一要求的前提是农业使用的空气资源质量必须得以保障。但是,目前中国的空气资源的污染相当严重。为了把握空气污染的形势,我们有必要分析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主要污染物。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在空气方面的期待。

(一)目前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空气污染的来源可以从多方面展开分析,这里我们采用比较便利和直观的分析。虽然难避分类不严谨的嫌疑,但遵循了一般分析的习惯。

生产性污染源是目前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工业生产燃料的燃烧,其中主要是煤和石油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如煤在燃烧时会排出烟尘和二氧化硫,石油在燃烧时会排出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2)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烟尘和废气,其中以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和水泥厂等对空气污染最为严重。(3)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洒农药而产生的粉尘和雾滴。

生活性污染源主要指由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耗用煤炭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尤其是目前我国生活燃烧设备普遍效率低,由于燃烧不完全而产生更多的污染物。并且普遍烟囱高度低或无烟囱,从而造成大量污染物低空排放。

交通运输性污染源的载体从使用的数量来看,主要是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尾气,尤其是汽车尾气危害性更大。因为汽车使用中排出的有害尾气距呼吸道最近,因而能被人和农作物直接吸入。并且其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其危害性很大。

(二)目前主要空气污染物

分析了目前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便于我们分析主要的污染物。这里我们按污染物对人类农作物危害的密度与强度,简要列举如下: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它在空气中存在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与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2010年,全国烟尘排放量达到1 182万吨。这样,可吸入颗粒物与二氧化硫一起成为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的反应性气体,低浓度时没有气味,浓度极高时(约1 500微克/立方米)便会刺鼻。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烧含硫燃料,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很大部分来自发电过程及工业生产。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 549万吨,超过了环境容量的1倍以上。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硝酸雾,其中以二氧化氮含量最高。一氧化氮是无色、无刺激气味的不活泼气体,可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棕红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车辆废气、火力发电站和其他工业的燃料燃烧以及硝酸、氮肥与炸药的工业生产过程。

光化学物质指造成空气在强烈的阳光下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的物质,主要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有产生强氧化性的光化学烟雾,是臭氧、醛类和过氧乙酰基硝酸酯等混合污染物,通常以O3的浓度表示。当然,空气污染物还有一氧化碳(CO)等。

尽管如此,我们这里重点关注的应该是“两型社会”型塑中农业生产对空气资源的利用过程。只有按“两型社会”型塑的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才能对空气资源没有污染。上面介绍目前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洒农药而产生的粉尘和雾滴,可见,目前农业生产离“两型社会”型塑要求甚远。

参考文献:

[1]水利部.中国水资源质量公报[R].水利部,2008.

[2]韩洪云,赵连阁.中国灌溉农业发展——问题与挑战[J].水利经济,2004,(1).

[责任编辑杜娟]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视角下中职教育免学费的必要性研究
基于“两型社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图书馆治理
“两型社会”视角下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分析研究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金融支持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加快发展长株潭“两型社会”绿色经济的问题研究
两型学校建设是一项长远战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