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2-07-13 02:29刘玉梅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3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刘玉梅

摘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当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实施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工学深度融合,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以满足行业领域高质量商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行业标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289-0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以专业为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在确立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将专业教育融入产业及产业链,培养具有丰富的商务知识和熟练的商务操作技能、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和涉外活动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 “双证融通”模式,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的相互衔接与贯通。即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为一体,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统一。

一、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企业主体的积极参与,通过建立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新体制,实现校企间的零距离对接,实现内涵建设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由于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历史较短,各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众说纷纭,如:“2+1” 人才培养模式、“语言基础+商务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三线并行”人才培养模式、“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语言能力+专业知识+现代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现象反映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没有真正理解。迄今为止,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仍然在探索中,其结果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脱节、缺乏工学结合、缺乏行业标准引导,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1]。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应以人才市场需求现状、行业企业和专业领域发展趋势为依据,根据专业特点,深入开展社会调查,认真分析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就业去向等,掌握因社会经济发展给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可能带来的变化。通过定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具体形式,积极构建和培育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形成稳定、有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并总结培育出相应的教学成果。

二、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行业标准是一个行业生产和管理所有标准的总称,涵盖生产和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达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直面行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质是按照“行业标准+行业岗位工作任务+行业能力”的思路设计的。其中,行业标准涵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行业工作标准;行业岗位工作任务是对行业的具体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形成涵盖行业某一岗位工作任务的集合;行业能力是行业岗位胜任力的标准。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按照行业标准、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行业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并配置相应的教师、教材、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

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目标,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硬件设施,对教学内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进行系统的规划,打造“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紧密合作、工学深度融合的目标。商务英语教学要明确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引进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资格标准,将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行业标准与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对接,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语言知识、商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一体。

商务英语专业涉及提供进出口服务的外贸企业,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如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其岗位能力要求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交际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一定的英文商务文件的阅读能力、商务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依托行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国内外贸企业与学校合作,以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业务员与管理等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带动商务类课程、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的全面改革。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将外贸行业标准有机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做到:行业标准入体系、职业标准入课程,确保专业课程的内容能符合和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三、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一)依据行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应深化课程改革,变革传统的课程结构,紧密结合经济发展趋势,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根据商务英语具体职业岗位群相对应的工作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商务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并结合国内外行业标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进行专业课程建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侧重专业技能,而非语言类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将行业的职业标准及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依据职业标准,参照工作任务和操作流程确定教学内容,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任务,灵活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强调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将岗位职业标准、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教学与就业、工作与学习深度融合。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在企业人士参与的情况下,根据企业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任务引领型课程,采用递进式、并列式或流程式结构设置课程,实现毕业生能力与行业需求的零距离[2]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造纸领域5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获批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3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即将实施
你会选择学习商务英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