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2012-07-19 05:09卞玉华
中外医疗 2012年31期
关键词:血液心理疾病

卞玉华

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肾内科,江苏海门 226100

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临床行之有效的替代疗法,但是长期透析对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影响。患者因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占52%~87%[1]。而不健康的心理情绪会导致患者出现免疫力下降,不积极进行疾病治疗,而诱发透析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该研究选择该院肾内科自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需透析的患者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两组均有患者40例。其中强化护理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4岁~75岁,平均(51.4±7.3)岁。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肾病20例,肾小球肾炎10例,高血压肾病10例;透析时间<1年者6例,>1年者34例;40例患者均每周透析2次或3次,每次透析时间4.0~4.5 h。普通护理组男 30 例,女 10 例,年龄 30~73 岁,平均(51.8±6.4)岁。 并不能护理组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肾病18例,肾小球肾炎8例,高血压肾病14例;透析时间<1年者8例,>1年者32例;每例每周透析2次或3次,每次透析时间4.0~4.5 h。

1.2 护理方法

1.2.1 普通护理组 评估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给予一般知识指导,做好透析过程的观察及常见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给予合理饮食,进食优质蛋白、低钾、低磷食物,限制钠、水的摄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1.2.2 强化护理组 强化护理组在普通护理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

1.2.2.1 心理评估 首先要了解患者透析前的心理状态。①焦虑、恐惧心理。在治疗前由于患者对于治疗的目的、所能达成的效果,以及透析前后的注意事项、要求等都不甚明确,还有对血液透析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均会导致患者难以适应,从而加剧了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的穿刺疼痛,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加,病情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会感到痛苦和焦虑,会出现失眠、血压升高、食欲不振等问题,从而会影响血液透析的效果。②悲观、抑郁心理。肾衰患者为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丧失了劳动能力,而对疾病的治疗感到没有治愈的希望,因此产生悲观的心理,加上透析价格比较昂贵,自费以及没有经济收入的患者一般难以承受,导致其情绪变得异常悲观,怀疑透析效果及生命质量,担心自己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同时此病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性功能丧失、身体水肿、色素沉着、皮肤发干、脱屑等变化,而且由于患者透析时间较长,为避免感染等,与朋友、社会的交往减少,会产生自闭和自卑感,对生活丧失希望,长期会产生抑郁心理甚至厌世心理,拒绝治疗。

1.2.2.2 心理护理 ①在患者入院或进行透析前,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接待患者,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可能给患者带来各种困惑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疏导。②做好患者的解惑答疑工作,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病情,从病因,治疗方案到病情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疾病预后及进行血液透析能控制的程度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系统教育,必要时可请其他患者协助我们做现身说法,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护理人员做好相关知识的宣教,讲解血液透析时各种仪器监测的目的及性质,让其明白如果做到充分透析,能达到很高的生活质量,同时应告诉患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防止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④创造舒适放松的环境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因此血液透析室宜保持整齐、明亮、宽敞、阳光充足,由专人定期消毒,打扫及管理。同时也可以准备报刊、杂志,播放轻音乐,准备多媒体等,使其拥有良好的心境,更好地接受和配合治疗。⑤医护人员应该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运用精湛的技术和专业的护理知识,做好每一项医疗及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痛苦。在穿刺前可使用局部麻醉,减轻病人的痛苦,尽可能使治疗过程易于为病人所接受,少留下不良记忆,也可减轻长期透析病人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并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增强患者的信心。⑥积极与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沟通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帮助,鼓励家属、朋友及同事等经常探视看望患者,以轻松、愉快、平静、平和的心态感染患者,通过聊天,亲情关怀、劝告以及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不良心态对疾病的影响。针对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护理人员除了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外,还要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及时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及防范措施。如果出现异常表现及行为则应重点关注,严防自杀现象的发生[3-4]。如果患者对自身经济问题有所顾虑,也可通过介绍医保政策、社会保障救助方面的知识,对少部分极其困难者,可通过发起募捐、申请减免部分治疗费用等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部分经济方面的问题。让其感受社会的关怀及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评定方法

患者在前来做血液透析时在安静状态下由专人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情绪状态,约10 min左右填写完2份表。

1.4 统计方法

计算数据均以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如表1所示,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评分均降低,且强化护理组与护理前比显著降低,P<0.05。护理后强化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比较,P<0.05,焦虑评分显著降低。

3 结语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慢性肾功能减退性疾病,会造成肾脏不可逆性损伤。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理变化是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从而导致细胞外基质出现过度聚集和沉积,造成整个肾脏的纤维化。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由于每次透析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让患者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拥有一个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5-7]。该研究通过对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心理护理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提示心理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应用。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焦虑评分比较[(SAS/SDS),(±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焦虑评分比较[(SAS/SDS),(±s)]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普通护理组比较bP<0.05,说明强化护理组效果显著。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强化护理组普通护理组40 40 43.71±19.83 42.45±18.28(26.41±16.29)ab 33.27±13.16

[1]吴丹,郑菩国,石硕.6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保健,2010,18(2):104-105.

[2]施华芳,姜冬九,李乐之,等.病人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34-136.

[3]邓健英.心理护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作用[J].中国创新医学,2009,6(29):123-124.

[4]张宗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4):91.

[5]吴锦明,张利萍,陈晓铮.重视护理后疼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7):393-395.

[6]高雅琪,董银平.围手术期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与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88-2789.

[7]贾增美,许会玲,邢介红.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运用与探索[J].当代护士,2008,2(1):78.

猜你喜欢
血液心理疾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心理感受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