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温暖的唏嘘

2012-07-26 13:36河南商报总编辑孟磊
中国记者 2012年3期
关键词:宫灯商报古老

文/《河南商报》总编辑 孟磊

2012年2月3日,洛阳宫灯世家唯一传人王福信在用“土钻”给宫灯骨架打孔。84岁的他说,这工具比自己年龄还大得多。(《河南商报》记者 田仲煜/摄)

冷暖对立的橙色和灰色,构成了图片的主调,近乎偏色的室内光线使得侧逆光勾勒出的轮廓略显冷峻,小作坊的凌乱和手艺人的忘我神态,透出沉重的沧桑韵味。

在日益繁华的都市,在琳琅满目的娱乐产品包围之中,一种传统的器物、一种古老的手艺,就这么兀兀然耸立在了《河南商报》的头版。

这天是2月4日,农历壬辰年正月十三。两天后就是元宵节,闹花灯的日子。

这几天,电视画面、声光现场、一夜鱼龙、焰火满天、网络直播、手机微博……空气一样弥漫在周围的传媒氛围正在毫无缝隙地展示节日的一切。那么,报纸,怎么传达这个节日的欢乐、传统、内涵?

拍人!只有人,能显示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同,能制造最具个性的新闻现场。

图片的主角叫王福信,已84岁高龄。洛阳宫灯世家唯一传人,家族做宫灯已二百多年。

此时老先生正在作坊中忙碌。摄影记者田仲煜注意到他用的一把“木钻”,自己从未见过,问了才知,这把“木钻”比老先生年龄还大,用绳子上弦,重锤带动钢针转动来钻孔。这是一种古老的智慧啊……于是,在老先生聚精会神的刹那,拍下了这张“工作照”。

有个性的人和故事,才能构成有个性的封面,元宵节前夕重点介绍这样一门古老手艺,意味深长,老一代艺人对手艺失传的担忧,通过压抑的画面和色调弥散在版面上。这也是《河南商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注和思考,呼唤更多读者共鸣。

这是一声温暖的唏嘘!

猜你喜欢
宫灯商报古老
长信宫灯
一盏灯的绚烂
长信宫灯:光影婆娑中的汉代智慧
在“贴近”上下功夫 讲述义乌好故事——以《义乌商报》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为例
报刊图书
最古老的九大树木
机电商报
古老的声,真挚的爱
古老的瑞典
幻方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