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穴注射维生素K3治疗胆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2012-07-27 03:54谢红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阳陵泉绞痛人民卫生出版社

谢红霞

(甘肃靖远煤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甘肃 白银 730913)

胆绞痛是临床常见症状[1],多发生在中上腹或右上腹部,开始呈持续性钝痛,以后逐渐加重至难以忍受的剧痛,患者常坐卧不安、弯腰、打滚,用拳头紧压腹部,甚至哭喊。疼痛常放射至右肩和右肩胛下区,痛时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常伴有恶心、呕吐。本文将我院199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2名胆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治疗组42例采取双侧阳陵泉穴[2]注射维生素(Vit)K3,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肌肉注射VitK3[3]。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72名患者中,男33人,女39人,其中治疗组中男20人,女22人;对照组男13人,女17人。两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胆绞痛、恶心、呕吐、放射痛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遵医嘱,用2ml注射器抽取VitK38mg,换7号针头排尽注射器内空气,选择一侧阳陵泉穴,常规消毒皮肤,垂直进针至针梗的2/3,在此穴位上提插,使患者产生胀困感,抽吸无回血后,将药液全部缓慢注入。同法注射另一侧阳陵泉穴。

1.2.2 对照组 遵医嘱,普通肌肉注射VitK316mg。在护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对两组症状轻重程度、缓解时间进行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疗效观察

10min内胆绞痛症状、恶心、呕吐减轻或消失为治疗有效,胆绞痛症状未缓解,恶心、呕吐症状存在为治疗无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由表1可知,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注意事项

(1)剂量准确。用2ml注射器抽取药液,更换7号针头排尽注射器内空气时,尽量减少操作中药物的损耗,以保证疗效。

(2)部位准确。掌握解剖位置,根据经络走向找准穴位,先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确定阳棱泉穴,并做好标记,根据患者胖瘦选择进针深度,一般以针梗的2/3为宜,进针后患者有胀困感。

(3)严密观察。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针刺后的反应,精神状况,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程度。

4 讨论

胆绞痛是消化科常见病,其疼痛机理复杂,对患者精神,内分泌、循环、呼吸系统都有一定影响,治疗应以解除胆囊痉挛,减轻患者痛苦为目的。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胆经,阳陵泉穴注射VitK3对胆绞痛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以起到药物与针刺的协同作用。此法操作简单易掌握,起效快,且经济安全,患者痛苦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周萍.中医学基本常识及针灸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杨宝峰.药理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阳陵泉绞痛人民卫生出版社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绞痛不是脚痛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绞痛
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
“满血复活”常按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