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科学研究院办公楼变形监测研究

2012-07-29 08:09王虎胜
山西建筑 2012年24期
关键词:重测基准点办公楼

王虎胜

(山西省测绘工程院,山西太原 030002)

1 概述

为了客观反映新湖滨项目工地在开挖基坑对电力科学研究院办公楼(以下简称办公楼)造成的影响,对办公楼进行了490 d的变形观测。办公楼位于迎泽大街与青年路交叉口东南角,北距新湖滨项目工地基坑约10 m~15 m,办公楼楼层13层。拟进行的监测内容包括建筑物沉降监测、位移监测、倾斜监测。

2 实施过程

2.1 作业流程

变形监测作业流程图见图1。

图1 变形监测作业流程

2.2 作业方法

沉降监测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设立稳定的基准点3个,按期对形变点进行高程联测,并且要求将形变点联入水准路线,同步分析基准点和形变点的变化规律,观测仪器使用1台电子水准仪DINI12配合铟瓦精密水准尺。

平面位移监测采用GPS静态测量方法进行,观测级为C级。在大楼主体顶部设立强制对中观测设施,选取位于太原市的4个连续运行的GPS基准站作为基准点参考点与4个观测点同步构网,约束平差采用基准站赋值,结果采用单点无约束平差成果,分别对平面位置和大地高进行监测分析;仪器采用4台徕卡双频GPS接收机。

倾斜监测采用四等三角测量方法,对设立在楼底、楼顶的两条竖向观测线进行夹角变化监测,仪器使用1台GTS-335全站仪。

2.3 作业过程

2.3.1 基准点和观测点的选取和布设

本监测项目共布设沉降基准点3个,沉降观测点8个(利用原布设点,编号为ZB1,ZB2,…,ZB8);布设平面基准点4个,平面观测点4个(编号为1,2,3,4);布设倾斜基准点2个,倾斜观测点2对(编号为DXS—东西上、DXX—东西下、NBS—南北上、NBX—南北下)。基准点选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位置;观测点选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见图2)。

图2 点位分布图

2.3.2 变形监测级别

办公楼变形监测级别为二级[1],观测等级及精度要求参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二级的标准执行。

2.3.3 沉降监测

高程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

办公楼沉降监测采用几何水准测量,仪器使用电子水准仪DINI12配合铟瓦精密水准尺,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水准测量规程要求施测[1]。

作业过程中要求对水准仪及标准的精确度做定期检查,水准仪要求i角误差小于10 s,铟瓦合金标尺的真实长度与名义长度之差应小于0.1 mm。同时观测过程中对发现的观测体异常要做好记录,及时绘制草图并反馈给业主。

外业数据记录:

水准观测采用电子手簿记录野外观测数据,极大的提高了观测精度,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记录方法按ZBA 76003-87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和ZBA 76005-87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执行,并将观测手簿按标准格式打印装订。对水准测量外业采集的各测段观测资料要进行严格地检查、整理,在确保计算检查无误、各项限差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计算观测高差的各项改正数和水准点的概略高程。

各测段水准测量成果需要进行一下改正:

1)水准尺长度误差改正。

依据水准标尺鉴定部门提供的检定证书(检定证书),各测段高差改正数δ=f×h。

其中,δ为标尺改正数,mm;f为标尺改正系数,mm/m;h为往测或返测高差,m。

2)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

各测段高差改正数ε的计算:

其中,A为常系数,以测段始、末点纬度平均值Φm为引数;H为测段始、末点近似高程平均值,m;ΔΦ为测段末点纬度减去始点纬度的差值,(')。

3)水准环线闭合差的改正。

对闭合环线的不符值按距离定权以下式进行配赋:

其中,F为配赋值,mm;BH为闭合差,mm;LI为测段平距,m;S为总距离,m。

水准点的高程为:H=Hi+Fi,推算各点的概略高程。

4)水准测量的平差计算:

根据办公楼现场情况,地形起伏不大,可以按距离进行平差,平差后成果输出平差后点的高程值、高差值及规范要求的各项精度指标。根据每次测量成果计算每个沉降点的沉降量及累积沉降量,初步分析办公楼的沉降规律。

2.3.4 平面位移监测

平面位移监测坐标系采用独立坐标系,GPS静态测量方法进行,观测级为C级。GPS观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开始GPS观测前要针对事先获取的 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制定合理的观测计划;

2)观测人员按照作业计划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保证按时开机,保证观测时段的同步;

3)开始观测前做好相关设备的状态检查工作,保证不遗漏、丢失设备;

4)开始观测前认真检查电源接头,天线接头,保证开机后仪器安全且能正常工作;

5)开机后及时量取仪器高,仪器高应从间隔120°的三个方向量取并求平均值,不同方向量取的值误差应小于±1 mm;

6)时段长度为4 h;仪器高量取2次(每时段开机前、关机后各量一次,两次量高误差不应大于±1 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

GPS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GPS外业数据采集用静态定位作业模式进行。采用边连式布网。技术指标参见GPS测量技术规范。

GPS观测作业过程:

根据技术要求,对办公楼4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利用4台双频GPS,进行同时段观测,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和效率,每次观测前都做了GPS星历预报,作业组对完成仪器即周边设备状态检查后,量取仪器高,从最后一台仪器开机时间记4 h,测量结束后,下载数据文件,登录各种信息数据,并且计算基线,检查基线是否合格。利用专业GPS平差软件计算每个平面位移点的坐标增量及累积坐标增量,初步分析办公楼的位移规律。

2.3.5 倾斜监测

通过观测东西和南北方向的两对观测点的水平方向值,比较水平方向值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办公楼的倾斜情况,使用GTS-335全站仪观测水平角,水平角观测6测回。

使用的全站仪,项目开始前应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检验。

观测应在天气晴朗、成像清晰、气温稳定的时段进行。观测中间应适当为仪器遮阳,如仪器管气泡居中不超过一格,应在测回间整平仪器。观测宜采用双照准法,在半测回中每个方向连续照准两次,并各读数一次。每站观测中,应避免二次调焦,当观测方向的边长悬殊较大、有关方向应调焦时,宜采用正倒镜同时观测法,此时可不考虑两倍视准误差2C变动范围。对于大倾斜方向的观测,应严格控制水平气泡偏移,当垂直角超过3°时,应进行仪器竖轴倾斜改正。

观测成果超出限差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重测:

1)当2C互差或各测回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2)当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

3)在方向观测法一测回中,当重测方向数超过所测方向总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

4)在一个测站上,采用方向观测法,当基本测回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全部方向测回总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站的全部方向;采用全组合测角法,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全部基本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站;

5)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均应记入手簿。重测与基本测回结果不取中数,每一测回只取用一个符合限差的结果;

6)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及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参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执行。

3 成果汇报及结果反馈

每期变形监测平差结束后,应及时计算本期变形量及总变形量,形成各期监测报告。通常在下次观测前提交上次观测的观测报告。如果变形量超过了允许的数值,应及时通知业主,调整观测方案,增加机动观测次数。在全部观测工作完成之后,要结合相关情况依据规范要求绘制各类图标,编写技术总结及相关技术资料和报告。

4 结语

本文在分析了电力科学研究院办公楼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可能的变形情况确定了沉降监测、位移监测、倾斜监测的作业方法、仪器要求、精度要求等内容;同时对监测成果的数据处理、成果汇报、意见反馈等内容做了相应的描述。

[1] 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

[2] 王恒东,韩吉德,王祖顺.变形观测在高层住宅楼纠倾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207-214.

猜你喜欢
重测基准点办公楼
论多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
深圳移卡C4办公楼室内设计
商业办公楼的绿色建筑设计
建筑日照设计中基准点相关问题的探讨
井下精确人员定位系统定位重测机制研究
地铁隧道自由设站变形监测基准网稳定性检验
SYNEGIC公司办公楼
反馈与重测对二语测试效应的影响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的重测信度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测量及回忆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