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啤酒大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2-07-30 07:59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652400杨建波
云南农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全县产量生产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652400 杨建波

1 啤酒大麦发展现状

近年来,泸西县立足资源优势,以科技为动力,市场为导向,按照“发展规模化、布局合理化、种植规范化、品种良种化”的产业规划格局,大力推广啤酒大麦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推广的啤酒大麦品种主要有S500、奥选3号、S-4。目前,啤酒大麦已成为泸西小春生产的主要作物。

1.1 种植现状

泸西县于2002年引进啤酒大麦S500进行示范种植,当年种植333.33 hm2。在示范种植成功的基础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5年种植面积达533.33hm2;2006年全县共种植啤酒大麦6412.73hm2,平均亩产 253.46kg,实现总产2438.05万kg。2007年种植啤酒大麦7885.67hm2,平均亩产 257.6kg,实现总产3047.02万kg,总产值3351.72万元。2008年种植啤酒大麦10217.73hm2,由于受冻害的影响,平均亩产228.2kg,实现总产3497.53万kg;2009年全县共种植啤酒大麦10162.07hm2,实现总产2657.5万kg,总产值达3454.75万元。2010年由于遭受特大干旱,造成啤酒大麦绝收。2011年种植啤酒大麦1.07万hm2,平均亩产288.4kg,总产4618.8万kg并形成了稳固的种植面积。种植区域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已成为全县冬季农业开发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与种植其他粮食作物相比较,具有投入少、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的显著优势。大力发展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对于缓解我县干旱缺水矛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种植特点

1.2.1 丰富了泸西县小春和冬季农业开发的内容。啤酒大麦具有抗性强、耐旱、生育期短、产量高等特点,切实解决了泸西多年来小麦锈病、白粉病严重,产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实现了泸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2.2 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确保了全县的粮食生产安全。啤酒大麦在产量、质量和效益上均比常规小麦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农民增收明显,种植积极性高,且在泸西五镇三乡均可种植,为泸西扩大种植啤酒大麦,主动压缩种植低质、低产的常规小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泸西的粮食生产安全。

1.2.3 有效解决了大小春争节令、争地的矛盾。泸西县是烤烟的主产地之一,多年来小春作物收割与烤烟栽种节令矛盾突出,而啤酒大麦生育期短,一般收获在4月上中旬左右,有效地避免了小春与烤烟生产争地的矛盾,为泸西烤烟的适时移栽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2 发展啤酒大麦的有利条件

2.1 自然条件好

泸西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年均日照2112h,境内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为38.36g/kg,全氮含量 2.23g/kg,碱解氮含量 213.84 mg/kg,速效磷含量31.48mg/kg,速效钾含量282.63mg/kg。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耕地有机质含量高,污染少,各类病虫害发生轻,是啤酒大麦优质生产的最佳区域。

2.2 发展潜力大,产值效益较高

在泸西县土壤肥力耕作和施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啤酒大麦亩播量6~8 kg,亩产量260kg,按市场综合价1.5元/kg计算,亩产值390元;而小麦亩播量10~12kg,亩产量150kg,按市场综合价1.8元/kg计算,亩产值270元。种植啤酒大麦比种植小麦多增收120元,节本增收效果显著,符合泸西县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2.3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

泸西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现已形成县有农技推广中心,乡有农科站,村有农科辅导员及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服务网络。此外,农户有多年种植啤酒大麦的经验,产业开发的技术条件扎实。

2.4 啤酒原料市场缺口大

从市场前景看,我国的啤酒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其主要原料啤酒专用大麦的生产与供应长期滞后,已成为全球啤酒大麦进口第一大国,云南省就有7家啤酒生产商,需要的优质原料缺口也大。泸西县每年种植面积都稳定在1万hm2以上,亩产量也高,价格合理。据调查统计,泸西县2005~2009年啤酒大麦市场价1.2~1.8元/kg,每年我县的啤酒大麦除去农民自用外,约有1500万kg外销。泸西县生产的啤酒大麦籽粒饱满、皮薄、千粒重高、浸出物高,发芽率好,符合啤酒生产原料要求。至省内外啤酒生产厂家的交通都比较便利,距开远啤酒厂80km,距师宗县火车站43km,为生产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

3 存在问题

3.1 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较大

由于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致使啤酒大麦在生长期经常会受到霜冻、干旱等恶劣天气的影响,造成长势不好、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遭遇冻害和干旱,降低了产量和品质,产量波动辐度较大。

3.2 市场营销滞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目前我县的啤酒大麦销售没有专门的营销企业组织外售,市场营销滞后,外销也仅是个体户进行销售。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生产与市场的脱节,导致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啤酒大麦的健康、快速发度。

3.3 品质退化,引种示范工作亟待加强

当前我县推广种植的S500啤酒大麦品种,虽然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但该品种种植年限太长,农民自留种现象严重,逐渐退化,且市场将逐渐淘汰该品种,不能够满足农民朋友的生产需要和市场需求。因此,引种示范工作亟待加强。

3.4 种植水平和管理水平存在差异,轻种轻管现象仍然存在

部分农户对啤酒大麦认识还不够,认为啤酒大麦是懒庄稼,管与不管都一样,有的甚至还抱有“种在天、赏在地”的思想。

4 发展建议

4.1 增加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加大啤酒大麦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的经费投入,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保障。二是加大对啤酒大麦生产示范样板建设投入,提高科技入户率和覆盖率。三是加大技术培训经费投入,提高农户科技生产水平,增加种植效益。

4.2 合理布局,规模种植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合理布局、规模种植,主要是布局于全县的山区、半山区及坝区种植烤烟地区,以更好地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发挥调剂茬口作用,最终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

4.3 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充分利用泸西县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积极引进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降低广大农民的市场风险,刺激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政府正确引导,农业部门做好技术指导,继续做大做强全县啤酒大麦产业,努力把啤酒大麦产业培植成泸西县继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同时,与啤酒大麦精深加工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双赢”格局,用工业化的理念推动泸西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构建“和谐泸西”宏伟蓝图。

4.4 实施科技带动,提高啤酒大麦生产质量

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要组织实施“啤酒大麦高产创建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真正把先进的生产方式、手段带到农村,促进啤酒大麦产业的发展,加快科技转化应用,推进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

猜你喜欢
全县产量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