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新机遇,谋求新发展
——丁义安局长访谈录

2012-07-30 01:43卫思宇周励
西部大开发 2012年5期
关键词:县域重点工业

◎ 文/本刊记者 卫思宇 周励

未来的陕西将是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如何正确认识县域经济。而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动机”,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转型创新发展,已经成为陕西省委、省政府瞩目的焦点,也是近两年来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当前,陕西县域工业集中区正面临怎样的挑战?有过怎样的困惑?未来的战略蓝图又将如何谋划?哪些重点工作正在进行?为此,本刊专访了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局长丁义安——

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局长丁义安

县域工业集中区是县域经济做大做强的发动机,是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创新模式。

我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创新,发展有机遇、有挑战。

我们要充分认识工业集中区的重要性,认真总结集中区发展的模式与特点,实现工业集中区在体制上、管理上、文化上的大突破。

——丁义安

成果与难题

记者:首先,请丁局长谈谈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这几年取得的主要成果,呈现出哪些特点?

丁义安:2008年1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抓100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由此开创了我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新起点。几年来一批骨干企业落户重点集中区,主导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主要特点:

一是开发规模扩大。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973.86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596.73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61.27%。2011年,建成面积214.93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36.34平方公里,目前在建面积176.58平方公里。

二是发展速度加快。2011年,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营业收入2654.68亿元,同比增长43.92%;工业总收入(当年价格)2566.42亿元,同比增长43.91%;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2407.88亿元,同比增长42.23%。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4个,超过50亿元的17个,超过30亿元的26个。

三是入驻企业、项目数量增加。到去年底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企业数3904个,同比增加750个,其中投产企业达到2827个,同比增加438个;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1089个,同比增加164个。目前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和拟建项目有340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拉动发展潜力巨大。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增长。2011年,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9.82亿元,比上年增加368.6亿元,同比增长58.39%。其中集中区基础设施投资113.93亿元,同比增长15.65%,入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85.89亿元,同比增长66.3%。资产总量已达3110.29亿元,比上年增加832.26亿元,同比增长36.53%。

五是社会贡献明显。2011年,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从业人数51.5万人,有15个集中区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支付从业人员工资106.92亿元,比上年增加30.2亿元,同比增长39.36%;实缴税金104.89亿元,同比增长43.64%;利润总额191.17亿元,同比增长28.27%。

记者:你们在具体实施工作时,遇到过棘手的问题吗?您觉得有哪些难题亟待解决?

丁义安:在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困难甚至是难题,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主要有:一是起步慢、数量少、规模小。目前我省县域工业集中区总数有187个,而浙江省2002年总数就达405个,总数超过我省一倍多,且发展模式多样化,而我省发展模式比较单一,政府推动型居多,科技型、创新型集中区太少,大中型企业更少。

二是部分集中区规划起点低,产业定位不明确。一些集中区规划编制不规范,与城镇建设、土地利用、新农村建设等规划衔接不够,对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链、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等重要环节缺乏系统考虑,难以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据不完全统计,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中,社会融资和银行贷款占总投入的比重不足20%。各地普遍反映,目前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问题仍是关键,道路、供水、供电、供热、通信、绿化、环保等公共设施急需配套。这已经成为影响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的硬约束。

四是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对集中区发展的影响度明显加大。各地反映建设用地十分紧缺,一些地方想方设法调整盘活存量土地,但还是难以满足用地需要。资金紧缺,管理人才奇缺,直接影响创新发展后劲。

五是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亟待完善。大部分县域工业集中区虽然成立了管委会,但机构属临时性机构,管理和协调的职能和手段有限,有关部门在推进集中区发展中的职责和任务划分不明确,促进集中区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建立,科技、金融、人才、信息、市场、劳动用工等服务体系不健全,涉企服务水平低。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决策与措施

记者:在具体扶持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中,你们实施了哪些工作措施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丁义安:回顾过去几年,我们主要抓了五项工作:首先,统一认识,把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增强了加快规划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市、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规划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上来,制定和落实配套措施,完善管理机制,加大了工作力度。

比如,榆林市立足优势能矿资源,大力发展资源转化和深加工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府谷县建设清水川、郭家湾等四个工业集中区,精心打造煤炭开采及煤电、煤化工、载能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拉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入西部十强县和全国百强县,创造了备受关注的“府谷模式”。

二是突出重点,完成了100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编制任务。2009年至2010年,由省中小企业局审查,报省政府同意,在95个县(市、区)确定了100个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

三是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各市、县把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集中财力,优先安排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了支持集中区加快建设,近年省财政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对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项目给予支持。

四是招商引资,积极促进项目实施工作。各地发挥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载体作用,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发挥项目带动项目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去年和今年西洽会期间达成招商引资、产品展销、技术合作等合同、协议和意向涉及金额超过4000亿元。

五是理顺体制,探索完善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目前,绝大部分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成立了管理机构,部分管委会主任由副县级领导担任,加强了集中区管理和服务。为增强集中区服务功能,各级通过政府补助、集中区或企业投资、社会参与等方式,省上已安排专项资金1910万元支持了31个集中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项目建设。为了支持集中区发展融资服务平台,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省上计划分3年用3亿元专项资金参股支持集中区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4月28日,“2011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在西安召开。

?

目标与挑战

记者:“十二五”期间,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怎样?

丁义安:“十二五”预期目标是,将全省100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聚集区、生态循环经济区、科技创新实验区、城镇化拓展新区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示范区,2015年集中区实现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年均增长28%左右;重点培育20个营业收入过100亿元、50个过50亿的县域工业集中区。

记者:为此,你们正在进行着哪些重点工作?

丁义安:进一步修改完善集中区规划,突出集中区的产业特色和集群发展。根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对集中区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向、资金筹措、土地利用、环境评估等进行充分论证,修订完善集中区发展规划,以提高集中区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不断打造专业集中区品牌。

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集中区建设资金。健全和完善财政扶持机制。今年计划安排8000万元,用于集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器)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和补助。探索利用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资本参与集中区开发建设的新途径,切实解决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继续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今年还计划安排1.15亿元,参股支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完善集中区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贷款服务。

下大力气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上中下游产品相关联的产业链。筛选确定一批规模相对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优强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扶持,形成集中区发展核心。重点抓好300个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新建项目,促进项目及早建成投产。培育一批高成长企业,促进集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由少数企业引领,逐步转变为由众多优势骨干企业拉动。

加强集中区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为入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功能。今后,要继续以扶持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企业孵化器为重点,支持集中区统一配建一定比例的标准厂房,用于入区企业购买或租赁,努力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服务创业,不断提高县域工业集中区土地的利用水平。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县委、县政府对集中区的具体指导。完善管理服务机构。年末,我们要求对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实施考核,考核指标以经济发展指标为主,包括反映县域工业集中区经济发展的规模、实力和工作实效,将对综合排序前茅和进位较快的集中区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

记者:您认为“十二五”期间的这些目标,具有挑战性吗?

丁义安: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中间层次,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又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我们陕西应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挑战,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加快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深入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大力调整优化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结构。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县域工业集中区创新发展得加快脚步了!

猜你喜欢
县域重点工业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县域经济提速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