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颗粒甘露聚糖肽片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2012-07-30 07:43曹其运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2期
关键词:聚糖儿科疗程

曹其运

河南省汝阳县中医院儿科,河南洛阳 471200

我院儿科于2008年1月~2011年4月分别用玉屏风散颗粒(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甘露聚糖肽片(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小儿RRTI各5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符合2007年9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组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1]患儿100例,并除外原发免疫缺陷、严重器质性疾病,且在近期没有接受过免疫治疗者。RRTI每年7~13次,随机分为A组(玉屏风散颗粒组),B组(甘露聚糖肽片组)。A组中男32例,女 18例。0~2岁 27例,2~5岁 16例,5~14岁 7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29例,反复支气管炎11例,反复肺炎10例。B组中男33例,女 17例。0~2岁 28例,2~5岁 13例,5~14岁 9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28例,反复支气管炎12例,反复肺炎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呼吸道感染的类型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

A 组给玉屏风散颗粒(6 g/袋),6 个月~3 岁 2 g/次,3~7 岁 3 g/次,7~14岁 4~6g/次,3次/d,口服,3月为 1个疗程。B组给甘露聚糖肽片(5 mg/片)按 0.5 mg/kg·d,分 3 次口服,1 月为 1 个疗程,停10 d再开始下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两组在RRTI急性发作期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不停用原服用药物,按疗程服用。治疗结束后观察随访1年以上,记录每个患儿治疗后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病情、病程、治疗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采用SPSS1软件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结束后1年内RRTI发病次数明显减少,病程缩短,临床症状减轻;有效:治疗结束后1年内,RRTI发病次数无明显减少,但病程、临床症状减轻;无效:用药结束后1年内发病次数、病程及临床症状三项指标无明显改变。

2.2 两组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3 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病因复杂,其中小儿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是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2],因此在RRTI的治疗中除常规治疗外,用免疫调剂的方法,激发免疫反应的各个环节,平衡各种免疫成分,增强免疫功能至关重要[3]。玉屏风散颗粒是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组成。黄芪、白术为补气药,防风发散风寒。三药配伍补中有疏,散中寓补。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芪含有黄酮、皂苷、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的等成份,具有促进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增强NK杀伤细胞的杀伤力,促进淋巴细胞的转换,增加CD3、CD4含量,诱导干扰素生成,使受抑制的淋巴细胞功能恢复,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诱导淋巴细胞成为分泌性浆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提高体液免疫功能[4]。白术含有苍术油,白术内酯和多糖等成分,具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作用。防风含有甘露醇、苷类、多糖及有机酸等成分,具有解热、抗炎、镇痛、增强免疫、抑制炎症反应等功效[5]。三药伍用,成分广泛,能从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放大免疫调节作用。

表1 A、B两组疗效比较[n(%)]

甘露聚糖结合蛋白是由肝细胞分泌的一种血浆蛋白,能与甘露糖基特异性结合,使人体固有非特异性体液免疫成分之一。甘露聚糖结合蛋白缺乏是小儿RRTI的重要原因之一[6],甘露聚糖肽是甘露聚糖结合蛋白的水解物,具有与甘露聚糖结合蛋白相似的免疫增强作用,能够增强巨噬细胞功能,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功能,增加外周血细胞数[7],具有弥补小儿体内甘露聚糖结合蛋白缺乏所造成的免疫缺陷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药用甘露聚糖肽由A型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取制得。

本文收集的两组RRTI病例经治疗后均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说明两种制剂均有较强的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之功效。两组比较玉屏风散颗粒组疗效更为理想,可能是由于其组方中的三味中药含有多种增强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能够在免疫反应的多个方面、多个环节发挥作用,从而使增强免疫反应作用叠加放大,效果更加明显。甘露聚糖肽结合蛋白在小儿2~3岁前免疫功能尚未健全时发挥重要的非特异性抗感染作用[6],而之后其他免疫反应机制有与之重叠的功能,使之免疫增强作用显得不够突出,故而甘露聚糖肽的临床疗效也相对较低。玉屏风散颗粒原料充足,价格低廉,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RRTI的有效药物。

[1]陈慧中(通讯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7年9月修订.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110.

[2]韩瑞珠,郝艳艳,侯存安.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状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0):736-737.

[3]张廷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免疫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4):198-200.

[4]李晓贞.黄芪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8):6871-6872.

[5]王沪荣,朱先康.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药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94-1196.

[6]方芳,王凡,符丽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21):3266-3269.

[7]李学玲,秦红兵,邹学军.常用药物新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76-977.

猜你喜欢
聚糖儿科疗程
相对分子质量对木聚糖结晶能力的影响
木聚糖酶在烘焙中的应用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饲料用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