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大佬图谋零售业

2012-08-03 09:28赵向阳
中国商论 2012年19期
关键词:中转站快件顺丰

赵向阳/文

事实上,在顺丰之前,物流企业进军便利店已有先例。快递企业对便利店“情有独钟”,意图何在?

在经历了去年“11.11”节日促销的物流大考之后,快递企业加大了对终端的投入力度。爆仓是指快递公司突然间收到太多快件,来不及分拣,甚至没办法再收件,大量快件滞留在始发站,或者中转站。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从营销上来说,“光棍节”的促销活动所取得的成功可以说是风靡一时,然而始料未及的是销售量的骤增致快递公司爆仓,众多快递企业处于压货和清理库存的状态,不少网友纷纷抱怨收不到货。

不仅仅是去年的“双十一”光棍节,此后的“双十二”节日促销、以及去年年末快递量增多物流延迟现象因此持续了一段时间。

一面是订单量的继续增加,一面却眼巴巴地无奈暂停接货,在这次的教训之后,快递企业显然加大了对终端的投入力度以有效缓解此类现象的再度发生。于是,我们看到向来行事低调的顺丰速运先是在深圳悄然开出了便利店。近期,福州一些便利店门口也悄然挂出顺丰速运“SF”黑色标牌。据悉,这是继深广等市后,顺丰速运将触角也伸向福州的便利店,近期开设12个授权代办点,此举在福州快递业尚属先例。

加大终端投入

不仅仅是顺丰,多家快递企业对便利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们希望与在区域具有一定市场覆盖度的便利店合作,打造成一种前面是便利店,后面是快递仓储的新型门店”。中通速递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

早在去年年底,家住深圳福田区金梅花园小区的王小姐便忽然发现小区门口多了一家便利店。这家叫做顺丰的便利店在两旁的照相馆和五金店中间分外惹眼。王小姐来到这家20平方米左右的便利店,看到有三名身穿带有顺丰LOGO工作服的店员在忙碌着,其中一名正在打包散放在地板上的快件。便利店货架陈列的商品以休闲食品、饮料以及日用品为主。

“总体感觉这家便利店商品数量少,商品的陈列方式也与其他专业的便利店大有不同”。王小姐如是说。

王小姐所在的金梅花园小区是福田区梅林路较为成熟的小区,周边有梅林一村、二村等社区,社区人口较多,以上班族为主。在顺丰便利店周边1公里之内有一家7-11便利店和家乐福超市。

“不过,这家店的方便之处是可以收发快递。你家要是在附近的话,只要店里登记一下,约好时间,到时候顺丰的人会上门来取件。另外,寄到你家快递,如果你上班不在家,可以先存放到这里,你下班后再来取。”王小姐表示,“这对上班族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谁也不愿意把包裹邮寄到单位,下班后拎着包裹挤公交”。

事实上,像这样的顺丰便利店在深圳便有不下20家。深圳唯实慧达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零售培训师陈怡表示,目前顺丰便利店主要集中在工厂较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深圳关外地区。

陈怡认为,这些顺丰便利店更多是由存取快件的中转站演化而来。在深圳,作为顺丰速运寄件服务合作者,7-11的门店基本都集中在关内地区。在深圳的关外,能够与顺丰速运合作收件的便利店网点稀缺,在这种情况下,顺丰速运必须自建中转站保证快件配送。当顺丰速运在自建中转站内售卖饮料、食品等商品时,便利店就应运而生了。

纠结“最后一公里”

快递企业对便利店“情有独钟”,意图何在?在汉森世纪供应链管理咨询副总经理黄刚看来,“快递公司旨在打通‘最后一公里’”。

所谓“最后一公里”是指快件从中转站到顾客手中的最后一段距离。一般情况下,快递企业“最后一公里”是承包给加盟的网点来派送的。这种运作模式下,快件派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不可控性。

“由于快递业务员文化素质不一,导致其服务水平也不尽相同。另外,由于成本问题,派送网点人员、车辆以及设备投入不足,快递的时效性很难有保障。”韵达快递一位高级经理告诉笔者,“一件快递的‘最后一公里’往往决定了派送的成败。快件丢失、包装破损等情况往往发生在‘最后一公里’”。上述人士认为,“最后一公里”不仅仅是快递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也是反映快递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的很重要一项指标。

此外,去年“光棍节”促销期间发生的两件事情颇能反映出快递企业“最后一公里”瓶颈。一件事是,某快递公司业务员送件的时候因为纠纷将收件人打伤;另一件事是,一家快递公司业务员为了泄愤,竟然当众摔、踩快递包裹。这类纠纷的频发说明两点,一是快递企业经过了野蛮增长之后,需要在服务品质上有所提升;另一点,由于利润微薄,工作强度高,快递基层人员与客户的矛盾逐渐加剧。

事实上,快递企业纠结“最后一公里”根源在于业务量巨大,但利润微薄,成本压力大。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夏祖彬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既要马儿奔跑,又不给它吃草。”“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快递公司相互竞价,通过数年培育起来的消费者习惯于‘廉价’的快递服务,然而,随着人力成本、物流费用以及包装成本的上涨,企业运营成本一直在增加,但快递服务费用提价困难。”夏祖彬表示。

据悉,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快递涨价亦可反映出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截至去年10月底,多家快递企业每票业务在原来的价格上提升0.5-1元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企业对此纷纷表示委屈,因为企业并未由于提价而带来相应利润的提升。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近年来,快递行业的利润率急剧下滑。“2005年以前,快递企业利润率可达30%,如今快递企业利润率在5%上下,能做到10%就已经不错了。”徐勇如是说。

因此,徐勇认为,顺丰无意深耕零售业,开设便利店只是为了补贴快递中转站的部分成本。“便利店利润比一般的超市高,如果通过便利店收益能将房租、人力成本化解掉,顺丰的快递业务便能获取更高的利润”。徐勇表示。

蛋糕还是鸡肋?

不过,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顺丰开设便利店并非虚晃一枪。顺丰的招聘信息显示,顺丰速运在深圳区域除了招聘能够制定并优化便利店采购品类管理要求的采购高级经理之外,还招聘10名拥有3年或者以上零售从业经验的采购专员。此外,顺丰还在上海、杭州等区域招聘便利店店长和营业员。从人员的招聘规模和配置来看,顺丰在便利店业务投入不少。

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会长花涛认为,手上拥有大把现金流的顺丰速运利用物流优势进入便利店领域是相得益彰。毕竟,对于发展比较成熟的便利店企业而言,物流配送是头等大事。

事实上,在顺丰之前,物流企业进军便利店已有先例。2002年,深圳共速达物流公司就推出了“万店通”品牌便利店。作为一家拥有仓储中心的专业物流配送企业,通过加盟,如今万店通便利店已达到200余家。

而早在前年10月,由中国邮政集团和美国地平线集团共同打造的百全超市以统一的橙色标志、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进入豫、鲁、赣三省的10多个村镇。据了解,百全超市主要利用邮政网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装修,在经营农资产品的同时也销售日用百货品和食品。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快递企业涉足便利店具有相当大的挑战。首先,零售业是相当考验企业功底的行业,需要供应商资源、网店资源、政府关系以及团队储备。上述先决条件并非一个外来者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

其次是模式之惑。目前为止,我国便利店业态自身依旧处于摸索过程。很多地方的便利店只是相当于微缩版的社区超市,其服务、商品结构以及对客户的黏合度有待考验。而顺丰以物流角度切入便利店,其盈利问题值得探讨。

最后是选址问题。深圳唯实慧达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零售培训师陈基祥指出,选址对便利店至关重要,尽管顺丰速运本身拥有众多网点,但这些网点是否适合开设便利店,必须经过审慎评估。在便利店高租金、高人力成本的当下,想找个适合的便利店网点并不容易。

从另外一个角度,竞争也将成为顺丰涉足零售业的一大隐患。目前,顺丰在部分地区与7-11、8字连锁等区域具有优势的便利店合作,一旦顺丰自有的便利店发展成气候,威胁到上述合作者的时候,双方合作共赢的关系将转化为竞争关系。

猜你喜欢
中转站快件顺丰
一类快件处理问题的研究
山西顺丰鼓励有技能的快递小哥返乡创业
高性能半柔性地坪在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应用
帮爸爸取快件
基于转运费用—DEA两阶段法的村镇垃圾转运效率研究
你有快件
“顺丰”快递的成功之道
品牌意识成就今日顺丰
某垃圾中转站职业病危害预测和关键控制点分析
顺丰联手“三通一达”反水对抗阿里菜鸟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