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歌曲的演绎和舞台表现

2012-08-15 00:42□张
戏剧之家 2012年1期
关键词:舒伯特歌者咏叹调

□张 硕

所有人在第一次听到舒伯特的作品时,都会对他那极其浪漫的创作手法感到震惊。他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运用各种音乐体裁去刻画心理活动,蕴含着大自然的和谐与蓬勃的气息。他把瞬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将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从而打造成他独具风格的精彩旋律。

从舒伯特的音乐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那颗纯净的心灵里蕴藏着丰富的迷人梦境,仿佛是一个没有邂逅大海的孩子在不断憧憬着惊涛骇浪。这些幽微的幻想在舒伯特心中极度的真实,浑然天成为一个绵长亘古的斑斓宇宙。

《第五交响曲》风雅迷人、温婉可亲,而《第八交响曲》和和声套曲《冬之旅》入寒塘鹤影般凄清,充满了“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的色调,令人肠断,但宏伟的绝唱《第九交响曲》却又在其后现出勃勃英姿。

演绎舒伯特的音乐作品,一定要抓住他所要表现的感情和歌曲整体的线条。每个作品在气息的要求上均有不同,甚至非常严格。

在充分熟悉乐谱的同时,更要认真地分析和确定换气点和换气方法。多多聆听歌唱家的录音资料,再准确地掌握换气点,并根据情绪的要求来选择换气的方法。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物心理情感;无论悠远柔美还是轻松欢快的曲调,只有深刻理解和领会歌曲的内容和意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才能更好地运用声音准确表达歌曲的内涵。这些音乐实践活动都可以用来验证——声乐技术是由于艺术体现的需要才得到发展。

歌曲咏叹调和艺术歌曲就舞台表现而言,两者有着很大区别,如果说在表演咏叹调时歌者的身份是一位戏剧家、一位演员,那么表演艺术歌曲的歌者身份则是一位诗人、一个朗诵家。

艺术歌曲不像咏叹调那样有着特定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它或是抒发人物的内心感受,或是叙述一段完整的故事,因此在舞台表现上没有那么夸张,这一点在肢体表现上尤为突出,即使戏剧性很强的作品《魔王》,也不需要演唱者有大幅度的肢体表现动作。

很多抒情性的曲子如《致音乐》等,基本上不需要有肢体的表现。

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是大诗人的诗作,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艺术歌曲时,犹如一位朗诵者在使用有旋律的声音进行诗歌朗诵。

诗的整体感情以及细微处的感情变化,都要通过歌者的声音以及面部表情来体现。歌者在演唱艺术歌曲时面部表情不宜过于呆板,也不要一成不变,更不可以过分夸张,应该随着音乐和歌词的内容合理变化。只有这样,观众才可以通过歌者的演唱及表现更好地体会诗歌及音乐的内涵。

舒伯特作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在艺术歌曲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第一个将伴奏、旋律、歌词视作同等重要的音乐家。

通过舒伯特之手,所有的诗歌都变成了音乐,所有的音乐也都赋予了诗的气质。这为后人开启了一扇光明之门。

作为一名音乐艺术工作者,深刻理解舒伯特的作品特点和音乐风格,是有益和必要的,而他那种不屈于权贵、忠实于艺术从不动摇的音乐品质,更加值得后世人们敬仰和学习。

猜你喜欢
舒伯特歌者咏叹调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人生咏叹调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