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与文化修养

2012-08-15 00:42陈国宏
戏剧之家 2012年12期
关键词:文学性演唱者歌唱

□陈国宏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它从一个较高的音乐审美角度来表现声音。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发声过程,而是通过情感情绪的变化来表现声音的。

文化修养则是指一个人对这些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认知多少,把握多少,运用多少。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演唱情为重

声乐演唱中,情感是不可或缺的,“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古往今来,一直如此,“情为声之本,声为情之形”是我国传统唱法中重要的美学思想,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这一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主张以情为基础而进行歌曲演唱,与我们今天探讨的“情之所至,音之所生”的观点不谋而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的主观心理反应”。哲学上讲的情感是人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表现的两个方面是基本情绪和精神特征,前者是外在表现,后者是内涵。在演唱实践过程中,演唱者是表演者、创造者,这就要求歌唱者要有丰富的情感投入以及对情感要准确地拿捏。而演唱者的情感表现是来源于对歌词和旋律意境的理解和对作品中传达的情景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唤起生活体验,使情感表现的精神特征激发出来,渗透到优美的声音中去,把整个作品演绎的更加真实丰满动人。这就是歌唱艺术中情感表达的重要原则。

二、情感的表现:真情实感

正如前面所述,声乐演唱过程中,情感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情感的选择方面也非常讲究。明代张琦说过:“如果以为情而情止矣,如果之情以为歌咏,声音而歌咏声音止矣!”这说明了情感的真实性在歌唱表现中的重要地位。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在“天音论坛”全国声乐学术研讨会上说:“歌唱审美的标准应该是以真为先,这里的真指真情、真美、真心。”真情实感不是虚情假意,是不能装腔作势的。歌者应从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寻找情感基调,表现内在的喜、怒、哀、乐。在演唱过程中,用真情去体验情感,从而点燃听者内心的情感火花,使其产生共鸣。这和演唱者的气质、个性、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同时要求演唱者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尽可能多的文化艺术修养等这些产生真情实感的可靠依据。

三、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

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从以上来看,文化修养的确是把人引入声乐艺术精神实质、把声乐艺术推向高峰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修养,并视之为声乐艺术灵魂的所在。

猜你喜欢
文学性演唱者歌唱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歌唱十月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