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族乐器概览

2012-08-15 00:42李锡虎
戏剧之家 2012年12期
关键词:弦乐器器乐宫廷

□李锡虎

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创造了乐器。人类很早就用乐器来表达思想感情了,在狩猎之后,常敲打石片、吹牛角和弹弓弦,来为集体舞蹈伴奏,这便是原始的乐器。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钟和磬都已有编组,安阳武官村,殷代大墓出土的虎纹大石磬,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美,纹饰瑰丽,声音悠扬,它既是一件乐器,又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周朝时见于记载的乐器约有70余种。在春秋战国的五百年中,我国的音乐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大型“钟鼓”乐队的形成,多种乐器的综合使用,其中有一套65枚青铜编钟,一套32枚石制编磬,还有鼓、筝、琴、瑟、笙、排箫、笛等。乐器保存完好,制作精致。竹笛、筝和筑也是这一时期产生的新乐器。这些新乐器、新音色的出现,标志着器乐演奏表现力大为丰富。伴随着器乐演奏活动的频繁,还出现了许多技艺高超的演奏家。如春秋时代晋国的宫廷乐师师旷、师襄和民间琴师伯牙、战国末期善击筑的高渐离等。

秦亡汉起,各民族交往频繁,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同时带回西域各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歌舞和乐器。这时出现的乐器有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方响、箜篌、笛、羯鼓、腰鼓和达卜(手鼓)等。并在民间广为流传。东汉与魏晋时,国家设有专门音乐机构,琴的演奏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产生了《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著名琴曲。

类似现在阮的一种乐器叫“盘圆柄直”,有十二个柱(音位),用手指弹弦演奏,有四弦。它脱胎于秦代的“弦鼗”,因有十二个柱,据推测其音域一定颇为宽广,音阶组织可能倾向于平均律。这也是当时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新乐器。

另外,筝也在这时期出现使用,主要用于汉代的“相和歌”。共鸣箱较大,其形制与后世筝大体相同,共十三弦,这种筝,据说来自汉代的并、凉两州(今甘肃一带)。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在统治者的提倡甚至亲自参与下,也呈现了五彩缤纷的昌盛景象。如隋的“九部乐”和唐的“十部乐”,均为包括了许多其它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歌舞内容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的“大同”,亦是集器乐、声乐、舞蹈于一本的大型综合艺术。

在演奏上,技艺高超的演奏名手层出不穷,演奏活动十分频繁,如唐代的器乐演奏名家有琵琶高手曹妙达、段善本、康昆仑,善弹五弦的裴神符,阮咸有张隐耸,筝有李青青,箜篌有李凭,笛有李谟,箫有郑伦,笙有尉迟章,筚篥有李龟年,甚至唐玄宗李隆基都是羯鼓名手。由于与西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乐器数量骤增,特别是鼓类乐器,这也可能是由于歌舞音乐的发展所致,打击乐器有拍板、节鼓、腰鼓、羯鼓、毛员鼓、鸡类鼓等30多种;弦乐器有琴、独弦琴、三弦琴、击琴、筝、五弦琵琶等20多种。吹管乐器有叉嘴笛、叉手笛、太平管、桃皮筚篥等20多种,仅隋唐“九部乐”、“十部乐”所用乐器就达50多种。

这一时期在乐器上的重要变化是出现了拉弦乐器——轧筝和奚琴,开辟了乐器演奏的一个新的领域。

宋元明清时期的器乐及其演奏是以伴随着这时兴起并盛行的说唱、戏曲艺术共同发展发为其特征的。

这一时期的拉弦乐器由奚琴始,继而派生出了胡琴类的众多乐器,如二胡、板胡、四胡、京胡、坠胡等众多的拉弦乐器。同时还传来许多新的乐器种类,如火不思、三弦、云锣以及中亚地区传入的早期管风琴——兴隆笙(只限于宫廷使用)等。唢呐、扬琴也是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国的。长期以来,它们广泛流传于民间,促进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繁荣与发展。

这时期的音乐改变了以往宫廷活动为主的情况,而形成民间、宫廷并行发展,而民间音乐活动往更具活力。民间的器乐合奏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多种固定乐种。如北方的弦索乐,南方的丝竹乐,辽宁、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的鼓吹乐,陕西、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的吹打乐等等。

各类乐器的独奏,这时也逐步形成系统,如古琴出现了众多的琴家流派,并积累了相当多的一批优秀曲目,同宋郭楚望的《潇湘水云》、明代的《渔樵问答》、《平沙落雁》,清代《水仙操》等。琵琶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流传不衰的优秀乐曲,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明)、《浔阳琵琶》(清)等。

猜你喜欢
弦乐器器乐宫廷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歲朝图 帝王宫廷篇
弦乐器的练习与演奏分析
基于振动信号检测的弦乐器视听强化应用设计
浪漫宫廷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宫廷古法白米饭
浅谈弦乐器的练习与演奏
热闹的宫廷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