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萨克斯的演奏技巧

2012-08-15 00:42□李
戏剧之家 2012年12期
关键词:牙床下唇横膈膜

□李 亮

演奏口型是指管乐吹奏者根据音乐吹奏的规律,运用胸腹式呼吸法,将笛头含放在双唇的位置,以及控制唇部周围和面部肌肉的状态。

在微笑的同时,嘴呈发“哀”字的形状,下颏肌肉在下唇方肌及其两边的三角肌控制用力下,自然平坦地垂落下颏,使下颏肌肉贴在下牙和牙床上,两嘴角微微自然收缩闭合,上下两唇包住笛头,嘴缝成“一”字平行,嘴角不可朝上或朝下弯曲,口腔内外呈发“熬”字的状态,即可准备发音。

由于音乐风格的不同,笛头有所不同,所以含笛头的多少,方法也不相同。下面所说的是演奏古典风格的方法:含笛头时,嘴唇呈发“牟”字的形状,两唇微微显出皱纹,笛头哨片下面轻轻推动下唇,将下唇覆盖下牙前缘。如果想得到较宽厚的音色,覆盖面多一些,把笛头放在下唇正中处,上唇和上牙自然放在笛头上,上唇齿不得硬往下压,下唇齿不得硬往上抵咬。含笛头的多少,取决于笛头曲面与哨中重合时的分离点,然后将下唇与下牙的支点与之重合(即振动点)。

找最佳振动点的方法:先从笛头前端少含试吹,逐渐往后一点点多含试吹;然后再从笛头后端多含试吹,逐渐往前一点点少含试吹。通过此方法,反复用心地试吹,直到萨克斯管既有木管乐器丰满、圆润的特点,又有金属明亮美妙的声音,就是找到了最佳振动点,即可固定含笛头的位置。

萨克斯在吹奏中,口型常见错误的原因及其纠正方法:(1)下颏肌肉上努、顶、撅。其主要原因是:下唇方肌没有向下、向外正确用力,并贴在下牙和牙床上。要如同吹笛子、吹箫和微笑的方法,体会下颏自然垂落平坦的正确方法,从而纠正其毛病。(2)上唇和下唇外翻漏气。其主要原因是:上下唇周围的口轮匝肌和两嘴角失去控制,或控制无力。应使上下唇周围的口轮匝肌和两嘴角自然有效地用力,上下唇自然贴在上下齿、牙床上,这样就可以控制两嘴角的闭合,从而纠正其毛病。(3)两腮鼓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嘴角两边的笑肌毫无控制,使气存在两腮,所以两腮鼓起。应有效地控制笑肌,使两腮贴在上下齿、牙床上,失去存气的条件,从而纠正鼓腮的毛病。(4)含笛头过多、过少。笛头在唇上的位置偏左或偏右、紧缩颈部、脸红脖子粗、皱眉瞪眼等不自然的毛病,应在练习中经常对着镜子加以纠正。

发音、音准、高低音的控制,音色的优劣,音色的变化,力度的强弱控制,节拍中重音与弱音的演奏,乐曲中合乎规范而又加以艺术标准的处理,乐句长短的划分等等诸多音乐的演奏技巧,无不与呼吸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任何轻视正确呼吸法,练习时敷衍不认真的做法,其结果只能严重阻碍吹奏技术的提高,同时,呼吸不正确,容易使肺部疲劳而受损。

吸气时,用两嘴角和鼻自然、平静、快速地将气吸入肺叶下部,同时,胸腔、两肋、腰部四周、腹部都要自然扩张。当胸腔扩张压向横隔膜(位于胸、腹之间能伸缩的薄膜)往下移动时,腹部的内脏如肠、胃等,虽有固定体积却能移动,一旦受到横膈膜下降的压力,腹部内脏组织就会向腹壁移动,使肚子鼓起,这并不是把气吸到肚子里(因腹部没有呼吸器官),而是吸气时胸腔的扩张、横膈膜的下降、腹部组织的移动使肚子鼓起。这样就扩大了胸腔的空间,使腹部得以扩张,肺愈扩张,吸入的气也就越多。横膈膜下降1cm,可使容气面积扩大250—300cm2,若作强吸气时,一般横膈膜可下降3—4cm。

因此,胸腹式呼吸法由于膈肌、腹肌同时协调动作,可使气量达到最大程度,气息的控制根据音乐的需要可达到自如,不易疲劳,可视为合理的呼吸方法。

呼气(发音)时,利用腹肌、横膈膜和腹肌联合控制,在保持吸满气、腹部鼓起的状态下,腹壁逐渐回复原状。同时,借助腹肌的压力和横膈膜的撑力,使吸气时下降的横膈膜逐渐抬起回复到原位,将气流控制成如同一根非常自然、平稳、均匀、通畅、有节制的“气柱”呼出。

猜你喜欢
牙床下唇横膈膜
浅谈铜冶炼渣中横膈膜形成机理与消除实践
重阳
中医的“气沉丹田”有什么用
人为什么会笑得肚子痛
老屋
腹式呼吸可给脏器按摩
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伴下唇组织坏死缺损1例
假牙老掉怎么办
巨大唇癌单纯切除术后下唇延长成形1例
舌瓣修复下唇红唇缺损6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