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有边——论《长恨歌》之“长恨”

2012-08-15 00:42邓梦兰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事务管理系湖南娄底417000
名作欣赏 2012年14期
关键词:长恨杨玉环风月

⊙邓梦兰[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事务管理系, 湖南 娄底 417000]

作 者:邓梦兰,文学硕士,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及语言文学。

在《中华大字典》中,“恨”字的释义有两条:其一,“怨也”(见《说文》《正字通》云:恨与憾声义微别。憾意浅,恨意深,憾音轻,恨音重);其二,“悔也”(见《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恨”有两个义项:“仇视,怨恨”和“悔恨,不称心”。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中“仇恨”的意思由古代第一种义项引申而来,而“悔恨”的意思则是由两种义项共同发展转化而来。

白居易的《长恨歌》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奉为绝唱。其不朽的艺术魅力和多重旨趣,在学术界和高教界均有众多的评述和讨论。诗歌以“长恨”为题,把“长恨”贯穿全诗,笔者认为对“长恨”的解读,是理解此诗的一把钥匙。《长恨歌》中的“恨”,即“悔恨”,通过玄宗之恨、贵妃之恨、作者之恨及读者之恨,渲染出“千古遗恨”,又通过这“绵绵长恨”,警示后世:风月本有边。

一、玄宗之“恨”

诗歌有四章,共一百二十句。诗人用笔的轻重、主次、详略显而易见,以道士觅妃篇幅最大,玄宗思妃次之,贵妃得宠再次,贵妃之死所用笔墨最少,可以说《长恨歌》中的“恨”主要指唐玄宗之“恨”。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重色”二字,为全诗之纲,也是《长恨歌》中的艺术形象——唐玄宗的性格特征。这位一国之君不是重才而是重色,不求天下英才,而求倾国之色,诗人在诗歌的开章,既巧妙地点示了题中的“恨”字,同时也暗示了唐玄宗应负的历史政治责任。“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写出了唐玄宗迷恋杨贵妃的程度,因为重色、求色、迷色,以乐色为唯一需求,从而导致了朝纲废弛、祸国殃民的结局,唐玄宗亲手酿成的苦酒,必须由他自己喝下去。“安史之乱”后,唐玄宗痛失杨贵妃,更失去江山社稷。诗人通过极为真实、极为凄恻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直接诉说了唐玄宗品尝苦酒的悲痛,然后又从“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到“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描述了唐玄宗逃难和临蜀全过程中的凄惶。前几十年,唐玄宗雄才大略、叱咤风云,并且缔造了开元盛世,赫赫有功的他最后却葬送了这曾经拥有的一切。大势已去后的反省,眼前的一切,怎能不处处染上浓重的苦与痛?从“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到“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出了唐玄宗重返长安后,遗恨和苦痛有增无减。这一层写得一气舒卷,转落无痕。马嵬坡前,未央宫中,太液芙蓉,春风桃李,秋雨梧桐,落叶秋草,这一切恍如昨日。昔日的欢乐,一去不复返,这对于曾经至高无上、气焰重天的皇帝来说,就像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可谓生不如死。暮年的唐玄宗,占据他整个身心的只有绝望和悔恨。

因此,唐玄宗之“恨”,是他自己没有把守住风月之边而失去江山、美人的深深悔恨。

二、贵妃之“恨”

柏拉图说:“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这里所说的真正的爱应该是有理智、有原则和有责任的,否则,犹如飞蛾扑火,呈现出来的只是一刹那的美,付出的却是无尽的悔恨,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在《长恨歌》里,诗人极尽描写杨玉环的美,主要是为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做铺垫。从“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中可以看出,诗人写杨玉环是精心做了取舍的,他舍弃了杨玉环曾为寿王妃、又被安排去当皇家女道士、让杨玉环“脱胎换骨”的史实,而把杨玉环的最初形象写成是一个“天生丽质”的少女。“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再到“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更把杨贵妃的美表现到了极致。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不仅写出了杨玉环的受宠程度,甚至于“改变”了中国封建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写出了杨玉环的“恃宠”。从一般意义上看,妃子享受荣华富贵是正常的,但是杨玉环的所作所为,大大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料:杨国忠愚蠢无能却当了宰相,还有杨官鸿胪卿,杨官侍御史,大姐封韩国夫人,二姐封虢国夫人,三姐封秦国夫人,而且后来竟勾结安禄山以求永远巩固自己的地位。杨贵妃因风月之事恃宠妄为,把原则和责任抛到九霄云外,这样一来,悲剧的发生也就是必然的结果。

至于《道士觅妃》一章,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尽管白居易在语言文字力所能及的程度上和伦理观念所许可的范围内,使杨贵妃的美获得了最完美的表现,但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杨贵妃亲手葬送了一切,并且丢掉卿卿性命的事实。她付出了最惨烈的代价,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因此,贵妃之“恨”是最大的恨。

三、作者之“恨”

鲁迅曾经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于说梦的。”作者白居易早年与邻女湘灵真诚相爱,但不敢公开,离家之后,又同有地位的杨汝士的妹妹订婚,然而他不满意这门婚事,还深深地眷恋着湘灵。他在《潜别离》中这样诉说着真情:“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一方面,他割舍不了自己的爱情,这是最真实、最诚挚、最刻骨铭心的爱;另一方面,他又屈从于家庭与社会的门第观念,为了仕途而割断了这种爱。爱而不得,只能弥漫成贯穿一生的伤情歌吟:比肩连理的青春盟约,赠物永结的情语,念魂牵梦绕的相思,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伤痛,都只能化作无人解惜的哀婉。因此,白居易写《长恨歌》更多的是借唐杨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恨”。

同时“诗言志”又“诗缘情”,《长恨歌》中也有诗人的“长恨”之情。元和元年冬,白居易、陈鸿、隐士王质夫同游陕西周至县仙游寺,与仙游寺隔河相望的便是杨贵妃当年香消玉殒的马嵬坡,马嵬坡曾一黄土埋葬了绝代风华,也葬送了一朝繁华盛世。在此,他们不由话及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稀代之事,非遇出色之才润色之’……乐天因为《长恨歌》。”白居易是一位“出色之才”又“深于诗”,同时还是一位“多于情者”,正如他对自己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所做的解释“又有事务牵于外,情理动于内”,于是为唐杨哀史,也为自己的情殇哀史,吟唱了一支长恨之曲。因而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两种不同的创作态度,诗歌前一部分态度冷峻、严厉,后半部分充满了同情、哀悯之情。诗人在李杨悲剧故事中,对“风月有边”做了最深刻的诠释,并且投射了自己对爱情、生命的理解,宣泄了自己难以诉说的苦闷、惆怅和绵绵不尽的恨。

四、读者之“恨”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由励精图治走向骄奢淫逸,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大唐帝国从此江河日下,一蹶不振。尽管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整个社会的危机一直没有消除,无论是仕官达人,还是布衣之士,都意识到盛唐气象将一去不复返了。当时社会上形成一股谈论开元遗事的风气,正如元稹诗所说:“闲坐说玄宗”。他们为唐杨的悲剧唏嘘不已、感慨万千。而诗人白居易则顺应时代要求,把中唐时期民间潜伏的那种普遍情感,通过作《长恨歌》而发泄出来,满足了当时人们的情感需求,把世人对这一段风花雪月的历史“遗恨”尽情地表达出来。

今天,我们再读《长恨歌》,依然能在美的享受中,净化我们的灵魂。一个理智的男人,应爱美人,更爱江山;一个贤惠睿智的女人,应帮助所爱之人少犯错误或改正错误,只有愚蠢的女人才会为一己私欲,推动其去犯错误。

综合以上所述,《长恨歌》的主题就是“长恨”,即对李杨悲剧的无限遗憾。无独有偶,白居易把“‘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为之感伤诗”①。并且把《长恨歌》归为感伤诗的做法是一致的。这与他在《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中的“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也是一脉相承的。《长恨歌》通过对一起偏离爱情基本原则的情爱悲剧铺叙,来说明这种爱情是潜在巨大危害的。从这个角度上看,《长恨歌》起到了很重要的警示作用。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已经灰飞烟灭,但白居易的《长恨歌》却千秋万代、魅力四射,在绵绵无绝期的遗恨中,《长恨歌》成了世人的一面镜子。莎士比亚说:“‘爱’使人安乐舒畅,就好像雨后的太阳;‘淫’的后果,却像艳阳天变得雨骤风狂。”正是:风月有边,大爱无疆。

①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527页。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黄永年.文史集林《长恨歌》新解[M].1985.

[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11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长恨杨玉环风月
香尽空珊珊
“素面朝天”究竟是面对谁
大唐艳景中的女性幻象
此事无关风月
长恨双生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
天遥地远,长恨鹊桥无归路
柳湘莲:一身风月不染尘
长恨杜兰香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