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及专项意识的培养

2012-08-15 00:54马湘云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15期
关键词:教练员篮球中学

马湘云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仁凤镇中学 山东 济南 250002)

中学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及专项意识的培养

马湘云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仁凤镇中学 山东 济南 250002)

中学篮球是我国篮球的基础,而我国篮球走的是全面发展的路子。身高是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必备或首要条件,但决定篮球比赛胜负的因素还包括身体、技术、战术、意识、心理、场上应变能力等方面。笔者通过对中学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和专项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为中学篮球教练员提高教练水平,提供了一个可供训练参考的依据。

中学 篮球 心理训练 专项意识

篮球运动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性游戏,又是一个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作为游戏,它的意义在于它是一项人们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手段,具有活跃身心和健身强体的功能;作为竞技体育运动,其意义在于它是一项实施奥运争光战略的重要竞技项目,通过强者间的对抗与搏斗,能够显示生命的活力,激励人们树立顽强的意志、勇敢的作风、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自强不息、为国争光去夺取胜利的信念。一支篮球队,其主体是运动员,主导是教练员,教练员是整个训练比赛过程的策划者和控制者,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人物,所以,教练员的思想修养、技术业务水平、组织管理能力和对篮球运动规律的把握能力等直接关系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学篮球是我国篮球的基础,而中学篮球训练难的是中学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专项意识的培养。从小抓起、从中学抓起。文章通过对中学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及篮球专项意识的培养进行探究。为广大中学教练员提供了提高自己的方法和路子。

1 中学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1.1 较长周期的心理训练

(1)明确训练的目的性。要让运动员了解训练的全过程,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使之成为训练的主体。从而树立信心,激发动机,积极投入训练。

(2)运用注意规律,提高训练质量。先发展无意注意能力,诱发训练兴趣。用生动的语言和活泼的形式使运动员感到训练新颖、有趣,引人入胜。

(3)通过适宜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将运动员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使之达到动脑筋、付出意志努力和专心致志的境界。

(4)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不断深化训练内容,增加运动负荷,培养运动员的钻研探究精神,提高自控注意力的能力,高质量地完成每次训练任务。

总之,运用注意规律培养运动员高度持续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优秀运动员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

1.2 一堂课的心理训练

1.2 .1 准备阶段

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不同训练期的特点安排。比如,基本期可采用“安静式”的活动内容,以伸展性体操为主,伴以音乐,使之富有节奏感,要求节奏快、有力量,使身体和心理在短时间内达到比赛状态。

1.2 .2 基本阶段

开始可采用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如四角传球(一球、二球、三球、四球),碰蓝板球连续上篮、运球等,使运动员的注意力很快高度集中,以转入基本训练。

注意力分配的训练:采用快攻“多打少”、抢篮板球和防守等手段,要求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提高分配能力。

自信心训练:采用个人完成一定次数或命中率的投篮与罚球、进攻与防守配合等手段进行。此外,可用超强度、模拟、战术变化、规则限制及裁判和环境干扰等比赛手段培养克服困难和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品质。

1.2 .3 结束阶段

利用调整或一般身体训练手段进行恢复训练。注意,选择的手段必须符合心理素质的培养,并要依据注意规律做到相互衔接,不断深化。每项训练结束时要出现高潮,以产生良好的反馈。良好反馈的积累是增强自信心和稳定心理的物质基础。

1.3 比赛期的心理训练

1.3 .1 赛前心理训练

指比赛前二、三周备战阶段的心理训练。要求把长期训练的成果转移到比赛中去,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第一,根据比赛规律和不同的对手,对每个运动员提出战术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第二,根据比赛的场地、环境、气候条件和竟赛规程进行针对性训练。第三,针对上述情况进行模拟训练比赛。通过训练培养和改善运动员比赛所需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

1.3 .2 临战心理训练

第一,摆正位置。第二,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压力。第三,对胜负要无所顾,有所恃。第四,比赛过程中要善于审时度势,密切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变化。

1.4 赛后的心理训练

比赛极度紧张,赛后必须做好心理、生理的调整工作,使运动员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利再战。第一,赛后,超水平发挥和不正常的失败容易引起情绪的兴奋或沮丧。应及时引导和劝解运动员调节、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为下场比赛做好转化工作。第二,由于连续作战,身体消耗大,打法和阵容暴露无遗。应利用战斗间歇做些调整或针对性的模拟训练,进一步做好心理准备。

2 中学篮球运动员专项意识的培养

2.1 篮球意识的含义

篮球意识就是运动员在争取比赛主动的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一种神经和动作的应答反应。这种主动反应是运动员根据比赛实际,在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及时采取恰如其分的对策,合理运用身体、技术和战术配合的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制约对手的一种应变能力的集中表现。

2.2 培养篮球意识的关键

第一,预先判断能力(早期、及时发现)。第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第三,高度的注意力和集中力。第四,能根据情况变化做出相应的有质量效果的动作反应能力。

必须从小培养,因为场上每个动作都有意识的反应。培养意识可采用启发式措施:看:直观教学。讲:讲解道理、技术动作的依据和变化原因。练:实际训练。战:打比赛(综合训练)。结:善于总结经验。思:多想、多思索。根据场上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特种战术训练。进行专门跟踪统计,找出问题,个别训练。

2.3 量化分析(采取临场跟踪统计)

2.3.1 根据比赛规律特点决定统计内容

将投篮、突破、传球、运球、抢球、防守、移动、攻守转换等技术动作,定为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反馈信息(看待每一个动作必须超脱纯技术概念)

将战术特征作为评定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具体内容。(时间性:包括时机、速度、时间差、节奏变化等。空间性:包括路线、方向、位置等。配合性:主动行为、行为目的等。规则性:利用规则、违反规则等。)

按完成程度打分(1~0.5~0),以便寻找特长、特短和数据分析用。

2.3.2 临场跟踪统计的方法

规定评定对象进行追踪统计

在统计表的进攻和防守片断栏目中,将每个回合运动员的反馈信息用符号标出来。

在每个进攻和防守片断根据实际表现标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组合符号。

3 结语

篮球比赛就是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动员一切有利因素、制约对方优势行动的一项凶悍拼争的运动。如果说获得亚洲乃至世界优异成绩的篮球运动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为国争光的英雄,那么培养他们的教练员则应是祖国财富的发掘者、英雄的塑造者,正是这样一些默默无闻的背后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地工作,才将大批的篮球苗子塑造成材,保证了国家队能够有充足的后备力量,推动了篮球运动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点是由篮球教练员的职业特点决定的。中学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及专项意识的培养就是为了从小就此问题抓起,不但要注重身高、技术、战术,还要注重心理和意识。只要我们全面发展我国的篮球,保持快、准、灵的风格,我国的篮球的水平就一定能提高,就一定在世界篮球之林占一席之地。

[1]闫育东,赵晶. 轮椅篮球竞赛规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

[2]魏云贵. 论优秀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J].安徽体育科技,2001.

[3]魏 星. 残疾学生体育活动态度探析[J].体育学刊,1996.

[4]刘笑舫. 教练员人际关系探微[J].体育函授通讯,1998.

G841

A

2095-2813(2012)05(c)-0008-02

猜你喜欢
教练员篮球中学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