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信访的原因及对策

2012-08-15 00:48赵毓
办公室业务 2012年20期
关键词:信访工作场所隐患

文/赵毓

最近几年出现了不少的非正常信访事件,干扰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作为信访工作者如何去面对非正常信访并采取措施正确处理,是很重要的课题。

一、非正常信访的表现形式

非正常信访主要是指违反《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集会、游行示威法》等有关规定,不按照常规信访的形式进行,用非法的扰乱治安行为无礼泄愤等情况,表现为:

1.信访人到非信访接待场所不约而来,提出信访,尤其针对像北京中南海等这一类政治性比较严密的重要地域,这些敏感地能够给党政机关带来很多的隐患,也就是超乎正常范围的信访隐患。

2.信访人在企事业单位、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办公及会议场所周围、领导同志住地、公共场所,外国驻华使馆区等地进行违法的行为,如聚众滋事,游行声讨,拉横幅以及抬棺材等各种民间抗议和泄愤行为,对相关的部门机关进行攻击和威胁并且破坏公务车等,严重扰乱社会的秩序问题。

3.信访人有危险品在身并且有管制刀具之类的作案工具,在公共场合进行自杀式或自虐式泄愤不满的行为。

4.信访人对国家的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辱骂殴打的人身伤害,甚至非法剥夺他人自由。

5.信访人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通过遗弃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在信访处以示不满。

6.信访人串联、煽动、胁迫、并且用各种威胁手段唆使他人进行非正常信访的行为,并非法掠夺钱财。

7.信访人有意扰乱公共秩序并且危害社会。

二、非正常信访的建议和对策

要克服这些非正常信访带来的隐患,就要将合理的信访政策进一步确立,也就是说进行明确的规定和治理,在实践中,笔者积累了相关的经验,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

(一)正确引导合法信访。1.提高思想认识。对于各地的政府和相关的部门来说,要将信访工作作为独立研究的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要亲自解决基层群众的问题,提高思想的认知,改善和群众的关系。2.探索建立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救济制度。要将思想教育工作做好,这样才能够让民心稳定,不断形成各种救济基金来保证底层人民的生活,由于信访大多数都是社会底层人民的做法,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些弱势群体提供相关的帮助。3.基层调解落实发挥。调解是一种和平的解决方式,能够解决双方的矛盾,方法比较缓和,不至于过激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这样的解决方式是比较实在的。

(二)控制无理信访。1.建立信访信息通报机制。由于社会的法律管制现在比较复杂,难免有人会钻法律的空子,所以要完善建立针对信访的机制,来从法律上进一步约束信访行为,要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完善各种分析,从根本上控制非正常信访。2.建立信访部门联动机制。非正常信访往往会涉及很多的方面,也会牵涉到很多的部门,公检法以及社会保障等部门都会被涉及其中,所以,这些部门要各司其职,不断落实合作和沟通,协调处理工作,给人民的生活提供合理的保障和服务,要有序进行工作,并服从上级的安排。3.完善信访案件听证机制。可以进行听证机制,邀请相关的人大代表进行参与,当事人可以组织答辩。这样透明地进行交流,会改善社会的不稳定情况,能够给人民说话的机会。实现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三)恰当处置违法信访。1.要制定处置应急预案。一般的非正常信访往往也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因此,如果没有妥善的预防措施,可能就会产生隐患酿成事端。要不断进行预防,未雨绸缪,才能够加强稳定。2.对非正常信访者要依法予以处理。相关的法律条文应该对非正常信访的纪律进行明确,从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律的界定,能够适当约束非正常上访的行为,所以,要将操作性增强,就要通过法律武器来实施保护,各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以及市公安局等部门要进行联合配合,以便于能够预防和治理,因此,对于信访的行为严格规范,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社会的稳定。

猜你喜欢
信访工作场所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做好基层信访工作 共建平安家园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