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适度控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基于高等教育生源下降趋势

2012-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生源大学发展

何 湘

(山西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6)

生源是一个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今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我国高校生源呈下降的趋势,部分高校将失去生存的空间。我国部分高校淘汰退出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我们应当科学规划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遏制高校举债盲目扩建之风。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的探析。

1 我国高等教育生源下降的趋势原因分析

1.1 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呈下降趋势

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受人口因素制约,应该考虑一定时期内适龄人口数量的变化。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最近10年,我国教育系统经历了生源的整体下降。从小学到高中,中小学校总数从上世纪末的70万左右,下降到了目前的40万左右,在校中小学生总数从2.7亿下降了2亿左右。 2009年以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逐年下降,到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减少30%左右。从单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来看,变化趋势也大体如此。如人口大省山东,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78.1万人,随后几年连续下降,2011年为58.7万人,比2008年减少近 20万人[1]。

1.2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初露过度教育的端倪,理性选择放弃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会越来越多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使得各级教育得以迅速扩展,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供给过度增加,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的劳动力从事低学历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这一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过度教育[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即失业”、“大材小用”、“高学低就”等现象时有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勉强就业的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所能得到的工资待遇,也与没上过学的农民工工资差不多。在上大学的成本和收益明显不成正比的情况下,理性选择放弃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会越来越多。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有84万应届毕业高中生退出高考,2010年至少约34万人放弃参加高考[3]。另外,高校在校生退学人数的递增,也加重了高校的生存危机。调查显示,近几年全国在校大学生自动退学率已近3%,每年退学人数近50万[4]。

1.3 教育致贫现实让许多低收入家庭子弟被迫放弃接受高等教育机会

低收入家庭供孩子上大学,本来是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改变贫困的家境,但是对于一些贫困地区,一个家庭的孩子书读得越多,经济状况就越差。按平均水平计算,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上大学要支出7000元,这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强劳力35年纯收入。因此上大学被农民称为“倾家荡产”式的教育[5]。武汉大学“感悟爱.折射爱”学生团队,对武汉市300多名即将毕业的初三年级农民工子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弟学习上进心不足,八成农民工子女不上高中,多数农民工子弟初中毕业后选择职高或是技校,还有部分直接去打工[6]。

2 生源下降的趋势将使我国部分高校失去生存的空间

2.1 前车之鉴:域外高等教育盲目扩张与生源下降的矛盾引发高校倒闭潮

日本能够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富国,其高等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目前,日本教育面临着百年未遇的大危机:日本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处于持续下降之中,首现倒闭潮。日本教育部门则规定,只要大学无法达到当局规定的学生人数,都必须自行关闭。2004年,位于广岛的安芸女子大学成为了日本二战后第一所因为招生不足而被迫关门的大学。目前日本共有140所大学面临这样的危机。随着日本人口萎缩,这个问题会更加严重[7]。

我国台湾地区出现了与日本类似的情形。从1995年以来,台湾地区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了“广设大学”的改革,到了2005年,台湾的各类高校达到了150所。但根据台湾地区经建会2007年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推算,未来20年,台湾省的初中与大学入学人数将较目前大幅减少37%-38%,只剩下约20.1万人。台湾省内的高校未来也将面临数量过多、找不到学生就读的窘境。台湾高校2007年招生录取率达96.28%,2008年招生计划数高于报考人数。台湾地区的一些大学校长预测,未来恐将有三分之一的大学因生源不足而要面临倒闭危机[8]。

2.2 我国部分高校淘汰退出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

我国高校生源下降的趋势,同样将使我国部分高校也失去生存的空间。在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学费收入在学校日常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旦生源不足,高校的倒闭将不可避免。2009年,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的上海经贸学院,在新生军训前一天宣布停办,成为全国第一所“倒闭”的高校。而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辉煌期入驻高校有公办大学、从事非学历的民办高校以及从事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29所,在校生6万多人。但2009年只招到3万余人,办学资源大量闲置[9]。如果高中毕业生人数不足高校招生计划数时,高校就会“吃不饱”,甚至“破产”[10]。可以说,我国部分高校淘汰退出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

3 适度控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遏制高校盲目扩建之风

3.1 政府应当科学规划,适度控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

据教育部统计公告,我国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11]。面对未来高等教育生源下降的趋势,我国政府应辩证地处理好高等教育阶段性快速发展与长远性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不但要做高等教育大国,更要建立高等教育强国。要把握好高等教育发展的节奏,适度控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由重视规模发展转向致力于质量的提高[12]。

3.2 高校自身也要科学规划,避免盲目扩建,追求内涵式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生源的下降,必将使我国部分高校缩小甚至失去生存的空间。但是,国内许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发展规划缺少前瞻性和科学性,急于扩张,甚至举债盲目扩建而身负过度债务。中国审计署2011年披露,在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的10万亿元债务中,全国1164所地方所属的普通高校,就占到了2634.98亿元。随着各高校还债高峰的陆续到来和银行的多次加息,高校还本付息压力急剧加大、财务风险不断增高,有的高校收来的学费基本用来偿还银行的贷款,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各高校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其潜伏的巨大危机将可能导致一系列高校的破产[13]。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国外的许多名校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没有扩大校园面积,其追求的是内涵式发展。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一些大学已接近甚至超过国外的知名学府。然而,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生源几年后将下降的这一现实国情,高校将来的生存和发展,靠的将不再是教学楼、办公设备等硬件设施,而拼的是办学质量。那些办学质量低下的高校将首先会被考生所放弃。所以,我们的高校应重视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基本建设规模,以防止将来出现举债扩建的校舍却闲置浪费的局面。高校应当追求内涵式发展,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以争取在未来的高校生存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1]高校生源危机说到底是质量危机[N].中国青年报,2012-1-6.

[2]孙志军.过度教育:西方的研究与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1(5):38-43.

[3]今年34万人退出高考 留学热加速生源分流[N].每日经济新闻,2010-6-9.

[4]每年近50万学子自动退学或出国或复读“重启人生”[N].新闻晚报,2011-10-18.

[5]西部贫困大学生.透支35年收入上4年大学[N].南方周末,2006-05-2.

[6]陈家沛.八成农民工子女不上高中并非坏事[EB/OL].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12/28/content_18615556.htm.

[7]日本教育面临百年危机:解读日本大学首次倒闭潮[N].人才市场报,2009-07-11.

[8]台湾省经建会:速定高校退出机制[J].世界教育信息,2008(9):22.

[9]高考生源持续减少.专家:中国高等教育拐点在即[N].北京日报,2010-12-8.

[10]湖北副省长担忧高校前途.5年后极可能有高校破产[N].长江商报,2008-01-16.

[11]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N].楚天都市报,2009-09-12.

[12]我国高等教育由重视规模发展到着力提高质量[N].人民日报,2005-1-11.

[13]2600 亿欠款:中国高校面临破产之忧[EB/OL].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7/96/22/5_1.html.

猜你喜欢
生源大学发展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