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地震资源 发展旅游产业——以唐山市地震资源的调查为例

2012-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唐山人唐山市唐山

唐 华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管理处 河北 唐山 063000)

开发地震资源 发展旅游产业
——以唐山市地震资源的调查为例

唐 华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管理处 河北 唐山 063000)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唐山发展史上遭受到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痛记忆。但地震也留下了丰富的地震遗迹,其中既有特殊的自然景观,也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不仅具有科研价值,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地震遗迹还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成为旅游地学资源的一部分。笔者在唐山市地震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例的基础上,就唐山市地震遗迹的旅游开发问题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1 唐山市地震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的意义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的里氏7.8级地震是20世纪十大灾害之一。地震后唐山保存的地震遗址共有七处: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河北矿冶学院(现为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楼、唐山十中、唐山钢铁公司俱乐部、唐山陶瓷厂办公楼、唐柏路食品公司仓库、吉祥路,前三处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保护开发上做了一定工作,效果较好。后四处地震遗址虽然都受到保护,但保护措施不力、知名度不高。

地震所产生的灾害性旅游资源可分为震迹和震记两种。震迹是破坏性地震,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存景观,可将其分为5种类型,即陷落型、古建筑遗址型、现代建筑遗址型、山地构造断裂型和河流堰塞型,其旅游意义在于观赏性和科考性。震记是为记载、纪念地震而保存下来的人文类碑记、石刻、纪念建筑物及展览实物等,可分为3种类型,即碑刻型、纪念型、展览型,其旅游价值在于地学观览和灾史研究,某些碑刻还是书法艺术研究的实物资料。按以上分类方法,唐山市现拥有陷落型、古建筑遗址型、现代建筑遗址型三类震迹型旅游资源,拥有碑记型、纪念型、展览型三类震记型旅游资源。

唐山地震无明显前震,余震持续时间长,衰减过程起伏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唐山震后建设与成就同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英雄的唐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解放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不仅建起了一座新唐山,获得了“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等,而且已经成为河北的经济中心,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唐山人“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光辉典范,也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所以唐山地震旅游资源是唐山人的宝贵财富,具有深远的纪念意义和科考价值。开发唐山地震旅游资源,不仅能促进社会防灾事业的发展和民众防灾意识的提高;推动减灾技术的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还能教育和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和对灾害的抗御能力,社会效益显著。此外,以地震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还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地震遗迹的保护和开发筹集资金。

2 唐山市地震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唐山市围绕地震资源的开发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2010年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热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山地震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目前唐山地震资源开发主要突出宣传教育功能,多属政府行为,对地震旅游资源的其他因素比较忽视,致使对游客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从而影响资源利用价值和开发效果。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对地震的认识不够全面

地震对于唐山人不仅是一场劫难,也是一笔财富,而且这笔财富可以为我们所利用,变成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激励我们为振兴唐山而奋斗。但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致使地震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影响了唐山地震旅游产业的发展。

2.2 对地震资源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资源开发中仅认为地震遗址才是旅游资源,这其实是错误的。其实只要经历过那场大地震,无论是震坏了的,还是没有震坏的,都应该是遗址。震坏的要加以保护,没有震坏的留下的也很少,更应加以保护。应当说,它们对于地震灾害、震后重建乃至建筑的研究也具有极大的意义,其价值并不比震坏的东西低。另外唐山震后重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笔宝贵的财富,是可利用的地震旅游资源,可以保留震后10年、20年、30年的典型建筑来讲述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也是人们认识唐山在重大自然灾害后如何创造奇迹的素材和历史资料。

2.3 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目前,唐山市地震旅游资源仅停留在简单保护的层面上,并没有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保护不力和宣传教育的欠缺,很多遗址无人问津,处于衰败甚至消亡的境地。唐山是一座震后新兴的城市,但是保留下来的痕迹很少,较难反映唐山震后建设的发展历程。比如,唐山市的街道、社区有很多雕塑,但关于地震这一唐山独具特色内容的雕塑一个也没有;唐山市近年来旅游开发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旅游收入连年增加,但对地震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不明显,没有形成规模和效益,尤其是电影《唐山大地震》热映后地震旅游开发仍然没有大的突破。

2.4 对地震遗址的保护不够重视

地震遗址是唐山大地震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也是最具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遗迹。但除了现有的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震遗址采取了有效保护措施之外,其他地震遗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年久风雨侵蚀,保护不力,再加上人为的损坏,许多遗迹遗址已经失去原貌。资源保护名存实亡,使有些遗址已经不复存在;现存的几处遗址,也没有拨专款、专人进行保护和看管,没有形成有效地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如果长此下去,现存遗址也有毁灭的危险。

2.5 缺乏高素质人才

地震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门类、多学科的知识。目前从事这方面的人员缺乏,并且缺乏深厚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制约了唐山市地震旅游开发的深度,难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3 唐山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业已经成为一项支柱产业,成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可缺乏的一部分。现代单纯的自然风光旅游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休闲旅游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此需要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和文化品位,这就为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契机。根据唐山市地震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3.1 加强调查,进行规划

地震旅游产业在唐山市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为发展唐山市的地震旅游产业,地震工作者和地震、文物部门应首先对我市现存的各种地震遗迹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对其旅游功能做出评估并制定开发利用规划,为旅游部门提供更多有特色的地震旅游区和旅游线路,不断增加地震旅游的品种。

3.2 地震旅游资源的挖掘与保护

必须提高对地震资源的保护意识,深入挖掘地震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合理有效的开发,促进现有旅游资源的保护。首先要完善相关机构,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严格的保护,避免出现人为的破坏与损毁,缓解自然风化等带来的损害。其次,对震后留下的震前建筑物要停止使用,不仅外表,包括室内及设施都要尽力恢复到震后初时的状态,使人们在参观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地震所带来的冲击,而且包括那个时代的物质与文化气息。最后,要美化遗址和震后留下的震前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使之与遗址和震后留下的震前建筑物相协调。

3.3 加大地震旅游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通过宣传和营销,首先要让广大群众对各处地震遗址的类型、保护地震遗址的意义、保护方法等有更加深入了解。其次让国内外的广大游客充分了解唐山地震旅游的内涵和特色,特别是唐山人民在抗震的过程中,形成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唐山人精神支柱,也是唐山文化的核心内容。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热映是对唐山地震旅游的宣传,更应该大力宣传和弘扬这些精神,利用特定的日子7月28日进行宣传和公关,吸引旅游者到唐山来增加抗震减灾知识、体验地震场景、参与新唐山的城市建设的热情。

3.4 加大唐山地震旅游产品开发力度

旅游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地震旅游事业的发展,把地震旅游产业摆上议事日程。唐山地震遗址、唐山震后留下的震前建筑、唐山地震体验馆、唐山抗震纪念馆、纪念碑等,构成了唐山地震的文化景观,是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一文化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唯一的,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他们成了唐山的一个标志、一个品牌。如果利用得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利益。因此开发“唐山地震之旅”精品旅游路线,并将旅游路线与京津、市内相关旅游景点联结起来,使人们形成去京津旅游、到唐山旅游,必去参观唐山“地震”文化景观的观念,充分开发地震旅游资源,充实旅游产品内容,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与参与性,把这一旅游产品建成唐山旅游的精品旅游线路。可以考虑“唐山地震遗址一日文化游”以地震遗址公园、地震博物馆为核心串连其他地震遗址,并与唐山工业遗址遗迹有机结合,开发唐山地震遗址一日文化游,这必将为唐山旅游增添新的亮点。

3.5 加快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唐山本地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扶植力度,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加强唐山地震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方面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综合培养,为唐山地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阚兴龙.汶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热带地理,2008(5).

[2]伍长云.关于唐山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6).

[3]王淑娟.开发唐山地震旅游资源应注重实用 [N].中国旅游报,2006-6-9.

[4]单之蔷.中国国家地理:地震专辑[N].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5-16.

[5]孙黎.浅议四川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国商情,2008(21).

[6]谷金明,赵景克.唐山市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世纪桥,2011(5).

唐华(1977.5—),女,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管理处副主任,文博馆员。

王静]

猜你喜欢
唐山人唐山市唐山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唐山香酥饹馇圈
James Hutton
门泽光
刘亮、杨光设计作品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