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出的全民健康

2012-08-15 00:47本刊编辑部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1期
关键词:白喉表面抗原百日咳

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病侵袭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发展和公共卫生形象的具体体现。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疫苗的国家之一。

预防接种是针对传染病综合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接种疫苗使接种对象获得对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是传染病免疫预防的具体实施,是控制乃至消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也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行政行为。因此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是落实免疫规划、搞好卫生防疫、保护人民健康、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策略。

20世纪60年代初期,全国每年约报告20000~43000例脊髓灰质炎病例,实施计划免疫后,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4年10月以来未发现本土脊灰炎病毒病例。

1950~1965年,我国年平均麻疹发病率为590.6/10万,其中1959年发生全国范围内的麻疹大流行,发病率高达1432.4/10万,并且每100例麻疹患者中有3人死亡,自1965年广泛使用疫苗以来,麻疹流行强度大为减弱,尤其是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效果显著,2009年报告发病率降至3.9/10万的历史最低水平。

1992年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75%,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2006年乙肝血清学调查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据推算1992年以来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人,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在较早实施乙肝疫苗接种的地区,其效果更为显著。以北京为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澳抗)携带率为7%左右,经过二十多年的预防接种,目前该携带率已降至3%左右,十五岁以下儿童少年澳抗携带率降至 1%以下。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每年我国报告白喉病例上万例,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白喉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目前我国许多省份已连续多年无白喉病例报告,近年全国也无白喉病例报告。

在未使用疫苗前,百日咳是儿童常见疾病和死亡原因,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百日咳发病率均在100/10万以上,在1959和1963年出现的大流行中有近万名儿童死于百日咳,而目前,百日咳的发病率已降至1/10万以下。

由这些可喜的成绩可以看到,预防接种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同时还必须看到,即使接种同一种疫苗,由于个体的免疫功能有差异,每个人产生的免疫效果不尽相同;即使有同样的免疫水平,由于个人的卫生观念不尽相同,所受感染微生物的程度有差异,预防效果也不会相同。

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和任何情况下都应强调卫生保健意识,提高人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始终把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预防接种工作全面重视起来,才能收到卫生保健、防病灭病的最终效果。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白喉表面抗原百日咳
中医名言拾粹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截短片段P165在酵母中表达
河源市2019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分析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小心百日咳
胶体金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效果对比探讨
白喉
百日咳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与D-二聚体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