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化医学为指导的医学本科生教育

2012-08-15 00:44赵丽微钟秀宏杨淑艳田敏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吉林132013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6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医学教育本科生

赵丽微 钟秀宏 杨淑艳 田敏 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吉林 132013

以转化医学为指导的医学本科生教育

赵丽微 钟秀宏 杨淑艳 田敏 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吉林 132013

转化医学是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治疗新方法的一门科学,现已成为国际上医学发展的新趋势。要加快转化医学的发展,首先需要培养转化医学的专门人才。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转化医学进行本科生教学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转化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translational medicine;undergraduate students;tutorial system;innovation of teaching;qualified personnel cultivation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患者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一门科学。转化医学的概念自提出以来,迅速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方向,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培养转化医学人才。本文结合医学生教育现状,建议在长学制的本科生阶段开展教学体系改革,积极培养转化医学人才,大力开展转化医学教育。

1 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又被称为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是指“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 ”和“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 ”的双向转化研究,简称为B2B[1]。其主要任务是将基础研究转化为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从临床应用中提出新的问题为实验室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为临床服务, 最终使病人受益[2]。例如,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图谱的绘制完成使人们首次有可能从基因水平洞悉癌细胞、癌基因与正常细胞、正常基因的不同,进一步了解了癌细胞转移机理,这些认识为针对性的疗法提供了可能,有助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并帮助确定不同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转化医学的核心就是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病人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3]。

转化医学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紧密结合,实际上重申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古老的科学原则[4]。其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的整合,是多学科、多层次、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结构与功能、生理与病理、预防与治疗、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

转化医学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才10多年,但其迅速发展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目前癌症研究遇到困境的情况下,转化医学给基础和临床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目前,转化医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转化医学模式下的医学人才培养将会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2 本科生阶段开展转化医学的意义

我国的临床工作者长年致力于临床一线,缺乏同基础医学研究人员沟通、交流甚至合作,基础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虽然在接触患者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受自身科研能力所限, 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结果,临床工作失去了基础研究这个灵魂, 难以实现进一步的突破。这就要求临床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另一方面,基础研究人员不重视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性,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应用脱钩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紧密结合,培养既能上实验室,又能上病房的双优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医学界及教育界关注焦点。在这种背景下,致力于弥补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鸿沟的转化医学应运而生。

在目前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基础研究和临床易于被隔离开来,这种基础理论脱离临床实际的医学教育,既不能适应医学改革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未来医学的发展。我国现有的医学本科生教育期限为五年,本硕连读为“5+2”或“5+3”模式,这样的课程设置前松后紧,培养模式单一,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实验等专项能力的培养时间不足。培养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和培养目标的模糊化既不利于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也不利于科学研究技能的训练[5]。因此,通过改革我国医学本科生基础-临床-科研的单一培养模式,针对有兴趣致力于科研工作的本科生,在基础科阶段采取尽早接触临床与科研的渗透式培养、导师制等方式,早期形成转化医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为转化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性改变。

3 转化医学为指导的教学体系改革

3.1 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医学本科生的基础课阶段相对枯燥,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主动性不高。以转化医学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从实验台到病床和从病床到实验台的潜移默化过程。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提出与临床和科研有关的问题,并注意相关文献检索、研究进展和实验方法的介绍,并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课堂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针对不同的专业及培养目标选择临床案例,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讨论,或邀请临床专家讲座等形式,既增加学生对转化医学的认识, 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教学形式上,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堂讲授中增加转化医学中的内容,还加入了专题介绍的形式,在课堂上提出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开展早期临床实践,做导医帮助来院病人正确就医,进入手术室见习手术过程等。在本科生教育阶段,这样的模式可以培养医学生形成转化医学理念及行为模式,为日后将转化医学理念带入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奠定了基础。

3.2 整合课程体系

本科生基础课阶段更多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不高;灌输多于启发,学科之间连贯性不足,课程之间缺乏协调,致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缺陷。这就要求在医学教学中淡化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机融合,以疾病为单元讲授相关知识。从“以学科为中心”转换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围绕临床问题的各个层面(从病因、病理到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等)展开讨论式教学。例如在一章专门讲心脏病,学生不仅要掌握心脏病发作的临床症状、诊断及鉴别,了解心脏的解剖、组织结构、生理及遗传学等,更需要了解治疗原则、相关药物的选择及费用、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等[6]。这种以器官为中心的综合性系统医学教育,更能增进医学生对学科交叉和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衔接融合的理解,从而在理论层面上真正掌握转化医学。

3.3 本科生导师制

对以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临床、科研并重型学生,在接触临床的前提下,早期就进行临床和科研的复合渗透式培养与训练。即选择一位临床医学导师,跟随导师进行科研以及临床技能方面的训练。导师、学生实行双选制: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能力及兴趣,选择个性化发展方向;导师则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结合自身研究方向进行选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实验,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学习基本实验技术,了解科研的各个环节等,在本科阶段即进行早期的科研训练;还可早期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培养科研的综合素质。本科生导师制一方面开发了教师的潜能,利于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科研实验的全过程,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开阔了视野,医学前沿技术得到及时补充,利于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双向转化奠定了基础。

3.4 构建转化医学师资队伍

师资培养理念的转化是培养转化医学模式下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前提。转化医学呼唤复合型的医学教师,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引进高素质医学人才,鼓励海外专家从事本科教学,使他们及时把国内外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教师培养与教学之中;在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医学教师之间、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建立起互相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学术沙龙、会议、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在不同专业相同研究方向的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基础研究的教师增加对临床医学知识的了解和重视,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迅捷地传递给临床医师,为作为临床教师的医师提供了带着问题进入基础研究基地、了解基础研究现状的机会,使双方均能不断熟悉对方“语言”,了解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更深入、有效的开展基础医学教学工作;同时,以课题和学科为中心,鼓励基础医学教师考执业医师证,临床医生考教师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要求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医生进行双向交叉,相互兼职,定期交流,共同研究和统一教学,以培养既能研究又能看病的“两栖人才”。

4 展望

21 世纪医学的发展, 转化医学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全面理解转化医学的内涵,强化转化医学意识,加强学科整合与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合作。从转化医学人才培养这个角度说,基础科学必须与临床医学结合,才有生命力,基础医学必须为临床服务,才更有前途,转化医学不仅涉及基础与临床各个专一学科改革,更关注于现在与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医学教育改革任重道远,转化医学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我们实施医教改革的平台和途径。以培养临床、科研两相宜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为目标,构架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让基础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应用于临床实际,造福于患者和广大民众健康。

[1]《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编辑部.转化医学:现代医学健康领域新模式[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2):70~73

[2]LEHMANN CU,ALTUWAIJRI MM,LI YC,et al.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medical informatics or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J]. Methods Inf Med. 2008;47(1):1~3

[3]桂永浩.转化医学:用多学科交叉策略推动医学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 2007;5(6):86~87

[4]SZALMA S,KOKA V,KHASANOVA T,et al.Effect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ranslational medicine[J].J Transl Med. 2010;8:68

[5]季晓辉,王锦帆,马艳.关于我国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4;(6):7~9

[6]王倩,董方南,肖博雅,等.医学本科生基础课阶段开展转化医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8~9

Translational Medicine Guidance in Medi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Zhao Liwei Zhong Xiuhong Yang Shuyan Tian Min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of Jilin Medical College,Jilin 132013,China

Translational research,which enables researchers to transform the results of basic research into new treatments more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on patients,has now been the new orientation of medicine in the world. To develop translational medicine,training of talent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has to be the top priority.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a way for innovation of teaching by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6.088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医学教育本科生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基础医学背景下的“教”与“学”现状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