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精心打造“十五分钟社保公共服务圈”

2012-08-15 00:48姜瑜
中国医疗保险 2012年10期
关键词:经办苏州市待遇

苏州市精心打造“十五分钟社保公共服务圈”

依托“网上e 化经办服务大厅”,参保单位足不出户可随时随地办理各项社保业务,截至6 月底,市区网上申报单位3032 家,参保人数43.9 万,累计办理业务211.7 万条,网上累计办理社保关系转出102281 人、转入93192 人

近年来,苏州市按照构建城乡保障一体化战略目标,在社保制度覆盖全民的同时,将社保经办服务体系向城乡各类人群广泛延伸,为人民群众提供城乡一体、公平可及、均等普惠的社保公共服务,为人民群众建设“十五分钟社保公共服务圈”。

一、依托金保工程,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经办

今年7月23日,苏州市人社系统金保工程(一期)建设正式上线运行。金保工程的实施,为进一步提升经办效能、拓展服务渠道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基础,实现了企事业单位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少年儿童、无业居民、被征地人员等城乡各类参保人员全覆盖,满足人社系统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及业务部门相互之间整合联动、资源共享。通过社保、就业和劳动监察“三合一”管理,敦促用人单位“按时参保、足额缴费”,有效保障了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三合一”经办模式也将用工登记、参保缴费等多环节整合成一体化经办,给参保单位办理业务带来了便捷和效率。依托金保工程,社保中心进一步整合细化业务经办流程,实现了业务经办与财务数据精确化管理,让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更加安全可靠。

二、依托“e化”服务,进一步提升经办效能

社保“网上e化经办服务大厅”,主要包括“网上申报、网上转移、网上就医管理、网上资格认证、网上属地管理、网上待遇支付”六项业务。

“网上申报”全天候在线:参保单位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办理人员增减、年度缴费工资申报、数据查询等社保业务。截至6月底,市区网上申报单位3032家,参保人数43.9万,累计网上办理业务211.7万条。

“网上转移”全市贯通:9个统筹区转移社保关系全部通过网上业务平台交换数据,参保人员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手续无需来回奔波,开创“人员未到,标准化数据先到”的先河。截至6月底,大市平台累计办理转出102281人、转入93192人。

“网上就医结算”坚冰消融:在全省率先完成医疗费用联网结算,9个统筹区就医费用网上结算,“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有效保障参保职工权益。截至6月底,13120人申请办理,结付费用2395.89万元,其中医保基金结付1870万元。

“网上属地管理”人性关爱:全省首创信息系统、管理服务同时到位的网上属地化管理模式,让异地居住的企业退休职工享受到居住地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截至6月底,20923名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异地社会化管理体系,享受居住地退管服务。

“网上资格认证”无声有情:通过网上业务交换平台,社区退管协管员根据居住地退休人员信息,主动上门慰问服务,认证过程人性高效。

“网上待遇支付”安全便捷:社保待遇支付增添安全便捷新途径,支付到账后还有免费短信提醒,主动服务贴近人心。截至6月底,支付待遇1345笔,总计1937万元。

三、依托多元化模式,进一步方便参保群众

市社保中心以打造“十五分钟公共服务圈”为目标,丰富多元化、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渠道践行创新服务,为人民群众办理社保业务提供科学便捷、优质高效的途径。

创新服务:2012年4月25日,向市区百万名参保职工发放《2011年度苏州市区职工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成为社会保险法实施后,全国首个按照人社部要求向参保人员发放“一单式”个人权益记录单的城市

公共服务:成功建设中心网站、触摸屏查询系统、社保通短信服务、168声讯查询电话、LED大屏显示系统、自助打印系统“六合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基层服务:建立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社保经办机构,形成纵连四级机构、横贯五大险种的网格化社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将社保服务触角延伸到城市每一个角落,社区成为家门口的“社保中心”,居民医保申报、社会化管理服务、养老待遇发放等业务在社区就可完成。

主动服务:开通“社保通”短信平台,提供定制服务和定向发送服务;在市区所有社保服务大厅新增自助打印服务。

截至6月,中心共发送“社保通”定制短信21316条,“转移接续办结、社保待遇到账”免费提示短信18186条,为20740人次提供自助打印服务。

(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姜 瑜)

猜你喜欢
经办苏州市待遇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优先待遇
国王的待遇 ———原载“伊朗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