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翻译教育发展的问题和策略:基于翻译专业的现状分析

2012-08-15 00:53陈科芳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浙江省办学人才

陈科芳

(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随着翻译专业学科体系的形成,翻译教育日益受到重视。2011年5月“翻译教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表明翻译教育发展受到的重视和关注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翻译作为一个专业来办,尚有许多问题诸如翻译能力培养、译者教育等需要深入思考。具体到浙江,近年来浙江省已有部分高校开设了本科和硕士翻译专业,但翻译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与其经济、文化发展并不对称,探讨浙江省翻译教育发展的一些宏观问题和应对策略,具有急迫性和现实意义。

一、世界范围内的翻译教育

世界范围内的翻译教育,起步于二战之后。但翻译人才职业化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局限于少数几个高校或者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盟),未见有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然而,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世界范围内的翻译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仅以英国为例,共100所左右的高校,就有30多个翻译专业硕士学位项目,且翻译教育正从传统的硕士层面延伸到本科层面。欧盟于2004年开始启动“翻译笔译硕士”(European Master’s in Translation,简称EMT)项目,与大学合作培养能够满足委员会和其他欧盟机构的特定翻译要求的译员。硕士和本科翻译专业项目的数量和分布反映出对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视,也反映出社会对翻译人才的极大需求。

细看这些翻译人才培养项目,就不难发现这些项目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翻译人才培养已经基本脱离外语专业这个“孵化器”,朝着专业化、职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2)翻译人才培养跟社会需求结合紧密,出现了一些新形式的学位项目,如法庭口译、社区口译、电影字幕配音翻译、远程口译等学位或文凭项目;(3)学界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基地的建设,跟业界的结合紧密,互动良好,互相之间的界限和壁垒在逐步消除;(4)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使用,翻译正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甚至已经成为一种被称为GILT产业的新型产业,亦即全球化、国际化、本土化(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Localization)形势下的新产业。

二、我国翻译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较早地开展了翻译人才的职业化教育,翻译教育学位项目比较成熟。截至2012年,在香港十几所高校中,已经有7所①在培养翻译专业人才,这些高校特色鲜明,各有主攻,为香港各界输送了很多翻译人才。澳门和台湾也有为数不少的高校致力于培养各类翻译人才。观察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可以发现,虽然这些高校比较强调翻译理论和全面语言文化知识的培养,但同时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相关单位联系紧密,其毕业生往往就业形势良好。

内地的翻译教育和专门化的翻译人才培养,起步较晚。2006年教育部批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复旦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等3所高校试点设立本科翻译专业(Bachelo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BTI),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首批15所高校设立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作为一个标志,加上2004年开始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逐步设立翻译学博士点,翻译专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才培养体系。翻译专业虽然历史短暂,但发展较快。截至2012年,已经有57所高校开设本科翻译专业,159所高校开设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随着本科和硕士学位点授予权力的下放,近期内会有更多的高校申请并开设翻译专业。

翻译专业建设在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翻译专业目前的办学,还带有较多外语专业的印迹,无论是教学组织者还是翻译教师本身,在思想观念和实际操作中,尚没有真正地完成角色转换。其次,一些高校有热情来办翻译专业,但对本校该专业的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特色、学生出路等,并没有明确的设想和设计。仲伟合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谈到:“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设置翻译专业本科教育的高等学校对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原则等重大问题不清。”[1]再次,高校翻译教育与翻译行业、翻译实践存在脱节,高校往往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则相对不足。此种情况不由令人担忧。翻译专业的“办学热”中,一定要多一些“冷思考”[2]。

近年来,学者纷纷开始反思翻译教育的发展。穆雷、蓝红军对2010年国内26种外语类专业期刊刊发的以翻译为主题的690篇文章进行了梳理归类,指出:“综观2010年翻译教育与教学研究,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研究重点,那就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3]为了规范和指导翻译专业的办学,推动更多导向性研究,国内先后成立了MTI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之前本科部分由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理事会行使相关职责)。

三、浙江省翻译教育发展现状

任何专业的办学,最后都要落实到具体的高校。这就需要具体办学的高校,充分考虑到本省乃至本市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向,能紧密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传统和特色优势等。浙江省的翻译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在浙江省,2007年浙江师范大学率先获得本科翻译专业的办学资格;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随后也获得本科翻译专业的办学资格;另外一些省内高校,如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等学校也在积极申报和筹办翻译专业。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已有MTI学位点。目前从数量上来看,浙江省已有多个翻译专业的办学点。但各高校对于自身的翻译专业的办学,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

目前,浙江省的翻译教育总体办学水平滞后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翻译教育发展总体缺少科学布局、错位发展、特色化道路的考虑;(2)翻译师资结构不尽合理;(3)办好翻译教育事业需要高校、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等多方面的努力,明确人才培养的导向、目标和规格等问题,但是浙江省的翻译教育机构总体缺少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充分联系和互动。

四、发展浙江省翻译教育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单位在进行翻译专业的办学前,首先要思考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理论层面的发展战略问题。具体包括:翻译专业的“专业性”问题,其与外语专业联系与区别;翻译能力的鉴定问题,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来培养这样的翻译能力;翻译教育的专门化问题,随着分工的进一步明确,翻译专业的进一步细化、分化、专门化是一种必然,如何比较科学地实现专门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如何切实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但又有本土化定位的翻译人才;高校翻译教育的特色化和错位发展问题等。(2)操作层面的发展战略问题。具体包括:翻译教师资格认证和翻译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问题;翻译教育中的技术创新问题;翻译教育的合作因素问题,即翻译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接轨问题;为国家和本省“走出去”战略服务的中译外人才的培养问题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务之急,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解决理念问题。要办好翻译教育,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这是前提条件。理念问题不能只是流于口号,而是要真正地反映在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翻译教育(translator education)”不是“翻译培训(translator training)”,既然要做翻译教育,就要做得专业,要遵循翻译人才培养的规律。

要解决理念问题,首先需要踏踏实实地做翻译教育研究。这里的翻译教育研究,不是狭义的翻译教学本身,而是要研究翻译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翻译教育发展的总体特征与规律、世界范围内翻译教育研究(包括国别和地区翻译教育研究)、翻译教育典型案例和模式研究、翻译能力和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译者心理处理机制等问题,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认真研究翻译学界与翻译行业、产业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二,积极探索和实践产学结合。翻译学科的发展使产学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只有把翻译教育置于大的语言服务业中去考虑,才有可能做正确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这是翻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现在的翻译工作已经不同于传统的“作坊式”经营,而被称为“翻译行业”“翻译产业”“语言服务行业”等。传统的翻译作坊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翻译公司、语言服务企业。名称的改变反映了翻译工作的变迁[4]。正如Cronin指出,翻译教育应该走出“象牙塔”,强调“去学究化”(deschooling)[5]。穆雷、杨冬敏通过分析翻译行业现状和对翻译企业员工的需求和要求,认为:“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必须根据翻译行业的市场需求和要求,明确培养目标,确立市场定位,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机制。”[6]

翻译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我国高校中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还是以研究型为主,因此设立翻译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当加强与培训机构以及语言服务企业之间的合作,明确学校跟企业各自的责权利。高校应积极邀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参与翻译教学(可以采用兼任教师、讲座教师等多种形式),与这些单位合作建立建设翻译实习基地、共同开发相关培训课程、合作编辑出版教材、开发应用翻译教学系统和平台,使翻译专业教学成为真正面向市场的职业化教育,培养具备出色的文字翻译能力、熟练掌握翻译技术、懂得一定营销理念和管理技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

第三,避免纯粹经济驱动,坚持特色办学。有些高校看到别的院校在办翻译专业,不顾自身情况盲目跟风,或者说在招生办学等方面,比较纯粹地受经济利益驱动,盲目扩招,留下很深的后遗症。办学经费紧张、教师待遇有待提高等一些问题的存在,可以理解,但教育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这需要办学者十分清楚也十分理智地认识到。如果能跟翻译行业良好接轨,经济利益将会是翻译教育自然的产物。这方面,国内国外都不乏成功的例子。

特色办学是高校翻译教育发展的出路和生命力所在。高校首先应当明确本校和所在地区的经济或者行业特色,做好市场调研和预测工作,为本校的翻译专业教学准确定位。“翻译专业的特色问题之所以特别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这个专业的长久生命力,也关系到翻译专业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7]整个国家的翻译专业如此,具体院校的翻译专业也是如此。这方面,有些省份已经在积极探索,比如山西省的一些高校积极创新翻译教学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8];潘华凌等对江西省的翻译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并提出培养对策[9]。浙江省也有教师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10]。我们应该引导和鼓励更多力量来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探索。全省范围内的有关高校,应该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开展研讨活动,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合作,打造一个专业翻译培养的大平台,统筹规划,而不应各自为政、闭门造车。

第四,做好翻译师资培训工作。“翻译职业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译员培训则是翻译职业化健康发展的保证。”[11]对翻译教育来说,师资培训是翻译教育职业化健康发展的保证。柴明颎指出:“一支合格的专业师资队伍是专业翻译教学体系建构中的关键所在。师资队伍中必须包含四类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学术与职业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学界与业界结合。”[12]翻译师资培训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事业,需要上至国家决策层面、教育部、全国性翻译行业协会,中至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翻译行业协会,下至各个高校及其具体教学单位共同努力。

翻译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是目前大家比较关心、但还没有深入展开问题。翻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能为具体的办学者和教学实践者,带来比较清晰的概念,让他们能知己知彼,能熟悉和了解所处的教育大环境,能更好地把握世界翻译人才培养的脉搏,更加明确翻译人才培养的目的和规格,以更加符合翻译人才培养客观规律和特殊性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并真正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的翻译人才。

只有立足浙江情况、坚持弘扬高校特色的翻译教育发展道路,才有可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浙江省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翻译人才。通过培养本地化的国际化翻译人才,可以解决浙江省翻译人才奇缺的燃眉之急。加快输送包括旅游翻译、商务翻译、社区翻译、浙江传统文化外译等在内的各类翻译人才,为浙江省的各级机关、企业、社区等提供语言和其他相关服务,达到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的最终目标。笔者通过本文揭示一些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应对之策,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发社会各界和学界同行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诚挚感谢英国伦敦大学李德凤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穆雷教授对本文提出指导性意见!

注释:

①这7所香港高校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翻译系,其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也是亚太地区首创)、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岭南大学、浸会大学和香港公开大学。其中,前6所为香港公立大学。

[1]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20.

[2]郑庆珠.本科翻译专业(BTI)教学探微[J].上海翻译,2011(1):44.

[3]穆雷,蓝红军.2010 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J].上海翻译,2011(3):23-28.

[4]王少爽.职业化语境下的翻译——评《翻译实用手册》[J].英语教师,2012(1):66.

[5]Cronin M.Deschooling translation:Beginning of century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C]//Tennent M(ed.).Training for the New Millennium:Pedagogies f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250.

[6]穆雷,杨冬敏.从翻译企事业员工的现状和市场需求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57-60.

[7]何刚强.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理念摭谈[J].当代外语研究,2012(2):41.

[8]连彩云,荆素蓉,于婕,等.创新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J].中国翻译,2011(4):37-41.

[9]潘华凌,刘兵飞.翻译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及其培养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的情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79-83.

[10]陈科芳.关于本科翻译专业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2009(3):50-53.

[11]韩子满.翻译职业化与译员培训——罗宾逊《速成翻译教程》评介[J].中国翻译,2004(3):58.

[12]柴明颎.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翻译,2010(1):56.

猜你喜欢
浙江省办学人才
《初心》
人才云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