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效应推动流量经营走入实际

2012-08-15 00:50南京邮电大学南邮福富实验室王亚石卢捍华
通信世界 2012年35期
关键词:价值链流量经营

南京邮电大学 南邮福富实验室 | 王亚石 卢捍华

移动互联网应用、娱乐和流媒体服务、M2M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无不对通信流量的能力和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正在经历日新月异变革和发展,尤其网络经济的免费模式对传统运营理念的冲击十分强烈。应当说,电信运营商今天的尴尬局面是当年只重视“二八效应”而忽略网络经济“长尾效应”后果的延续。

例如云计算服务对通信流量有很大的需求,这时流量本身并不以产品的形式出现,其价值是经历很多层次以具体的功能服务(例如SaaS)实现,价值体现在云计算的软件服务,因此流量经营的长尾效应将更为明显。电信运营商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从各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这一局面,加强流量经营就是其中的重要措施。

流量经营要素

信息服务融合开放的今天,云计算等领域是通信流量的巨大潜在消费者,为了实现资源共享、虚拟机迁移、能源消耗优化、大数据分布式处理等应用,不仅需要很大的数据通信流量,还需要全程通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保证。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通信能力的发展速度低于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发展速度,后者是以摩尔定理(18个月集成度翻一番,价格降一半)的规律发展的。因此,要发展流量经营,满足社会需要,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还需要经营管理、市场策略等方面的加倍努力。

对于企业运营来说,需从运营的角度分析一下当今流量经营要素,讨论运营支撑系统的改进方向。

客户/市场/产品方面

流量经营的基础是社会和市场需求。因此要做好流量经营首先要向客户提供他们迫切需要的、用得起、用得好的产品。

1.对于新的领域,需要对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客户感受更理解,加强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新产品客户体验方面的操作。

2.通信流量只有通过应用才能体现其价值。

3.与流量经营相关的产品开发中会有更多因素需要考虑,例如在iPhone和iPad推出后,美国很多运营商的资费套餐设计没有预见终端应用流量的大增,不得不改变预定的策略,使得经营显得很被动。

4.在开放融合的环境下,流量经营的客户更具有全局性和流动性。

服务方面

和传统通信服务相比,流量经营涉及的服务有很多不同之处。1.服务需求的个性化更为明显;2.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提高;3.服务实施和服务运行之间的界限模糊。例如,在不同时段对服务质量的不同要求需要在运行过程中调整服务和资源的配置;4.服务的价值链拉长;5.服务计费因素复杂。

做好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就应首先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进而对施工企业的技术资源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和构件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检验,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水利企业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质量保证系统和质量管理制度,这样就给相关施工工作的展开提供技术依据和法律依据。企业在施工之前还应有效的明确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了解施工图纸的制定,并将图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书面的形式告知给施工人员,以此来有效的减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过失行为。

资源方面

资源是形成流量的基本条件,在强调流量能力和质量的流量经营中,对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也有其特点:1.资源的开放性;2.资源和服务的相对性;3.QoS、SLA对资源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供应商合作伙伴方面

流量经营涉及的服务呈现价值链长尾化的特点,因而供应商合作伙伴的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1.价值链上下游之间的依赖性增强,在运营支撑系统中,与上游的关联是通过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实现的,与下游的关联是通过客户管理管理实现的;

2.动态的供应商合作伙伴管理。

改善和升级运营支撑系统

反观当今的运营支撑系统,在很多方面是无法支撑上述这些流量经营要素的。为了保证对流量经营的支持,运营商应当对现有运营支撑系统进行一些必要的改善和升级。

1.实现运营支撑系统一体化。过去各运营商按省设置的运营支撑系统难以及时、端到端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不仅如此,在物联网、云计算等理念支持下的新兴信息产业的开放融合特点,实际上是某种程度的全社会信息一体化,运营支撑系统也必须与此相适应,实现与服务价值链上下游、政府监管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等的信息关联和交互,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为市场和社会服务。

2.加强运营支撑系统服务层次的功能。目前来看,传统的语音服务、简单的Internet接入服务等以OSI低三层为主的单纯通信服务构造和功能相对简单,以支持这些业务为主要目标的运营支撑系统的服务层次功能普遍较弱。为提高流量经营的层次和内涵,就必须提供一些高层的服务,这些服务的配置(例如当前各大运营商的系统中几乎没有完善的服务计费配置功能)、管理、资源映射、质量保障、故障恢复、事件处理都将十分复杂,简单的服务层次功能很难胜任这些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

3.加强智能化服务管理和资源管理。服务的动态性、全局性、移动性和对全程服务质量、服务管理和资源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通信技术和资源设备的日新月异又使得管理对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都需要管理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尤其需要深入感知有关因素,综合各种情况实现服务和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提升告警、故障判断、通信质量管理、事件管理等方面的水平,使故障、事件、通信质量问题等防患于未然。

4.加强BI和大数据处理的应用。智能化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处理和从中获取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当前,虽然BI等数据处理技术已经得到应用,但多是用在经营决策和市场活动中,在其他层次的活动中应用较少。在服务提供和资源管理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例如设备网络日志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服务和资源的管理有很高的价值,利用好这些数据对于实现管理的智能化是至关重要的。

5.实现电子商务和价值链信息系统的互联互操作。流量经营服务对整个价值链的依赖越来越强,尤其在云计算、SOA等技术和信息架构的支持下,这种关联变得更加方便和易于实现。因此,在运营支撑系统中规划和实现与上下游的信息系统互联互操作也势在必行,这也是提升服务、提高流量价值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价值链流量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寻找书业新流量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中国制造”:助力“一带一路”价值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