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件问题研究现状浅析

2012-08-15 00:51徐莹
天中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课件理论课堂教学

徐莹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南宁 541004)

积件问题研究现状浅析

徐莹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南宁 541004)

课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直接形式,而积件是人们为了改进传统课件教学的一种新的探索,值得我们关注。积件研究有积件研究内容的分类统计、积件的基本理论研究和积件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几方面的基本问题。只有将积件技术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才能较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

积件技术;问题;研究现状

现代多媒体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成为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培养新形势下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目前,多媒体课件的功效虽然日渐提高,但大多数多媒体课件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

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整体的第一代教学软件(课件),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不适应于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因此,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从课件思想向一种更灵活的适应于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情境的方向发展。

基于当今世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并从《易经》中得到启发,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的思想,积件应运而生。国内曾一度掀起研究积件的热潮,但时至今日,积件的应用仍然较多地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没有看到多少真正有实用价值的积件系统应用于实践,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开始凸现。基于此,笔者想通过梳理近14年有关积件研究的主要文章,分析问题原因,总结经验,以期为积件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一、积件研究概述

截至目前,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能搜索到与积件相关的论文364篇(已剔除通知或者启示之类的文章)。1997年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发表了《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一文,文章首次论述了积件的涵义、特点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影响,提出了发展我国新一代课堂教学积件的建议,引起了学界对积件研究的关注[1]。在随后的几年里,与积件有关的文章逐渐增多。1998―2002年期间,研究的关注点是积件的介绍、积件建设的目标、使用积件的必要性等。2004年《电化教育研究》第11期刊登了西南师范大学刘晓雪和李远蓉的《重新认识积件理论》一文,文章对传统的积件定义提出质疑,表明积件研究进入了反思阶段。从2006年开始,学界讨论的问题从“要不要用”、“要不要开发”转向了“如何才能真正有用和实效”,此期间的研究主要围绕开发的策略、方法展开。2006年《中小学电教》第9期刊登了华中师范大学袁倩的《积件系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积件系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分阶段开发积件系统的策略。

二、积件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 积件研究内容的分类统计

在上述关于积件的文章中,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积件理论探讨、积件技术开发、积件的教学应用以及研究反思。其中,积件理论研究占绝对优势,比例为50%,关注的内容包括积件涵义以及特点,积件系统组成和开发的必要性、原则等。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关于积件思想的研究都是直接套用积件理论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并没有把握其研究的核心思想,导致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出现停滞。积件技术的开发研究比例为23%,主要涉及积件系统下积件库的建设、积件的存放与管理、积件组合平台的开发。积件与具体学科整合的应用研究比例为17%,涉及多个学科,积件研究反思比例为1%。积件是我国学者根据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积件与具体学科教学的结合以及教师研究的文章只占整个积件研究文章总数的18%,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积件应用具体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的关注。

(二) 积件的基本理论研究

随着积件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人们对积件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刘晓雪、李远蓉指出积件的定义应该是积件系统的定义,“积件库”应该是“积件”的集合,是存放“积件”的地方,积件系统才是由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构成。

对于用于实现某节课教学目标的课件来说,积件是构成课件的基本元件(或要素),而在积件系统中,它则是积件库的一部分。就像从雕版中分解出了活字(或“字丁”)一样,积件中的“件”有组件、部件,零件或元件的意思,它是具有最基本的教学功能的微教学元件,代表的是构成整体的各部分而不是整体本身;所有这些教学元件的集合便构成了积件库;而对积件进行分类、存储、管理、生成和组合的软件系统则是一个积件组合平台。因此,积件和积件系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积件应定义为: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编排组合运用基于某一知识点的微教学单元、教学素材或微教学策略的教学元件。

综上所述,若要实现能存储和管理庞大积件库的积件系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而现有的信息技术很难实现一学期的课程、一个学科的课程甚至几个学科课程的积件资源库的方便调用与管理,这也是积件研究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积件技术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我们应该从其技术展望中结合现有技术找出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能改进当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指导思想。

(三) 积件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开放性的教学元件库是积件改进的核心思想。积件理论指出“积件组合平台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需要选择积件库中的积件,利用该平台生成特定教学情景的课件”[2],“理想的积件组合平台应该具备功能强大,组合变化灵活多样等特点”[3]。积件组合平台是积件技术实现的一个重要难题,相关软件的不断更新,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积件组合平台的开发研究不停变换,却很少能真正投入到教学实践中[4]。根据田岗的分析,Flash是当今教学中使用较为普遍且功能较为强大的积件开发教学软件。与PowerPoint、Authoware和Dreamweaver相比,Flash的编程能力、处理能力和兼容性最强,接受素材的能力略次于PowerPoint和Authoware,且Flash具有显性库存储能力,动画、绘图、网络通讯能力强[5−8]。因此,我们可以用Falsh技术将课件中的各类教学信息资源分类存放,并设置代表某一知识点的“微教学单元、教学素材或微教学策略”的“教学元件库”,利用loadMovieNum和unloadMovieNum脚本语言以及交互按钮实现外部资源的链接和卸载,通过“教学元件库”实现开放性,使课件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适应不同教学。

从近14年积件研究的趋势来看,积件从兴起、高潮、反思到近几年低潮的出现,其原因是大多数研究者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上,都以追求与积件理论的一致性和其技术的完美性为主要切入点,却忽视了实践研究,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使积件技术无法真正大量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对课堂教学软件的急需。只有将积件技术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才能开发出更好的教学软件满足教学需要,较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

[1] 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4).

[2] 彭绍东.积件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J].中国电化教育,1998(1).

[3] 刘晓雪,李远蓉.重新认识积件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4(5).

[4] 袁倩.积件系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6(9).

[5] 陈柄木.实用型积件系统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7).

[6] 田岗.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Z1).

[7] 李忠.基于积件思想的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D].长春:吉林大学,2009.

[8] 席海龙.论积件系统与教学活动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0(12).

G436

A

1006−5261(2012)05−0139−02

2012-01-28

徐莹(1988―),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牛建兵〕

猜你喜欢
课件理论课堂教学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