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2012-08-15 00:45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信息

冯 雷

(太原师范学院 图书馆, 山西 太原 030012)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把图书馆中蕴藏着的丰富知识资源开发出来,为知识创新提供深层次服务,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是高校图书馆事业肩负的重要任务。

但是,根据有关图书馆现状的调查,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处于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过渡阶段。传统的观念、落后的管理体制、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及专业人员流动过大等因素,都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创新,实施并积极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1.文献资源供需矛盾严重

图书馆收藏物除了书籍和期刊两大类以外,还包括范围广博的收藏对象:手稿、档案、照片、录音带、电影片,林林总总。高校图书馆受学校长时间专业设置不变的影响,导致收藏资料太偏、太具体,从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许多高校引进并开发新专业方向,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技术和边缘交叉学科专业,额外增加了许多硕士和博士课程。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建设,文献资料应具备丰富性和多样性。[1]

2.服务对象层次不一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庞杂,有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自考生、进修生以及社会机关单位的购证者等等。他们共同使用一个无所划分的图书馆,使图书馆所受压力越来越大。学生读者的比例大,占去阅览场所的90%左右,成为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教学科研人员客观上受到排挤成为次要服务对象。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他们的知识水平不同,对于图书资料的需求也有差异。学生以借阅图书资料增加知识提高水平为主,主要是对教育性服务的需求;而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则以研究新事物为主,对信息性服务的需求大于对教育性服务的需求。目前高校图书馆无法满足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以致于对学校整个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贡献较小。

3.管理落后,思想僵化

当前高校图书馆仍然是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如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重藏轻用”的传统管理思想严重,图书馆业务流程设计仍以图书馆自身的工作需要为出发点,信息采集、加工、典藏工作是根据文献加工整理的方便程度来设置业务流程,而没有考虑读者的需求。层次过多,信息渠道不畅,信息传递缓慢,对市场需求应变能力差,效率低下,人员闲置,未对图书馆工作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从而造成服务成本的上升。集权式管理和层层上报的机制束缚了图书馆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反应,限制了工作人员的发展,阻碍馆员的共同学习,无法发挥所有馆员的能量和创造力。

4.人员不稳定,结构不合理

图书馆服务的功能是促使读者获得文献,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事业的主体,是构成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本因素。大学图书馆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和机构,图书馆工作人员社会待遇和地位比较低,工资、奖金、福利低于其他行业,劳动付出往往与得到的报酬不成正比,这导致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的热情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显然在这种状态下的高校图书馆团队,难以适应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水平。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关键在于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其服务水平须能跟上社会变化的需求。因此,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改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措施

1.更新信息服务理念

改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应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理念。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最重要的要素。树立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理念就是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放在首要位置,建立有效育人和用人机制;使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得到提高,培养馆员的主人翁精神和高度责任感。高校图书馆应广泛开展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充分考虑读者的个人特点和独特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包括个性化的检索方式、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个性化的用户界面以及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法。开展个性化服务要开展读者调查,获取读者信息,建立读者数据库。需要开发相关技术如信息搜集技术、信息加工处理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传递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校图书馆还应树立知识服务理念。知识经济代表的不是传统产业,而是以知识、智力、技术为特征的信息产业。高校图书馆要生存,最根本的就是在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增加对知识的生产和宣传,成为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成为知识应用的桥梁和纽带。在高校图书馆,传统分布式或部分封闭式集中服务的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取而代之的将是现代信息和整合网络信息,也就是高校图书馆应树立集成化信息服务理念,向用户提供综合服务,提供知识和解决方案,以满足特定的主题。集成化信息服务需要网络技术、数据库、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因此,增强对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实施集成化信息服务的重中之重。

2.创新信息服务内容

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不断取得进展和个性化服务逐渐增强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力求成为信息的管理者和知识的传播者,肩负起网络信息海洋导航角色,其信息服务的创新应从组织扁平化、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建立导航库等方面入手。

高校图书馆为了与未来高校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可以迅速回应各级各专业读者需求的应变灵活的组织,应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实现精品服务。扁平化组织的信息流通渠道通畅,协调简单,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可以开展用户调查来确定读者信息需求,还可以通过开座谈会、开展读者教育、组织书友会等活动,收集读者的反馈信息,并做好质量审核工作,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价管理体系。

高校图书馆要生存就必须在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因而创建符合21世纪特征的学习型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就是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和内容运用于图书馆管理和发展[2],其内容就是通过学习获得不断创新的能力,在学习中培养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思考方法。具体措施就是通过宣传、学习和推进,使图书馆全体馆员认识到要改变和抛弃传统的观念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与发展;通过共同的理想、目标、抱负,把图书馆全体馆员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大家为了图书馆的共同目标而全身心投入工作;奖励和鼓励馆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业务培训并保证培训管理的正规化。

为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为原则的协作网络,开展馆际互借,充分发挥图书馆联合体的整体资源优势。[3]61高校图书馆不再是信息孤岛或信息群岛。网络之间互联互建,资源共享,联合采购,合作编目,馆际互借,联机查询,远距离文献传递将大大解决供需矛盾,提高工作效率。创新信息服务还包括建立科技信息导航库和开展用户培训工作。建立科技信息导航库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挥专业检索技能、提高用户网上查询效率的理想方式。高校图书馆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加工整理,提高信息的含金量;并与网络数据库系统合作,采用推送技术将全文镜像、专题学术成果、最新科研动态发送到用户终端,实现信息获取网络化。用户可在远程进行讲课,并进入虚拟网络教室学习。

3.创新馆员角色

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队伍的整体素质。图书馆员应首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认真细致、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和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奋进意识[4];具备乐于助人、甘为人梯的品德风格及待人接物和蔼可亲的良好修养;具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员将是信息的管理者和传播者,是知识的导航者和信息咨询专家,同时是社会教育的承担者,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人,是终生学习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高校图书馆员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潮流,与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步前进。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开展好信息服务工作,必须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创建学习型图书馆,走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的道路,并不断提高图书馆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重要的作用,服务高校读者,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李德玲.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图书馆学刊,2010(5).

[2]殷晓彤.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 创建学习型图书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5).

[3]徐建华.现代图书馆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袁红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探究[J].情报杂志,2009(6).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图书馆信息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图书馆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订阅信息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