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两种游泳操作方法的比较

2012-08-15 00:42杜秋兰陈小凤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恐惧感母体水温

杜秋兰,陈小凤

(本文编辑:黄攸生)

新生儿游泳是一项全新的新生儿保健活动,能促进婴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减少不良睡眠习惯,还能促进神经、消化、呼吸、循环、骨骼等系统的发育[1]。新生儿游泳是自然的医疗护理技术,方便易行。但新生儿在游泳中常出现哭闹与不安感,应研究如何提高新生儿游泳质量,为新生儿创造更为舒适安全的环境。为此,选择2011年1月至3月在我科足月分娩,Apgar评分>8分,出生后24~48 h,家长自愿参与新生儿游泳100例,进行分组观察,两组新生儿体重无统计学差别。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操作前准备 ①在充分哺乳1 h后进行;②室温在28℃,湿度55% ~65%,沐浴水温在39~41℃,游泳水温在38℃左右;③游泳时间每次控制在10~15 min。

1.2 操作方法 随机抽取50例为观察组(先沐浴后游泳组),50例为对照组(单纯游泳组)。新生儿沐浴时间在2 min内。两组新生儿游泳时均动作轻柔、缓慢。观察两组新生儿哭闹及安静。

1.3 结果 观察新生儿入水后情况,观察组安静45例,哭闹5例;对照组安静35例,哭闹15例。

2 讨论

新生儿与母体分离后失去宫腔的环境,很快即适应一种全身被衣物包裹的感觉。对照组游泳时使新生儿失去包裹产生不安全感,立即将其放入水中会进一步加重新生儿的恐惧感,出现哭闹较多。观察组先沐浴,通过操作者对其全身的扶持、擦拭、翻动等动作,让新生儿能适应裸露感并过渡到全身接触水的感觉,大大减少新生儿的不安和恐惧感,让新生儿由静止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让其感觉回归母体宫内,让新生儿逐渐适应,呈现舒适感,减少哭闹的次数及时间。

[1]赵少飞,谢丽群,胡海宾,等.“新生儿游泳”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探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4):27-29.

猜你喜欢
恐惧感母体水温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蒲公英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学会与恐惧感共舞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经常性迟到的问题研究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大联大:最先感知“水温”变化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