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田径服务运作现状及其框架体系研究

2012-08-15 00:43万大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田径赛运作田径

万大苇

(南阳理工学院 体育教学部,河南 南阳 473004)

我国田径服务运作现状及其框架体系研究

万大苇

(南阳理工学院 体育教学部,河南 南阳 473004)

文章分析了我国田径服务运行现状,认为我国目前田径赛事运作质量较低,田径大众消费增长缓慢,田径竞技水平差强人意,田径商业赞助不合理.从田径服务俱乐部体系和田径服务商业赞助体系两方面研究了我国田径服务运作框架体系.

田径服务运作;现状;表现;体系构建

从我国田径产业的发展来看,田径场馆数量和质量在逐步提升,硬条件正在趋于合理化,但软条件(专门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市场化发展等)现已严重地制约着本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国际接轨的途径或方式进展得并不顺利.近几年由于竞技运动的拉动效应,使田径产业也获得了极大发展空间,因此分析我国田径服务运行现状,积极思考田径服务运作体系的构建对于我国田径产业快速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1 我国田径服务运作现状

1.1 田径赛事运作质量较低

我国田径赛事组织和运作基本上按照国际惯例和安排原则进行,但大多是从竞技赛事的角度来组织,很大程度上缺乏市场运作的方法,无法有效的利用现有赛事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其商业价值很难得到体现,甚至有些赛事得不到承办,极大的降低了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尽管出现了一些商业性长跑等活动,但成熟度还很不够.

由于我国田径赛事市场运作机制不健全,而职能部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性问题,加之协会或其它非政府组织对赛事的宣传力度不够,中介组织对赛事的推广运作上不能到位,导致我国田径赛事发展缓慢,竞技程度不高,难以获得观众欣赏.

1.2 田径大众消费增长缓慢

田径消费属于非生产性消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田径管理职能部门的消费,指的是田径机关、场馆以及运动队等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训练和科研中对体育器材、设备、燃料、服装、书报等物质资料的消耗;二是居民消费,指的是为满足居民个人生活和健身需要耗费的田径物质产品、田径劳务产品和田径信息产品.本课题研究的体育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表现为田径实物消费、田径信息消费和田径劳务消费,如用于购买田径服装及运动器械的支出,购买田径期刊或观看田径赛事的支出等.

我国田径竞技运动质量不高,市场环境还不成熟,田径消费也难以得到较快的增长.虽然近几年我国竞技体育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特别是明星运动员的增加已经成功拉动了田径消费市场.但主要还是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无法进入快车道.

我国田径消费增长缓慢主要表现在:第一,实物型田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主要是指运动服装、运动鞋、大型运动器材及实物消费资料需求缓慢、这种实物性田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运动服装、运动鞋等,田径消费资料只有运动的效用,另一方面在于这些大型运动器材价格相对较高,个人一般没有能力支付.第二,观赏田径赛事的消费人群难以扩大,田径竞技运动水平不高,以及田径事业前进步伐缓慢,国际田径交流机会不多,各种各样的田径比赛、田径表演,特别是大型的国际田径洲际赛事很少在我国举办,无法提高我国人民的田径意识和田径欣赏能力.第三,参与田径消费基础薄弱,我国田径改革的步伐缓慢,田径健身娱乐和健身锻炼、咨询、辅导等有偿服务形式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很难提高田径消费者的消费兴趣,无法满足田径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田径的功能、田径消费的效益很少被人们所认识,从而田径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1.3 我田径竞技水平差强人意

我国田径竞技水平的基本情况是:一、底子差.由于田径运动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以及亚洲人身体素质的制约,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起点比较低,八十年代以前的硬件与软件都比较落后,如田径场地十分缺乏、简陋,田径人才奇缺,田径运动教材、教练员、科研人员以及研究仪器设备更是屈指可数,与同期国际水平差距比较大.二、训练的质量还不够高.虽然我国田径运动事业发展较快,运动员有机会参加较多的世界比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大部分项目无法与世界其它国家抗衡.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效果差强人意.三、成绩不够稳定、起伏比较大.我国田径虽然在九十年代获得了光荣战绩,也为国家取得了巨大荣誉,但在新的世纪里仍然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如运动员在大型赛事中状态低迷、优秀运动员少、新老运动员接替不上等.五、优势项目不能保持,后劲不足.我国田径传统优势项目中长跑、投掷、竞走等项目在国际大赛中可圈可点,但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总是止步于前八,整体实力不够,根据数据统计我国进入奥运会前八的次数也寥寥无几,夺金固然重要,真正体现实力和地位的还是总体前八数目的多少.这都说明我们在训练方法和成绩控制上还很欠缺,与世界各国存在差距,特别是田径发达国家,我们更缺乏互相沟通机制和相关体制.

1.4 田径商业赞助不合理

田径商业赞助是企业公关赞助活动形式的一种.它是指企业通过赞助田径赛事或活动,并围绕赞助活动展开的一系列营销,从而借助所赞助田径活动的良好社会效应,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与品牌形象,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的好感与关注,为企业创造出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田径赛事的商业赞助对于企业与政府或者社会团体建立密切的关系,对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我国田径运动本身目前还不具备吸引大规模企业赞助的能力,因为项目还存在消费群体薄弱、影响力低、市场规模狭窄等情况,赞助商很难找到与田径项目相匹配的契合点.现在我国田径商业赞助的主要问题有:第一,田径赞助短期性行为太强.不断有新面孔涌现在田径赛事的商业赞助名单中,但赛事过后便销声匿迹,既没有配套的营销活动,也没有再出现在其他体育赛事赞助商的名单里.这种昙花一现式的赞助行为,,很明显是很难使企业收到好的效益.第二,赞助活动的中介组织能力不强.田径赞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活动.由于赞助活动的规模较大,涉及到的营销工具与宣传手段丰富,往往不是企业能单独承担的,它不仅要求活动组织人员具有全面的、专业的实践经验与统筹组织能力,而且需要能获得各组织机构的支持与协力配合.我国企业在田径赞助过程中,往往由于某个部门或环节的工作做得不充分,敷衍了事而导致整个赞助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最终使企业蒙受损失.第三、企业在田径赞助中的定位比较盲目.由于田径赞助活动需要与其他组织协调共同进行,因此赞助活动有一定的时机性.

2 构建田径服务运作框架体系的思考

2.1 田径服务俱乐部体系

我国田径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市场化、商业化和职业化,尽管在我国各个项目产业化发展不均衡,有成功和失败、前进和后退等,甚至现在有人否认我国部分体育产业的发展,我们认为这都只是暂时的困难,不能因为某些项目市场化不高、产值低等现状就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失败.与其它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一样,体育产业同样需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田径产业亦是如此.在当前的大好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田径产业的光明前景.既然是田径要产业化和市场化,就必须抓住它的核心载体俱乐部,全国目前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围绕田径项目开办的公司和俱乐部(王军霞长跑健身俱乐部等),职业俱乐部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建立的,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进一步改革体育管理体制,有条件的项目要推进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事业的格局,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

2.2 田径服务商业赞助体系

田径商业赞助必须依据本项目的发展现状:我国田径竞技运动整体水平相对国际水平还存在差距、田径健身的普及率低、赛事运作效果低等“量身定做”,不能照搬其它项目产业模式.我国田径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征要求我们在制定赞助计划、赞助协议签订和赞助效益的评价时必须深思熟虑,还必须对媒体报道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因此,我们有必要制定田径服务商业赞助体系,主要目的是针对我国田径项目自身特征而做出的理论构架.

我国田径商业赞助的最终目的是在赛事、媒体和赞助商三者之间构筑密切的互相发展模块,不断为本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和宣传的发展引擎,当然在现有发展规模下还很难说田径产业的发展有了商业赞助就能迅速发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那就是田径的产业形成机制增添了非常重要的一笔财政支持.

〔1〕马国力.中国体育电视与体育产业[J].电视研究,2003(8).

G80-3

A

1673-260X(2012)03-0077-02

猜你喜欢
田径赛运作田径
我国田径赛事发展趋势与优化创新路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少数民族地区田径赛事发展现状与分析
——以凉山州布拖县为例
田径赛事在体育产业中的运营模式探究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日本公司为东京残奥会开发田径赛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假肢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