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质量管理浅析

2012-08-15 00:46马洪刚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危桥农村公路业主

马洪刚

(亳州市交通质监站)

1 引言

农村公路危桥是指纳入安徽省“十二五”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数据库中的项目,即2009年公路养护统计年报中县道、乡道和村道上的危桥,危桥改造是指对农村公路危桥的维修、加固和拆除重建。亳州市“十二五”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共计775座,分五年实施,平均每年建设近160座,建设任务繁重且项目比较分散,给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无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单位、政府监督单位,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2 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大多没有实行招投标,一般有业主单位指定;设计费用较少,缺少设计基础资料,设计深度不够,甚至有些设计单位根本没有到过桥址现场,直接套用标准图集,导致施工时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增加了不少变更,设计人员重理论轻实践,设计时过于保守,往往只满足于规范对结构强度计算上的需要,忽视了桥梁的安全性、实用性、耐久性,造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保护层厚度过小、钢筋直径过细、构件截面过薄等现象,给桥梁的耐久性、安全性带来极大的隐患;设计单位比较重视前期设计服务质量,而对施工过程中及交竣工阶段的设计服务质量意识淡薄,很少定期或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跟踪服务,跟踪检查是否按设计施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交竣工阶段分析桥梁与图纸设计差别之处,找出原因,分析是否影响桥梁的使用功能。

2.2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大多实行公开招标,但只注重招标程序,忽视施工单位自身管理水平,施工单位投标时借用其他单位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人员证件进行投标,中标后不能按投标文件上的人员、设备、机械进场,不具备投标时承诺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实际进场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偏少,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有的施工单位甚至没有技术人员,全凭经验进行施工,工程质量无法保障,施工时采用设备、机械过于简陋,施工工艺落后,造成模板不稳固、配合比不精确、振捣不彻底等一系列施工问题,从而影响了施工质量,施工单位一般不设立工地实验室,虽然委托第三方试验检测公司进行试验检测,但检测对象多是半成品、成品,其试验检测数据对指导现场施工意义不大,无法在施工过程中时时控制、动态控制;内业资料搜集、整理、归档,不及时、不规范,有时存在虚假数据,造成内业资料不能真实反映施工质量。

2.3 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一般实行邀请招标,费用偏低,监理市场行为不规范,存在着转包业务、挂靠资质的现象,实际进场人员与投标文件严重不符,监理队伍总体素质还不高,缺乏管理及全方位控制的能力,个别监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持证率不高、更换频繁,存在脱岗、离岗等问题。监理结构设置不合理,大多只能从技术手段进行质量管理,而不能从经济手段和合同手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未能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监理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责任不落实,未能有效地开展监理工作,监理自身的检测设备偏少,检测手段落后,不能及时进行质量动态控制,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理单位的服务指导功能。

2.4 业主单位

每年实施项目较多,业主管理人员有限,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只能宏观上进行质量管理,不能针对某一项目实行具体的质量管理,不同程度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现象,由于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属于民生工程,市民生办每月排名主要以进度为依据,造成业主单位过分强调进度,压缩工期,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质量管理。危桥改造造价控制管理不严谨,各县区造价控制差别较大,且大多以合理低价中标,给标后质量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建设程序资料管理工作无专人负责,档案资料不齐全,搜集、整理、归档不及时,对危桥改造的交竣工不够重视,交竣工检测不及时,工程决算及工程审计不及时,交竣工资料归档不规范,交竣工工作滞后。

2.5 质监机构

县区质监机构大多刚刚成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较少,组织机构、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检测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施工中间环节的检测,原材料抽查频率偏低,发现质量问题滞后。

3 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1 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招标工作环节上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和强制性规定,程序上存在部分漏洞,可能有一些人为调控的因素,使招标过程流于形式,业主单位肢解工程规避招标,标段划分不合理、不科学,使之达不到法定招标条件,从而达到直接发包工程的目的。

3.2 业主单位管理不完善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合同履约率较低,到岗率偏低,持证率不高等,业主单位未能严格按合同执行,不符合合同约定进场的,坚决给予清除出场,对于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加大处罚力度,从而使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管理不够重视。

3.3 质监机构未完全行使政府监督职责

质监机构在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业主单位等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时,发现质量问题未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且未能及时对整改过程跟踪督查,对整改结果未能及时复查,对较大的质量事故未能进行行政处罚或处罚力度过轻,从而使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业主单位等对政府监督不够重视。

4 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4.1 设计单位

设计质量的优劣,对工程质量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加强设计服务意识,尤其是施工过程中设计服务,随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

4.2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建设项目的最终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要严格施工合同规定配足、配齐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机械等,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能用于组织施工,且不能随意更改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建立工地实验室,合理配置试验检测人员和设备,加强施工过程中试验检测,用科学的数据指导施工。

4.3 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是危桥改造中质量管理的核心。监理单位应严格履行监理合同,按合同约定组织相关监理人员进场且结构合理、持有相应执业资格证书、重要监理人员不得随意更换,要根据危桥改造的特点,制定科学的监理实施细则,依据监理合同独立、公平、公正地行使监理职责,要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坚持独立抽检,加大检测频率,对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砂浆配合比试验进行验证试验,坚持旁站监理和现场巡视监理相结合,做好原材料、施工设备进场、施工工艺、施工现场管理、试验检测、计量支付、工程交竣工等监理工作,确保危桥改造工程质量。

4.4 业主单位

业主单位是危桥改造的管理者和具体实施者,是选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决策者。业主单位应按《招标投标法》进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推行电子招标投标,减少人为因素干扰,遏制弄虚作假行为,增加招投标的透明度,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招投标的质量,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奖优罚劣措施,工程质量与设计费、工程款、监理费挂钩,合理支付。

4.5 质监机构

质监机构是政府监督职能的执行单位,是工程质量的监管单位。质监机构要根据《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和危桥改造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监督管理计划。要加大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建立工程质量责任登记制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发现问题,严格行政执法,绝不姑息。要增加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检测设备,加大检查、巡查、督查力度,加强全过程质量跟踪监管,加强危桥改造实体质量抽查抽测,确保监督管理到位。

5 结束语

加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四级”保证体系是关键,即企业自检、社会监理、业主管理、政府监督。根据目前亳州市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质量管理情况,找出不足、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把危桥改造这项民生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做足、做实,修建政府放心、老百姓满意的桥梁。

猜你喜欢
危桥农村公路业主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前方何时无危桥
农村危桥病害机理研究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危桥改造不再补 百姓安全难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