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远安县交通人才的调查与思考

2012-08-15 00:46苏先科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远安远安县专业人才

苏先科

(湖北省远安县交通运输局)

1 远安县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远安地处鄂西,古称临沮,东邻荆门,西襟宜昌,南联荆州,北望襄阳,是嫘祖故里,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县域国土面积1 740 km2,山川秀美,林木丰茂,土地肥沃,矿藏丰富,人民生活殷实,民风淳朴,是适宜人居的理想之地。

多年以来,远安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克难奋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交通运输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截止2011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 367.327 km(其中一级公路21.576 km,二级公路115.606 km),各类公路桥梁193座6 109.31延米,全县实现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初步形成了以荷当公路、宜远公路、保宜公路3条省道为主轴,以分松公路、远烟公路、棚马公路3条县道以及43条乡道为骨架,以176条村道为基线的交通运输网络。

2 远安县交通人才队伍的现状

据调查统计,远安县交通运输系统现有干部职工314人,其中各类专业人才109人,占总人数的34.7%。

交通人才专业结构:工程专业人才19人,占人才总数的17.4%;管理专业人才38人,占人才总数的34.9%;法律专业人才31人,占人才总数的28.4%;其他专业人才21人,占人才总数的19.3%。

交通人才学历结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98人,占人才总数的89.9%;中专学历的11人,占人才总数的10.1%。第一学历为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11人,占人才总数的10.1%;第一学历为中专的39人,占人才总数的35.8%;第一学历为高中或初中的59人,占人才总数的54.1%。

交通人才能级结构:高级职称人员3人,占人才总数的2.8%;中级职称人员12人,占人才总数的11%;初级职称人员36人,占人才总数的33%。

交通人才年龄结构:20~29岁的15人,占人才总数的13.8%;30~39岁的44人,占人才总数的40.4%;40~49岁的41人,占人才总数的37.6%;50岁及以上的9人,占人才总数的8.2%。

3 远安县交通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工程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远安县是一个偏远的山区县,公路运输是唯一的运输方式,境内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国道。长期以来,由于受区位劣势和全县整体不对外开放的影响,公路交通发展比较滞后。目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 367.327 km,其中一、二级公路137.182 km,占总里程的10%。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工程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导致公路建设部门无法胜任每年1亿多元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远安县公路局现有工程专业人才13人,承担着全县省道及主要县乡道的建设、养护和管理任务。每年年初建设计划下达后,项目专班很难推举一位素质高、能力强、能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人员也不能按岗位职责配备到位,一个技术员往往要担负起测量、施工、监管、检测、计量、协调等多项任务,难免顾此失彼,质量也得不到很好的监控。远安县农村公路管理局现有工程专业人才3人,承担着全县1 100 km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任务。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基础条件差,施工队伍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加上管理人员缺乏,造成质量监管难度更大。

3.2 复合型人才数量偏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和愿望也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事业不仅要有量的增长,还要有质的飞跃。交通基础设施既要优质通畅安全,还要经济舒适美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必然对对科技与管理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远安交通运输系统各类专业人才共有109人,管理与法律专业人才约占2/3。这类人员主要从事的是管理岗位、交通执法岗位、费收岗位。由于许多职工长期从事单一的工作,且学习方向单一,形成目前单技能人才多,大多属于简单操作应用型,能够在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方面有开拓性、创造性、先导性的人才较少,管理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国家实行税费改革后,远安县组建了农村公路管理局和交通物流发展局,原从事公路养路费征收的45名人员全部转入到新的岗位,从事农村公路管养或物流发展工作。为适应新的岗位,转岗人员只好从头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各项工作从零起步,新机构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才能正常运转。

3.3 人才素质与交通运输发展不适应

在全县交通运输系统314名干部职工中,各类专业人才占总人数的34.7%,其中路桥专业人员仅占6.1%,高中级职称人员仅占4.8%,形成了技术型人才不足、管理型人才严重积压的不正常局面。同时,第一学历为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仅有11人,大部分人员是通过自学、函授、电大等形式取得的第二学历,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制约,理论水平与全日制大中专院校的正规毕业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部分技术人员知识老化,信息闭塞,疏于学习和培训,工作上大都依赖于过去的书本知识和所积累的经验。随着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一部分人才的素质不能满足现代交通运输发展需要,提高交通人才队伍的综合整体素质迫在眉睫。

4 远安县交通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4.1 人才观念较为淡薄

(1)对交通运输的核心工作认识不足。交通运输的核心工作是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充实的技术力量作支撑,所以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应当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2)对交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公路建设和养护是主业、硬指标,不抓不行,而人才队伍建设周期长,是软道理、无指标,可抓可不抓。(3)对交通人才的作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认为交通运输工作不是高科技研究,而是常规性业务工作,本科生能干,专科生能干,中专生、高中生也能干,并且本科生不一定干得比中专生好,没有必要下大力气抓人才工作。

4.2 人才待遇存在差距

远安属边远山区县,公路建设养护任务繁重,技术人才长期在建设养护一线工作,条件和环境艰苦,然而各种福利待遇与社会上其他单位、行业相比,工资待遇偏低,难以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年龄大的愿意休息,年轻的愿意出去干,造成一些专业人才受社会的影响外出流失。近几年来,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技术人才成了香饽饽、抢手货,工资待遇也水涨船高。据调查,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上,一名普通技术员的月工资约3 000元,工程师的月工资约6 000元,工程部长或测量队长的月工资约8 000~10 000元,但远安县交通技术人才的月工资不足2 000元。

4.3 人才管理体制不完善

近几年来,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在选拔任用人才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通过组织部门引进了一批大学毕业生,但制度措施还不够完善,运行机制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很难留住人才。在人才的管理体制上,仍然沿用计划体制下的那一套,总是按一定程序报批,按一定岗位、级别定薪酬,难以很好地发挥自主权。

5 对加强远安县交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5.1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人才素质

各级各部门要把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关心爱护专业人才,倡导良好的学习风气,支持和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努力实现素质教育向素质能力教育转变,补充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最终达到提高理论水平、提升工作效能的目的。要结合远安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训教育,有重点的选拔一批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通过到重点培养、进修或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创新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素质水平,造就一批优秀骨干人才。

5.2 加强制度建设,选拔、引进优秀人才

各级各部门要针对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队伍现状,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在人才开发上,要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观,从全面、客观、准确、公正出发,立足于挖掘现有人才资源,加强培养和再教育,既要有数量,又要有质量,年龄要形成梯队,学历层次与专业结构类型要合理分布,要任用适位,用人所长,让人才放手作为,避免浪费人才。在人才引进上,要不拘一格,创新思路,辩证引才,要充分认识远安的区位状况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适当降低技术型人才招录门槛,只要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优秀的高职生、大专生都可以引进。在人才管理上,要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以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建立岗位责任制为重点,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坚持公开、公平、务实原则,探索一条符合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的人事管理新路子,构建一个人才竞争、激励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在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5.3 加强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待遇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措施,在人才使用和留用上下功夫,主要是对交通人才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收益分配等方面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重点是按照行业特点提高人才的工资待遇和各种补贴、福利,增强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人为本,不能一概求全,努力营造一种“不求所有,但求所为,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以保证交通人才不流失,使其扎根远安,安心工作。

猜你喜欢
远安远安县专业人才
上海远安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远安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远安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远安县: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春季集训
一双特别的鞋子
做生肖鸡
紧张的亲子手工课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