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旱地辣椒-青菜高效生态栽培模式

2012-08-15 00:51蒲廷英
上海蔬菜 2012年5期
关键词:花溪区株距青菜

蒲廷英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农业局蔬菜技术指导站 550025)

干制加工辣椒是贵阳市花溪区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常年种植面积达2000hm2,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为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单位土地产出率,我站通过实践摸索出旱地辣椒-青菜高效生态栽培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另一方面改变了旱作地区长期单一种植玉米的生产结构,提高了旱地生产经济效益。该模式667m2产干辣椒400kg,收入5600元以上,667m2青菜产量3600kg,收入2900元以上,年收入8500元以上。青菜如经初加工(腌制)销售,收入更高。现将该茬口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辣椒在2月中旬~3月上旬播种,4月中下旬定植,7月中旬至国庆节前收获;青菜在8月下旬~9月上旬育苗,10月上中旬定植,翌年2月份以前采收。

2 栽培要点

2.1 辣椒

2.1.1 品种选择 应选用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高产,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花溪地方干椒品种,如花溪党武辣椒。

2.1.2 播种育苗 采用拱棚育苗,667m2用种量200g。播种前先晒种2d,然后用55~60℃温水浸种15~20min,并不断搅动,用清水洗4~5次后稍晾一下即可播种。出苗后可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每7~10d喷1次,连喷2次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移栽前1周全部揭膜通风炼苗。苗床现白及时浇水,秧苗过于稠密的地方要及早间苗,防止徒长。

2.1.3 定植 整地施肥筑畦,深翻晒土。667m2施充分腐熟有机肥2500~3000kg、复合肥50kg、钾肥15kg。采用高畦窄厢(1.3m带沟)栽培,畦高20~25cm,沟宽30~33cm。筑畦后覆盖地膜,以利保温、保肥、保水。每垄移栽2行,株距30~35cm、行距45~50cm,每穴双株定植,每667m2栽8000株左右。

2.1.4 田间管理 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叶片上不要沾上泥土。施适量粪肥作提苗肥,做到早施轻施,切忌多施。在植株大量开花而果实不多时期,看苗的长势情况追施适量肥料,以满足辣椒开花结果需要。盛果期及时供应肥水,增施磷钾肥,防止落花、落果、落叶并防旱,一般667m2可施粪肥1000kg、尿素5~8kg、过磷酸钙7~8kg,同时用0.5%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2~3次,每隔7~8d浇1次小水,切忌大水漫灌。

2.1.5 病虫害防治 在田间地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降低虫害。烟青虫、红蜘蛛可用1.8%集畸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防治;立枯病、猝倒病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防治,疫病、枯萎病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2.1.6 采收 选择充分成熟、果实鲜红、肉层厚、水分含量较低的鲜椒及时采收。采收最好在晴天早上进行,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

2.2 青菜

2.2.1 品种选择 充分利用本地农家品种优势,选用当年分生能力强、长势旺、耐低温的优质、抗病、高产青菜良种。

2.2.2 播种育苗 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育苗,选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园土,播种前浇足底水,播后覆土0.5cm,每667m2大田用种100~150g。出苗30%以上时揭除覆盖物。及时间苗,注意温、水、肥、光的管理,保持苗床湿润。

2.2.3 定植 整地施肥筑畦,深翻土壤27~30cm,晒土15d,采用高畦窄厢(带沟2m)栽培,沟宽30cm,厢高15~20cm,667m2施有机肥2500kg、复合肥50kg;苗高15~20cm,5片真叶时选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株距35~40cm、行距45~50cm。

2.2.4 田间管理 定植后防旱防涝,少雨时防止干旱,多雨时做好排水工作。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基肥占80%、追肥占20%,一般667m2用复合肥50kg,在苗期和后期应适当增施磷酸二氢钾。栽后5~7d追施1次,以后结合中耕看苗施肥。采收前20d停止浇水追肥,以提高品质。

2.2.5 病虫害防治 蚜虫可用1.8%集畸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防治,跳甲可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防治,根肿病可用25%瑞毒霉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浇施防治。

2.2.6 采收 成熟后及时采收,采收标准为无黄叶、无病叶、无虫蛀,根削平。

猜你喜欢
花溪区株距青菜
青菜新品种介绍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种青菜
作品赏析(3)
拔青菜啦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一棵青菜
巧解“植树问题”
花溪区委离退局走访慰问改制企业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