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测评中“课程论文”考核的利与弊

2012-08-15 00:53李跃忠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论文评价课程

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省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 411201)

大学生学业测评中“课程论文”考核的利与弊

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省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 411201)

撰写课程论文是大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测评手段,它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节省教学成本,也易于操作;但在实践过程中,它存在着不能全面系统地考察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掌握情况,不能科学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易于投机取巧,导致结果不公平等缺点,达不到教学测评的真正目的。

大学教学;课程论文;教学测验;教学评价

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1]。目前,大学里的教学测验与评价方法通行的有命题考试(分开卷、闭卷)和撰写课程论文两种。另也有一些课程如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实验等采用撰写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评。撰写课程论文作为大学教学中教学测评的手段之一,有其优弊两端。

采用撰写课程论文作为教学测评的方式,较之于命题考试及其它测验方式,具有如下一些优点:

(一)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大学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逐步增加的过程。这意味着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弱,能自我管理,会思考,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大学教学中,由于科学研究思维的渗入,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初步训练。另外,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学习已具有一定的探索成分。一些学生已不满足于教学大纲的规定,不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注意多种渠道收集本门学科的各种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他们勇于思考,敢于实践,重视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显然,这种方式适应了大学生学习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尤其是体现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可以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论文考试是让学生搜集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开展小型研究。这种形式有不少优点,能培养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更高层次上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尝试,也是“浅式学习”向“深式学习”的转变。

当然,考试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了真正把教和学的目标转到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上来,玛瑞和乔纳森(Marra&Jonassen)建议采取一种综合的检验学生学习的模式。这一综合的检验模式,爱斯纳(Eisner)认为反应学生学了什么和在某一方面有多大的进步,应该和该领域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起来,而不应该仅就教学内容而论;评价学生的任务应该能够反应学术领域的价值,而不是教师提出的一种假设;评价学习的方式不一定要采取单一闭卷考试行为,开卷考试、合作完成论文、实验或社会调查都是可行的方法;评价学习的任务要与教学大纲有关,但不一定局限在大纲之内等八个方面的内容[2]。

(二)这种测评方式可降低教学成本。采用这种教学测评方式,学校无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组织命题、制卷、监考、阅卷,从而大大减少教学成本。

(三)与命题考试的方式相比较,它更容易操作。命题考试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命题、制卷、组考、考试(监考)、阅卷,除需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外,还得管理到位,不允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以撰写课程论文作为课程教学期终测评的方式,它比较容易操作。只要授课老师下达任务,做一些规定要求,诸如选题范围、格式要求、篇幅限制、上交期限,学生便可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了。

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我们应注意到这种考核形式是一把“双刃剑”。采用撰写课程论文作为课程期终考核的方式虽有上述优点,但笔者通过观察、调查以及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缺点:

(一)不利于全面系统地考察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掌握情况。2000年,笔者给本科生开设过《中国戏曲史》、《语言民俗学》、《中国文化概论》、《民间文学》等选修课程。以《中国戏曲史》为例。该课开设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理清中国戏曲的发生、发展历史,掌握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些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创作流派,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民族性特征;同时,培养学生欣赏戏曲的兴趣并提高他们欣赏戏曲的水平。所以对该门课程,我讲授的内容有中国戏曲发展史、戏曲文学、中国戏曲的舞台美术、音乐、表演等,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播放一些经典的戏曲影碟和磁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由此可见《中国戏曲史》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它的知识、理论体系,如采用撰写课程论文来作为课程期终考核的方式,无法全面系统地考察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情况。

(二)不符合科学的学业评价办法,不能科学真实地检测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业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学业进展和行为变化的评价。考试、测验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并在测量的基础上对学生个体发展和学习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科学的学业评价应有以下六个步骤: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编审试题、通过随机抽样编制试卷、实施考试取得信息、阅卷评分、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3]。很显然,采用撰写课程论文来作为课程期终考核的方式,没有按这些步骤运作,难以科学真实地检测、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难以达到教学测评的真正目的。教学评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中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它和事实判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事实判断是对事物、现象的现状、属性与规律的客观描述。而价值判断是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根据评价人的目的、目标、需要和期望对客观事实作出的判断[3]。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和调查获得一些关于教学成效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是很表面、粗糙的,甚至有某些假象。为了确切地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必须进行教学测量与评价。在高校中,教学评价具有“作为组织控制手段”、“作为政策工具”、“作为管理职能”和“作为学习工具”等功能,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持续影响着学校教与学的质量”[4]。

教学测量作为与教学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最普遍和最一般的功能是以此确切地检验教学成效,确定教学双方的水平。其根本作用则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反馈-调节功能。通过教学测量与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能力与品格的形成状况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从而更明确地调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加速心理结构的形成。学生根据反馈信息能使他们明确自己对有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以构建完整的能力与品格结构。(2)激励-动机功能。教学测量与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不仅可以调节教学活动,而且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起到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在知道自己学习效果好时,就会给他们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学习动机;反之,则会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那么,他们为了“避免失败”,也会把压力变成动力,从反面来激励学习动机[1]。

但这种方式来进行课程期终考核,由于它难以较系统全面地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所以师生都不能及时把握学生对课程理论、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就达不到教学测评的真正目的。

(四)学生易于投机取巧,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从而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络的普及,学生很容易利用它获取撰写课程论文所需的资料。这本是网络技术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之一,然而许多大学生在利用这一高科技却变了样。他们从网上下载所需信息后,少数人在认真研读、思考的基础上,写出代表自己水平的文章;多数学生是利用这些资料“凑”成文章;还有少数人则根本不动心思,只变更作者姓名,或做极少的字句增删。仍以笔者所教的《中国戏曲史》课程为例,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课程论文要求是:提交一篇与中国传统戏曲有关的三千字左右的课程论文,内容不限,可以是戏曲史重要作家经典作品的研究,也可以研究家乡的地方戏;可以探讨戏曲史理论、戏曲发展史问题,也可以从民俗学、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戏曲。总之只要与戏曲有关就可以。在交上来的一百余篇论文中,百分之九十是介绍地方戏的,因近年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一般会对所辖地域内的民间文化作通俗介绍,其中多半有地方戏剧种、声腔的简介。学生利用网络很容易就能搜到这些资料,稍作整理即可完成课程论文。根据文章本身的质量,这种“大作”老师一般都会给比较高的分。然而,其水平不是学生本人所真正拥有的。因此,这种方式很难检验教学成效。同时,由于它有这样的弊端,使那些不勤奋学生都可以过关,甚至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而那些勤奋刻苦的同学,在交上了代表他们自己水平的成果后,却有可能得不到高分,从而在学生中造成了一种不公平。这无疑会影响后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有人认为当前高校课程论文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于课程论文的要求不够明确,考核不够规范。第二,学校对课程论文的形式、内容、如何指导实施、成绩评定,乃至教师工作量的认定等缺乏相应的规定。这样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大,同时工作积极性明显不足,从而直接影响到课程论文的教学和测评。第三,未考虑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专业方向的不同、所学课程的难易程度等对完成课程论文的影响。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写的课程论文过多过滥,而学生则抱着应付对待的态度。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以下一些:首先,教师缺乏有力的指导。当前不少高校片面强调教师的科研成果,导致一些教师未能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有的老师指导的学生太多,根本无暇顾及,只能听之任之。其次,学生思想上重视不足。再次,高校缺乏对课程论文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当前不少高校对课程论文教学没有相应的管理规定,这一方面使得教师对课程论文的教学随意性很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对课程论文教学的积极性[5]。

总之,采用撰写课程论文这种方式来作为课程期终考核,有利也有弊,但它的弊似乎更大于利。因而为了科学合理、公正公平地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测评与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只单独采用哪一种方式,而应该采取多手段、多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将平时考察与期终考试、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合作完成论文、实验或社会调查等结合起来运用。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也可以尽可能保证学习成绩评价的公平公正。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93-396.

[2]Eisner E.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M].New York: 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 Company,1994.

[3]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91-295.

[4]沈玉顺,陈玉琨.运用评价手段保障高校教学质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5):50-53.

[5]张光富.大学课程论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6,(1):47-49.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rm Paper Assess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 Study Evaluation

LI Yue-zhong

(Research Center ofHunan Dialectsand Customs,Hunan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Hunan 411201)

Writing course paper is one of testing methods in university teaching,which not only suits for the students'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cultivates their research ability.But in practice,writing course paper can not systematically examine and reflect the students'learning result;on the contrary,it is easy to mislead the students to go astray and can not achieve the goal of testing.

university teaching;course paper;teaching test;teaching assessment

G642.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831X(2012)03-0061-04

2012-05-03

“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资助项目(湘教通〔2004〕284号)

李跃忠(1971-),男,湖南永兴人,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刘济远]

猜你喜欢
论文评价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