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的创新革命

2012-08-17 10:08劳拉泰森
中国报道 2012年4期
关键词:劳拉防务跨国公司

劳拉·泰森

劳拉·泰森

过去十年来,全球的创新版图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加强对研发和科技人才的投资,成为未来推动创新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目前,全球各个国家都在想尽办法夯实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能在政策上鼓励创新,则能取得显著成效。跨时期、跨国家的实证分析证实,创新是技术变迁和生产率增长的第一源泉。对研发及其所依赖的科技人才的投资,则是推动创新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在美国全国科学理事会的最新研究中,就这类投资的趋势对单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表明,过去十年来,全球的创新版图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韩国)增加了对研发和科技教育的投资以保证其重要创新枢纽的地位,全球的创新版图还将进一步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沉重的债务负担可能迫使美国、欧洲和日本削减在这些领域的投资。

美国仍是全球研发投资的领先者,2009年,美国在这方面的投入约为4000亿美元,比中国、日本和德国的总和还要多。但是,就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而言,美国在2009年只能排在第八位(2.9%),但仍高于经济与合作组织的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各国防务研发支出的不同造成的。

事实上,2009年,防务研发占美国研发支出的52%。欧盟和日本的防务研发比重明显低于美国,分别只有不到10%和5%(2009年,中国和韩国的可比数字无法获得)。在未来十年中,防务支出的大幅削减(作为赤字削减的一部分)意味着美国研发投资将显著降低。

1999年至2009年间,全球的研发支出年平均增长率为7%,过去五年(尽管经历了全球衰退)则提高到了8%。这一时期的研发支出增长率大大快于全球产出增长率,这既反映了政府对研发投资的支持,也反映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全球生产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在上升。

但是,这些数字混淆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差异。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占全球研发支出的比重从38%下降为31%,欧盟从27%下降为23%,亚洲从24%上升为32%。在亚洲内部,中国研发支出年增长率达到20%,2009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资国。韩国的研发支出增长率也达到每年10%。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本的研发支出年增长率为4%,美国为5%,欧洲约为6%。

从世界范围来看,企业仍是研发投资的最重要执行者和出资者。2009年,日本的研发支出有75%来自企业,韩国为73%,中国为72%,德国为67%,美国为60%;从绝对购买力来看,美国公司是最大的研发投资者。但美国企业投资占GDP的比重在过去十年中原地踏步,其他国家则有显著增长,包括中国、新加坡、韩国和以色列。

全球的跨国公司是美国和其他国家最大的企业研发投资者。比如,2009年,在美国,跨国公司(不管总部是否设在美国)要占到私人(非银行)研发投资的84%,这一比重与十年前相当。美国跨国公司84%的研发活动在美国完成,通常是通过研究型大学的创新集群实现的。但这一比重在过去十年中有所下降,因为不少美国跨国公司将研发从美国和欧洲移向了亚洲,以利用那里迅速成长的市场、大量的科技人才以及慷慨的补贴。

跨国公司的研发竞争及其给所在地带来的好处在未来还会进一步增加,许多国家都提供了可观的税收优惠和延长的免税期。亚洲国家提供的这些激励政策尤其慷慨。此外,许多国家认识到是否拥有具备基本技能的劳动力是企业考虑选择研发地点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他们加大了对高等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投入。

在美国,本科毕业生中的工科比例只有4%,亚洲则达到了19%,中国更是高达33%。许多国家还修改了移民法,抓紧吸引具有高流动性的高技能劳动者,特别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的移民法使它们很难吸引和留住此类人才,迫使企业将研发活动迁往国外以寻找需要的人。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2.

劳拉·泰森 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劳拉防务跨国公司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我讨厌打嗝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一个拓荒女孩的故事
只有一个人做对了
欧盟推出“史无前例”的防务计划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
中法战争对台湾防务的影响
从古长城看中原王朝的防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