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学:从综合实践活动切入转变未来人才培养模式

2012-08-17 09:01
天津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天津中学活动

■本刊记者 邓 蕙

天津中学是以天津这座城市名字命名的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天津市首批示范性高中校。在天津中学的校园里,有一面十米长的校训墙,上面写着九个金色大字:“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这是天津中学的校训。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实施”和“构建自主学习课堂”两大改革。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曾经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二等奖,成为教育部全国课程改革样本校校长培训班的授课内容之一。在校长国赫孚办学思想的指引下,天津中学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2002年至2012年间获得天津市创新大赛奖总数达336项。

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打造成为天津中学的特色支柱和教育品牌,天津中学也因此被选为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实验学校。

项目实施及课程建设综述

天津中学建设特色高中的项目名称是:从综合实践活动切入转变未来人才培养模式。这个特色项目的基本内涵可以初步概括为:坚持面向生活、立足实践、自主发展的理念,着力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并进行课程的整体构建,形成以掌握系统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学习、以生活中的问题为纽带的研究性学习和以践行操作为特征的实践经验学习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确定这个特色项目,与该校建校以后选择的发展道路有关。校长国赫孚在天津中学建校之初就思考,要把天津中学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思考的指向是确定的,一定是一所体现新的教育思想的学校,一定是一所崇尚改革的学校。恰逢此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草案公布了,学校改革的路线清晰了。十多年来,天津中学走出了一条不断探索和日臻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课程整体构建、探索和形成办学特色的育人之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之路上,形成了课程实施的理念、课程的内容体系、实施的途径和环节、课程学习的评价及彰显课程育人价值的方法,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特色项目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以人为本”、“回归生活”、“主体性教育”等思想理念。

特色项目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在过去探索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四件事,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形成常态。第一,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以保证课程要素落实为核心,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系统化设计。第二,重新编写《天津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的性质、开发的目的、实施的理念,课程的具体目标、内容、途径、学习方式、学习评价,教师指导的原则和方法,课程的管理和实施建议。第三,重新编写《研究性学习导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第四,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手册》,让教师明确课程指导的理念、指导什么和怎样指导。

第二阶段,重点做好三项工作。第一,完善课程管理的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课程管理机制,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制定和修订的主要制度包括课程开发设计管理制度、活动计划制定和审定制度、课程安排协调制度、专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课程质量评价反馈制度等。第二,继续探索课程的整体构建,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些理念引向学科教学,打造生活化的课堂。第三,对天津中学育人模式进行总结和理论论证。

第三阶段,重点做好项目的总结和宣传。一是对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理论的提升,撰写好项目总结报告。二是撰写若干篇论文和经验文章,并做好办学特色的宣传。

学校主要通过五条途径确保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和课程化的实施:一是以校外八个基地为依托,开展高中生社会调查和生态考察活动;二是以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为支撑,开展初中生职业岗位体验活动;三是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实践活动;四是以生态园建设为契机,开展校内科技实践活动;五是以高新技术领域为方向,开展集体参观活动。学校设置了详细的课程实施环节,包括:基础培训阶段、课程准备阶段、实地考察阶段、评价展示阶段、反思提升阶段。在基础培训阶段: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研究性学习、电子阅览、图书阅览、科学探索训练、科技人文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广泛了解和积累有关自然、社会、人文的背景知识,为后面的发现式学习奠定基础。在课题准备阶段:组织学生研读专家和指导教师的专题报告,学生每人报课题,由学校分类、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学生在开题大会上汇报活动方案。在实地考察阶段(利用暑期):由校长带领,师生对蓟县地质博物馆、国家造血干细胞基地、府君山、八仙山、滨海新区等进行实地考察。教师引导学生将看、听、学、思、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树立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责任意识,形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能力。在评价展示阶段:举办学生研究成果交流会,展示研究过程和成果,体验成就感。在反思提升阶段:编发学生成果论文集,让学生的成果成为教学资源;表彰“科学探索之星”和“自主学习之星”,推荐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搭建国际交流的舞台,让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学生用英语向外籍客人汇报研究成果,走上国际交流的舞台。

社团活动与学生自主发展

目前天津中学有学生社团30个,分为媒体类(电视台、记者社、广播社、《天人》编辑部)、艺术类(合唱团、民乐队、管弦乐队、舞蹈队、街舞队、话剧社、动漫社、创意空间、吉他社、美术社、书法社、天人图片社、文学社、小说社)、体育类(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桥牌、象棋、双节棍)、科技类(天文社、探索者沙龙)、综合类(天人书社、模拟联合国社团)、心理健康类(心理自助互助协会)。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8%以上。每个学生社团自主制定活动章程和管理制度,形成了与学习相关的“互助机制”和“评价机制”。

每个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成员悉心经营着自己的梦想,共享成功的喜悦。社团学生不仅是学校艺术节的主角,还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取得佳绩。话剧社、合唱团、民乐队、管弦乐队分获天津市文艺展演比赛一、二等奖;校园电视台、《天人》校刊获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及校报校刊评比优秀奖;天人书社、模拟联合国社团分获市级优秀社团和优秀社团标兵称号。

社团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搭建了自我展示的舞台,为学生打开了一片追求自我价值、张扬个性、自我发展的天空,很好地体现了学校“差异性教育”的理念。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索的能力显著增强。

生态园建设及相关课题研究

校长国赫孚一直倡导教育要面向生活,为此,学校在2008年建设了生态园,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分为动物养殖区、大田作物区、智能温室区、植物组织培养区、果树区、气象台区等,这些区域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校内基地,每学期都有100多名学生直接参与生态园实践活动。生态园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呈现多元化,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亲自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挖掘课题,走访调查,设计完成实验,利用书籍、网络补充相关知识。学校还从天津农学院和农科院的各个领域聘请8位专家指导生物组教师设计出系列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校设计出多种课题项目,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安祖花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水培条件下氮素对不同韭菜品种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温室培育食用菌——平菇研究”、“番茄树高产的途径与方法”、“津优8号黄瓜叶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等。

这些课题有的来自课本知识的延伸,有的来自前沿的研究领域,通过参与生态园实践活动,学生拥有了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主动思考的头脑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如高二学生在种植砍瓜植株时,发现它具有很强的伤口自愈能力,学生们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查找资料,了解砍瓜伤口愈合的机理,并进一步思考,能不能利用砍瓜的汁液来提高嫁接植物的成活率。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还没有人对这个问题做过研究,这更激发了他们的挑战意识,于是精心设计了课题“砍瓜提取液对提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他们专门学习了嫁接技术,并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面对最终的实验结果,他们不但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而且享受了挑战的乐趣。

生态园实践活动并没有让学生脱离课本,而是使课本知识在实践中延伸拓展。实践活动也培养了学生接触社会、挖掘社会资源的能力。在“不同波长LED灯对五彩椒生长的影响”课题研究中,学生在最后的实验分析阶段遇到了困难,需要对五彩椒叶表皮上的气孔进行显微拍摄及测定孔距。相关技术和设备是学校无法提供的,但是参与研究的学生并没有放弃,通过多方打听得知其他班同学的家长是研究人员,通过家长的指引,找到相关部门。学生经过与专家的面谈,以诚恳的学习态度打动了对方,对方不但给予技术指导,还免费提供了仪器设备。

生态园实践活动,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及科技发展对接,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平台。

父母职业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

天津中学在初中阶段开展了“父母职业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实践活动。活动宗旨是: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自2001年至今,学校已有3400余名学生参与多个岗位实践。学校力争通过交换岗位,使学生在校期间实践3到4个职业岗位,收获更多体验。为确保活动开展与活动效果,国校长提出并亲自设计了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提纲,有了提纲,学生们看什么、听什么、学什么、想什么、做什么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每次实践归来学生们都在反思汇报会上畅谈实践收获。项目负责教师分别以“体验艰辛、体验感恩、体验创造、体验责任”为题介绍了以下4个案例。

案例一:体验艰辛——八年(二)班某学生到自家餐馆实践服务员岗位

通过两天的体验,我切身感受到服务行业工作的艰辛。实践了两天,我犯的错误是一件接着一件。这还是自家开的餐馆,要是到其他餐馆去打工,我肯定不到两个小时就被轰出去了。今天我躲在父母的羽翼下初尝失败的滋味和成功的喜悦,但我相信数年后经过不断磨炼、不懈追求,我有能力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到达成功人生的彼岸。

案例二:体验感恩——七年(四)班某学生到母亲单位实践会计岗位

实践前,我曾天真地认为,会计工作不就是和阿拉伯数字打交道吗?体验后,我由衷地感到,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父母的白发会一天天增多;为什么妈妈闲暇时总是在按摩手腕,做眼睛保健操;为什么父母在我不认真学习时那么生气。妈妈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做早点,工作了一天回家后还要洗衣做饭。从前,我认为妈妈这样做是应该的,现在,通过体验多了一分对妈妈的理解,我变得懂事了……

案例三:体验创造——八年(三)班某学生到母亲单位实践鞋体装饰岗位

通过观察体验,该学生发现穿鞋带流程存在耗时长和成本高等问题。于是她提出自己的创造设计方案,经过试验,证明该方案既节约时间又降低成本,此方案已被母亲所在公司采纳。

三天的岗位实践结束了,尽管很辛苦,但汗水中凝聚着我的智慧和成果。这次岗位体验让我懂得,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同时更要勇于探索、创新,有效地解决问题。要将课本上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做到活学活用,知识与技能都是成长的必备品。

案例四:体验责任——八年(四)班某学生到母亲单位实践镀零件岗位

拥挤狭窄的工作间,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一些阿姨围坐在一起忙得抬不起头。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把镀好的钩架浸到药水里,一股白烟冒上来,熏得我半天喘不过气,恶心得想吐。我了解到这些零件都是为美国来料加工的,而且做得不精细就会被要求返工。可加工这种零件是有毒有害的啊!我心中很不是滋味。美国人害怕环境污染,害怕伤害身体,就运到中国来,还不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的是廉价劳动力?我国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何缩小差距呢?同学们,努力吧!发奋学习、认真实践,让伟大的祖国富强昌盛,屹立于世界之巅,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天津中学的办学理念中有一条是“整体性教育”,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全体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上述四个案例,充分体现出这一办学理念真正渗透到了学生的内心。

天津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彰显了“主体性教育”、“整体性教育”、“反身性教育”(师生共同成长)理念,搞好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步、教师进步、学校进步。这正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及课程构建的原因所在。

猜你喜欢
天津中学活动
如果天津有“画”说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天津卷
在多解中学创新
《天津之眼》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天津